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超亲水性的聚吡咯微/纳米多级结构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50239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10111759.6

    申请日:2009-05-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具有超亲水性的聚吡咯微/纳米多级结构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微/纳米多级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具有超亲水性能的聚吡咯微/纳米多级结构的制备方法。以吡咯和高氯酸锂的水溶液为电解液,采用电化学法在预处理后的工作电极表面制备具有微米形貌的聚吡咯膜;然后在由吡咯、高氯酸锂、形貌诱导剂和磷酸盐缓冲液组成的电解液中,采用电化学法在具有微米形貌的聚吡咯膜表面合成聚吡咯纳米线。该聚吡咯微/纳米多级结构表面具有明显的多孔结构,显示出良好的超亲水性能。制备过程可控,可通过调节单体浓度、电解质浓度、电流密度、电位和反应时间来控制纳米线的长短、直径,从而调控最终多级结构的形貌。

    用作亲和吸附介质的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77283C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810071229.9

    申请日:2008-06-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用作亲和吸附介质的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亲和吸附的介质材料。提供一种用作亲和吸附介质的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的制备方法。以聚碳酸酯膜为模板,在膜孔内聚合N-2-羧乙基吡咯单体,移除模板后得到聚N-2-羧乙基吡咯的纳米管。将纳米管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1-羟基-7-偶氮苯并三氮唑活化,偶联上亚氨基二乙酸,在纳米管内外表面螯合上配位基Cu2+,得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制备的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具有大量的亲和吸附位点,亲和容量大,非特异性吸附小,化学稳定性、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好。可用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用作亲和吸附介质的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93199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810071229.9

    申请日:2008-06-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用作亲和吸附介质的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亲和吸附的介质材料。提供一种用作亲和吸附介质的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的制备方法。以聚碳酸酯膜为模板,在膜孔内聚合N-2-羧乙基吡咯单体,移除模板后得到聚N-2-羧乙基吡咯的纳米管。将纳米管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1-羟基-7-偶氮苯并三氮唑活化,偶联上亚氨基二乙酸,在纳米管内外表面螯合上配位基Cu2+,得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制备的聚N-2-羧乙基吡咯金属螯合纳米管具有大量的亲和吸附位点,亲和容量大,非特异性吸附小,化学稳定性、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好。可用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超小聚多巴胺/聚多巴胺半胱氨酸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0797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85282.6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超小聚多巴胺/聚多巴胺半胱氨酸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涉及纳米材料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通过在氢氧化钠体系中,利用多巴胺、多巴胺与半胱氨酸在碱性条件下自氧化的方式,用一锅法成功制备出粒径为10nm左右的聚多巴胺、聚多巴胺半胱氨酸纳米颗粒。超小纳米颗粒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其表面暴露更多的官能团,这不仅大大提高其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抗氧化性和其作为药物载体的负载能力,还能提高其作为脑部治疗药物跨越血脑屏障的能力。利用聚多巴胺与真黑素,聚多巴胺半胱氨酸与褐黑素结构的相似性,这两种纳米材料为通过跨越血脑屏障实现脑部给药来探究帕金森疾病中黑质神经元的退化机理提供十分便利的平台。

    一种聚苯胺-聚多巴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00547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611217287.9

    申请日:2016-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苯胺‑聚多巴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过硫酸铵溶解于去离子水或酸性溶液中,得到过硫酸铵溶液;(2)将多巴胺加入到酸性溶液中,后逐滴加入苯胺单体并搅拌,得到混合酸性溶液;(3)将步骤(1)所得的过硫酸铵溶液按1∶1的体积比加入到步骤(2)所得的混合酸性溶液中,在空气条件下搅拌反应,反应完成后得到聚苯胺‑聚多巴胺混合溶液;(4)将步骤(3)所得的聚苯胺‑聚多巴胺混合溶液进行离心洗涤,然后烘干得到所述聚苯胺‑聚多巴胺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聚苯胺‑聚多巴胺复合材料将在生物医用材料及电极材料表面修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亲和性的壳聚糖-氨基硅烷-阳极氧化铝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88830B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810071236.9

