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85913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0628128.8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04 ,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可用于锂电池的杨梅状富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提供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和环境友好,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容量与电压稳定性的一种可用于锂电池的杨梅状富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过渡金属盐中的至少一种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混合盐溶液A;2)将碳酸盐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B;3)在连续搅拌反应釜中加入酒石酸盐溶液;4)将溶液A和溶液B泵入反应釜中反应;5)反应结束后收集产物,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后制得碳酸盐前驱体;6)将干燥后的碳酸盐前驱体置于马弗炉中煅烧,制得到氧化物前驱体;7)将氧化物前驱体与锂盐混合,热处理后制备出杨梅状富锂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449436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811066082.4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阳离子空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阳离子空位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a[LibMncCodNie]Of。将锰盐、钴盐和镍盐中的至少一种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混合盐溶液A;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铵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B;将混合盐溶液A加入溶液B中,得混合液;将混合液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后得碳酸盐前驱体;将干燥后的碳酸盐前驱体煅烧后,得氧化物前驱体;将氧化物前驱体与锂盐混合,烧结后即得阳离子空位正极材料。通过共沉淀方法获得的前驱体产物与适量低于化学计量比的锂源均匀混合烧结后,获得体相含有大量阳离子空位的层状正极材料。含有阳离子空位的正极材料能够降低锂源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046340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711390430.9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G51/04
Abstract: 一种免模板制备四氧化三钴多层空心纳米球的方法,涉及无机纳米功能材料。制备前驱体:将无机钴盐、酒石酸钠、六次甲基四胺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收集产物,洗涤,干燥,得前驱体,所述前驱体为粉红色粉末;制备四氧化三钴多层壳空心微米球:将所得的前驱体煅烧,得四氧化三钴多层空心纳米球。以去离子水为反应溶剂,通过简单温和的液相法在低温下合成分散性良好的纳米球状前驱体,通过在空气中煅烧得到Co3O4多层空心纳米球。制备的Co3O4纳米球具有多层空心的结构,纯度高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产物具有纯度高、结晶性好、分散性好的优点,在多相催化、气敏传感器、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489885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10012751.4
申请日:2016-01-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52 , H01M4/1391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多孔微米棒状四氧化三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四氧化三钴。所述多孔微米棒状四氧化三钴呈多孔微米棒状结构,多孔微米棒的直径为0.5~3μm,长度为5~20μm,孔径为30~90nm。制备方法:1)将钴盐、二水合草酸、六次甲基四胺加入溶剂中得混合液,将混合液加热,反应后,得棒状二水合草酸钴前驱体;2)将步骤1)所得棒状二水合草酸钴前驱体煅烧后,即得多孔微米棒状四氧化三钴。所述多孔微米棒状四氧化三钴可在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中应用。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以水为溶剂,采用较低温度加热的沉淀反应,不需要添加有机溶剂和高温高压环境,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489885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12751.4
申请日:2016-01-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52 , H01M4/1391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 , H01M4/1391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多孔微米棒状四氧化三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四氧化三钴。所述多孔微米棒状四氧化三钴呈多孔微米棒状结构,多孔微米棒的直径为0.5~3μm,长度为5~20μm,孔径为30~90nm。制备方法:1)将钴盐、二水合草酸、六次甲基四胺加入溶剂中得混合液,将混合液加热,反应后,得棒状二水合草酸钴前驱体;2)将步骤1)所得棒状二水合草酸钴前驱体煅烧后,即得多孔微米棒状四氧化三钴。所述多孔微米棒状四氧化三钴可在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中应用。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以水为溶剂,采用较低温度加热的沉淀反应,不需要添加有机溶剂和高温高压环境,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48339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1194565.9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38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蛋白石结构多孔碳内嵌双金属硒化物量子点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将CoCl2·6H2O、FeCl3·6H2O和油酸钠溶解于由乙醇、超纯水和正己烷组成的混合溶剂中,进行回流反应,得到分层的物料,将上层棕黑色的物料用超纯水洗涤后,获得Co‑Fe‑油酸盐溶液;(2)将上述Co‑Fe‑油酸盐溶液、硒粉、二氧化硅微球和油胺混合均匀,然后在氩氢气气氛下煅烧;(3)将步骤(2)所得的物料分散于NaOH溶液中,加热搅拌以去除模板,然后经离心洗涤,获得所述反蛋白石结构多孔碳内嵌双金属硒化物量子点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583151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64597.8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激活方法,包括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组装成电池,于0.5‑5C的电流密度及2.0‑4.8V的电压进行首圈激活,该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结构式为xLiMO2·(1‑x)Li2MnO3,其中0<x<1,M为Ni、Co、Mn、Fe、Mg、Al和Zr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首圈采用0.5‑5C的电流密度及2.0‑4.8V的电压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进行充放电,相对于首圈在0.1‑0.2C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本发明使得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的脱出和嵌入相对不充分,具有更多的富锂相保留下来,因此结构的完整性维持较好。在后续循环过程中将逐步激活保留下来的富锂相中的晶格氧活性,从而获得高的放电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57304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59615.3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G53/0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无钴正极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将可溶性金属盐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获得金属盐溶液;(2)将络合剂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获得络合剂溶液;(3)将沉淀剂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获得沉淀剂溶液;(4)将上述金属盐溶液和沉淀剂溶液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缓慢泵入络合剂溶液中,搅拌混合进行共沉淀反应获取沉淀物;(5)将步骤(4)所得的沉淀物依次经陈化、过滤、洗涤和真空干燥后,即得所述无钴富锂正极前驱体材料。本发明简单、温和、环保,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21683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1090424.3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采用有机酸改善的层状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涉及锂电池。采用有机酸改善的层状正极材料结构式为:xLiMO2·(1‑x)Li2MO3,其中M为Ni、Co、Mn、Fe、Al、W、Nb、Ti、Zr和V等金属元素的至少任意一种,0≤x≤1。制备方法:先将层状正极材料加入到有机酸溶液中进行浸润处理,再将处理后的层状正极材料进行洗涤、烘干和煅烧,制得改性的层状正极材料。制备方法简便、高效、原料廉价和易于工业化量产。在调控材料首次库仑效率的同时,提高放电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从而提升层状正极材料的综合电化学性能。且有机酸可回收再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2216830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90424.3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采用有机酸改善的层状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涉及锂电池。采用有机酸改善的层状正极材料结构式为:xLiMO2·(1‑x)Li2MO3,其中M为Ni、Co、Mn、Fe、Al、W、Nb、Ti、Zr和V等金属元素的至少任意一种,0≤x≤1。制备方法:先将层状正极材料加入到有机酸溶液中进行浸润处理,再将处理后的层状正极材料进行洗涤、烘干和煅烧,制得改性的层状正极材料。制备方法简便、高效、原料廉价和易于工业化量产。在调控材料首次库仑效率的同时,提高放电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从而提升层状正极材料的综合电化学性能。且有机酸可回收再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