基于掺杂石墨烯多孔聚合物的电增强固相微萃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73186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175852.4

    申请日:2021-02-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黄晓佳 吴江毅

    Abstract: 基于掺杂石墨烯多孔聚合物的电增强固相微萃取装置,属于环境样品前处理及分离分析检测领域。包括吸附电极、金属丝电极、溶液瓶、直流电源、磁力搅拌器和铁架台;溶液瓶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吸附电极和金属丝电极固定在铁架台上并插入溶液瓶中,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吸附电极和金属丝电极。利用电增强技术提高水样中可解离化合物的萃取效率,结合掺杂石墨烯多孔聚合物的高比表面积、传质速度快、吸附容量大和易修饰等优点,搭建基于掺杂石墨烯多孔聚合物的电增强固相微萃取装置。具有操作简单、高萃取效率、萃取速率快,集净化与富集于一身,绿色环保等优点,能够有效富集复杂样品中的可解离化合物,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

    一种磁性氟化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7225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88466.1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黄晓佳 黄幼芳

    Abstract: 一种磁性氟化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氟化碳纳米材料。将六水合三氯化铁、四水合氯化亚铁和氟化碳纳米管混合,再分散于异丙醇溶液中,超声,分散,然后转入容器中加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催化剂恒温水浴反应,得磁性纳米材料;将磁性纳米材料在外置磁场作用下与溶液分离开,用甲醇和水清洗后烘干,得磁性氟化碳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简单、萃取速度快、富集倍数高、效率高、可重复利用、成本低;所制备的磁性氟化碳纳米材料富含氟官能团,具有特殊的亲氟性,可通过氟-氟作用选择性地与含氟物质发生亲和作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实现对全氟磺酸、全氟羧酸、全氟磷酸等多氟化合物的选择性萃取。

    一种基于硼亲和作用多孔整体萃取介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0498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510073659.4

    申请日:2015-02-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黄晓佳 梅萌

    Abstract: 一种基于硼亲和作用多孔整体萃取介质的制备方法,涉及多孔整体萃取介质。将反应单体混合剂和致孔剂混合,得反应混合试剂;将得到的反应混合试剂超声,然后充氮气,再倒入容器中进行聚合反应,得萃取材料;将得到的萃取材料置于索氏提取器中,用溶剂提取,或置于溶剂中浸泡至液体中无杂质检出,得到基于硼亲和作用多孔整体萃取介质。以乙烯硼酐吡啶络合物为功能单体,利用“原位”聚合物技术制备聚(乙烯硼酐吡啶络合物?二乙烯基苯)硼亲和多孔整体萃取介质。可通过与含氮化合物形成稳定的B?N配位键,从而实现对含氮化合物的有效富集。制备简单、通透性好,比表面积大,高性价比。

    固相微萃取纤维束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61572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122396.7

    申请日:2014-03-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固相微萃取纤维束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纤维束的制备。1)基于整体材料单根SPME纤维的制备:将单体、交联剂、致孔剂和引发剂混合成均匀溶液,然后注入长度为5~20cm,内径为0.2~0.8mm,壁厚为0.05~0.2mm的毛细管中,两端密封,聚合后,去除1~3cm的毛细管,将整体材料纤维置于索氏提取器中,用溶剂提取,或将纤维置于溶剂中,浸泡至液体中无杂质检出,得基于整体材料单根SPME纤维;2)固相微萃取纤维束的制备:取步骤1)得到的2~6根基于整体材料单根SPME纤维,在毛细管部分结合一起,即得固相微萃取纤维束。方法简便、萃取容量高、萃取速度快、价格低廉和易于操作。

    固相微萃取纤维束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61572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22396.7

    申请日:2014-03-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固相微萃取纤维束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纤维束的制备。1)基于整体材料单根SPME纤维的制备:将单体、交联剂、致孔剂和引发剂混合成均匀溶液,然后注入长度为5~20cm,内径为0.2~0.8mm,壁厚为0.05~0.2mm的毛细管中,两端密封,聚合后,去除1~3cm的毛细管,将整体材料纤维置于索氏提取器中,用溶剂提取,或将纤维置于溶剂中,浸泡至液体中无杂质检出,得基于整体材料单根SPME纤维;2)固相微萃取纤维束的制备:取步骤1)得到的2~6根基于整体材料单根SPME纤维,在毛细管部分结合一起,即得固相微萃取纤维束。方法简便、萃取容量高、萃取速度快、价格低廉和易于操作。