    申请日:2008-06-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亲和性的壳聚糖-氨基硅烷-阳极氧化铝复合膜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亲和膜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以氨基硅烷为活化剂的亲和性的壳聚糖-氨基硅烷-阳极氧化铝复合膜的制备方法。与氨基硅烷反应得氨基硅烷-阳极氧化铝膜;将带有氨基的阳极氧化铝膜经活化得到活化的氨基硅烷-阳极氧化铝膜;与壳聚糖酸性溶液反应后得到改性的壳聚糖-氨基硅烷-阳极氧化铝复合膜。将壳聚糖通过共价键偶联在阳极氧化铝膜上,所制备的壳聚糖-氨基硅烷-阳极氧化铝复合膜具有活性官能团多、生物相容性好、孔径和孔隙率分布均匀以及传质阻抗小等优点,能够弥补单一阳极氧化铝膜材质在应用于亲和膜时的缺陷,可广泛用于亲和纯化分离。

    亲和性的明胶-环氧基硅烷-阳极氧化铝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54415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710009960.4

    申请日:2007-12-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亲和性的明胶—环氧基硅烷—阳极氧化铝复合膜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用于蛋白分离的亲和膜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具有较多的活性基团(-NH2基、-COOH基)、良好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可广泛应用于亲和分离,以环氧基硅烷为活化剂的亲和性的明胶—环氧基硅烷—阳极氧化铝复合膜的制备方法。以阳极氧化铝膜为基膜,将基膜浸置于10%~20%环氧基硅烷溶液中,于20~70℃下反应20~120min,取出膜清洗、干燥,得带有环氧基的阳极氧化铝膜;将带有环氧基的阳极氧化铝膜与2~8mg/ml的明胶HCl水溶液在40~60℃下反应40~200min,取出复合膜清洗、干燥,即得明胶—环氧基硅烷—阳极氧化铝复合膜。

    以聚吡咯为药物载体的磺化铝酞菁药物芯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49064B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810070841.4

    申请日:2008-03-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以聚吡咯为药物载体的磺化铝酞菁药物芯片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药物芯片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将聚吡咯药物释放技术与MEMS技术相结合,具备控制释放功能的以聚吡咯为药物载体的磺化铝酞菁药物芯片的制备方法。以单晶硅片为基底,通过微机电技术在硅片的表面构建由30~10000个金微电极组成的微电极阵列,微电极阵列中每个金微电极的通、断电状态为单独控制;将构建后的微电极阵列浸入由吡咯单体和磺化铝酞菁组成的电解质溶液中,然后采用恒电位法或循环伏安法在每个金微电极上生长掺杂磺化铝酞菁的聚吡咯膜,得到以聚吡咯为药物载体的磺化铝酞菁药物芯片。

    亲和性的明胶-氨基硅烷-阳极氧化铝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54416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710009962.3

    申请日:2007-12-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亲和性的明胶—氨基硅烷—阳极氧化铝复合膜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用于蛋白分离的亲和膜的制备方法。提供具有较多活性基团(-NH2基、-COOH基),良好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可应用于亲和分离,以氨基硅烷偶联剂为活化剂的亲和性的明胶—氨基硅烷-阳极氧化铝复合膜的制备方法。以阳极氧化铝膜为基膜,将基膜浸于氨基硅烷溶液中反应,取出膜清洗干燥得带有环氧基的阳极氧化铝膜,再浸于含有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的明胶HCl水溶液中反应,取出复合膜清洗干燥即得;或将带有氨基的阳极氧化铝膜浸于羰基二咪唑的丙酮溶液中反应,将膜置于明胶水溶液中反应,取出复合膜清洗干燥即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