    固相萃取搅拌饼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20180B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10567808.X

    申请日:2010-12-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固相萃取搅拌饼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搅拌饼。提供一种在搅拌溶液的同时可对目标化合物进行萃取,在萃取过程中不会对萃取介质产生损坏,使用寿命较长的固相萃取搅拌饼及其制备方法。固相萃取搅拌饼设有萃取饼、萃取饼支撑体和搅拌磁子,萃取饼设于萃取饼支撑体上部,在萃取饼支撑体下部设有用于穿过搅拌磁子的1对通孔,在萃取饼支撑体上设有至少1个用于增加溶液在萃取饼支撑体内流动的孔。先制备搅拌磁子,再构建萃取饼支撑体,然后制备萃取饼,最好制备固相萃取搅拌棒饼。

    铁离子印迹硅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1975B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0910112759.8

    申请日:2009-11-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铁离子印迹硅胶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印迹硅胶。提供一种铁离子印迹硅胶的制备方法。将硅胶用酸溶液浸泡,洗涤至中性,烘干得活化硅胶;将含铁离子的盐置于溶剂中加热搅拌至固体溶解得混合物,加入巯丙基硅烷,加热搅拌回流,加入活化硅胶继续加热搅拌回流得铁离子印迹硅胶初产物,过滤,用溶剂洗涤至无杂质检出,然后用酸浸泡至无铁离子印迹硅胶检出,最后用水洗涤铁离子印迹硅胶至中性,烘干得最后产物。以巯丙基硅烷为功能单体,利用分子印迹的合成技术。制备过程简便、易操作,所得铁离子印迹硅胶对铁离子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一定的吸附选择性能,可将所合成的铁离子印迹硅胶装填成固相萃取小柱,用于水样中铁离子的选择性萃取。

    一种无死体积效应的柱上进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095821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81460.X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黄晓佳

    Abstract: 一种无死体积效应的柱上进样装置,涉及一种液体样品进样装置。提供一种用于液体样品、无死体积效应、适合于微流量分离模式、可简便控制进样体积的无死体积效应的柱上进样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通过程序自动控制进样过程和实验精度高等特点。设有气源、第1电磁阀、储液瓶、阀门、分离柱和第2电磁阀;气源的出口经第1电磁阀接储液瓶入口,储液瓶出口经阀门分别与分离柱一端和第2电磁阀连接,分离柱的另一端外接检测器,第2电磁阀的出口接废液排出管。

    亲水型固相萃取搅拌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07885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910111025.8

    申请日:2009-02-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亲水型固相萃取搅拌棒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搅拌棒。提供一种在搅拌的同时,可对极性有机污染物直接进行有效萃取的亲水型固相萃取搅拌棒及其制备方法。搅拌棒设有搅拌磁子,搅拌磁子包括铁芯和玻璃管,铁芯放置于玻璃管内,玻璃管两端密封,在玻璃管外壁键合一层带烯基的硅烷化物质层。先制备搅拌磁子,在搅拌磁子的玻璃管外壁键合上一层带烯基的硅烷化物质,再制备固相萃取搅拌棒,取出搅拌棒;将得到的已聚合的搅拌棒置于索氏提取器中,用溶剂提取,或将搅拌棒置于溶剂中,浸泡至液体中无杂质检出,得到聚(乙烯基咪唑-二乙烯基苯)为基质的亲水型固相萃取搅拌棒。

    辛基型微柱液相色谱整体柱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54945A

    公开(公告)日:2004-12-15

    申请号:CN200310121890.3

    申请日:2003-12-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涉及一种辛基型微柱液相色谱整体柱的制备方法。步骤为在毛细管内壁预键合一层带烯基的硅烷化物质;制备甲基丙烯酸辛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整体柱,称取反应单体和致孔剂混合后注入已预键合的毛细管内,水浴中反应后,以甲醇为流动相冲洗后即可进行μ-HPLC分离操作。使用甲基丙烯酸辛酯为单体,以毛细管为柱管,并在毛细管的预键合反应中,加入有机碱作为催化剂,可使γ-MAPS更容易与毛细管内壁的硅羟基反应,所得整体柱无需在柱两端烧结过滤筛板,具有优异的通透性能、高空间利用率、低柱压、稳定性强、制备简单,可简便地通过调整单体与交联剂比例以及单体混合物与致孔剂的比例得到性能不同的整体柱,同时按实际需要可方便地控制整体柱的长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