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推土机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4517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10210622.8

    申请日:2012-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推土机,包括车体、铲架以及推土铲,所述的推土铲由左铲体和右铲体构成,左、右铲体分别与一个设于其后侧的转轴相铰接,该转轴与铲架相连,左、右铲体分别与左推杆、右推杆转动连接,左、右推杆分别与所述的铲架转动连接。通过左、右推杆伸长或缩短,可以变换左、右铲体的角度,从而使左、右铲体构成横向的“一”字形或V型,也可以使得左、右铲体向同一侧倾斜。上述这些左右铲体的角度变化分别可以使其达到向前推土、向两侧分土或向一侧推土的效果,而且调整非常方便,达到了节能、高效的目的。

    一种锂电池组故障检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916912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1209870.6

    申请日:2021-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组故障检测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运送组件和第二运送组件,所述第一运送组件与所述第二运送组件运行方向相垂直,所述机架中部设置有电池万向移动组件,所述机架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所述机架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运送组件包括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板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运送部,所述第二运送组件包括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运送部;所述电池万向移动组件顶部通过直线电机固定连接有纵向移动部,所述纵向移动部顶部固定连接有横向移动部,所述横向移动部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本发明可以实现锂电池故障的快速检测。

    一种基于局部测量的封闭空间面板声学贡献度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57096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010011012.X

    申请日:2020-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局部测量的封闭空间面板声学贡献度识别方法,包括:在封闭空间内部设置两个半封闭的全息测量面,并测量全息测量面上的声压值;基于声学等效源原理,在封闭空间内部建立外声场虚源面和向内声场虚源面,建立全息测量面与声场虚源面之间的传递关系,计算向内声场虚源面上的源强列向量;利用待测振动面板表面的导纳边界条件及向内声场虚源面上的源强列向量,计算向内声场虚源面入射到待测振动面板表面所产生的散射声场,还原出自由场条件下待测振动面板上的声压和法向振速;将待测振动面板划分为若干个离散单元,计算待测振动面板对封闭声场的声学贡献度。本发明能够灵活快速地对封闭空间结构面板局部的声学贡献度进行识别。

    一种新能源汽车传动装置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9694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976812.5

    申请日:2020-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传动装置,包括电机、离合器和变速箱,离合器包括飞轮、输出轴及从动机构;电机通过传动轴与飞轮固定连接,飞轮上固定连接有盖体,盖体顶部安装有轴套,盖体内固定连接有膜片弹簧;膜片弹簧两侧分别设置有压盘和分离轴承,压盘与膜片弹簧的外圈固定连接,分离轴承与膜片弹簧的内圈接触连接,分离轴承与轴套相适配;从动机构位于飞轮和压盘之间,从动机构包括从动盘及固定在从动盘上的摩擦片,从动盘上设置有缓冲部。本发明提供的新能源汽车传动装置,当摩擦片与飞轮接触时,可以利用从动盘上的缓冲部来抵消部分作用力,从而实现对冲击荷载的缓冲作用,保护从动机构不易被损坏,提高其使用寿命。

    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发电装置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7275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78047.0

    申请日:2020-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发电装置,包括汽车制动机构、能量转换机构;能量转换机构包括齿轮传动机构与蓄能机构;蓄能机构包括第五主轴,第五主轴两端轴接有支撑板,第五主轴上开设有反向螺纹,第五主轴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母,两个支撑板之间固接有滑杆,两个螺母与滑杆滑动连接,螺母底端转动连接有斜杆,两个斜杆相互交错设置,两个斜杆之间转动连接,斜杆下方设置有杠杆,杠杆远离斜杆的端部设置有蓄能缸;脚踏板下方设置有角度传感器,第一传动机构一侧设置有车速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分别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本发明使汽车轻微制动时,大幅度减少因制动摩擦所带来的能量消耗,提高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效率。

    一种电动汽车降噪装置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6349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978488.0

    申请日:2020-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汽车降噪装置,包括电机和降噪装置;电机与降噪装置固定连接;降噪装置包括风扇,进风装置,出风装置和罩体;罩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进风装置和出风装置,且进风装置和出风装置位置对应;进风装置包括基板,第一固定环,第一降噪槽,第二降噪槽,进风口,连接凸缘,加强肋,轴套和凸缘通孔;本发明极大的降低了电机转动的噪音,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效果明显,实用性强;可以吸收电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提高电机工作的稳定性,降低风扇本身产生的噪音。

    一种新能源汽车传动装置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451516U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22033350.1

    申请日:2020-09-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传动装置,包括电机、离合器和变速箱,离合器包括飞轮、输出轴及从动机构;电机通过传动轴与飞轮固定连接,飞轮上固定连接有盖体,盖体顶部安装有轴套,盖体内固定连接有膜片弹簧;膜片弹簧两侧分别设置有压盘和分离轴承,压盘与膜片弹簧的外圈固定连接,分离轴承与膜片弹簧的内圈接触连接,分离轴承与轴套相适配;从动机构位于飞轮和压盘之间,从动机构包括从动盘及固定在从动盘上的摩擦片,从动盘上设置有缓冲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传动装置,当摩擦片与飞轮接触时,可以利用从动盘上的缓冲部来抵消部分作用力,从而实现对冲击荷载的缓冲作用,保护从动机构不易被损坏,提高其使用寿命。

    一种汽车防后溜装置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554162U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20331387.3

    申请日:2016-04-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防后溜装置,它包括一种汽车防后溜装置,它包括车架连接部分和伸缩止推部分,车架连接部分为一下开口的主体框架,伸缩止推部分包括与主体框架的开口端滑动连接的滑块,驱动所述滑块水平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随滑块一体运动的止动块、驱动所述止动块伸缩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转动的第一转动机构和驱动所述止动块转动的第二转动机构。本实用新型是在汽车原有的车架上进行改进,驾驶员可以通过操作开关对电机进行通电,这样电机就可以带动液压杆上下摆动一定的角度并伸出二级液压杆,前段的楔块可以通过楔块上的步进电机调整楔块的位置,使汽车处于停车安全状态,能有效防止坡道停车及起步时的后溜。

    一种电动汽车调速装置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711764U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22037556.1

    申请日:2020-09-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动汽车调速装置,包括电机,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和第三行星齿轮,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和离合器;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和第三行星齿轮结构相同,且其通过各自的小太阳轮相互连接;电机位于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三行星齿轮的同侧;电机分别与与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和第三行星齿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控制难度较小,减速比较大,低速挡、高速挡减速比均大于1。

    一种油门踏板的限位装置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915309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20725776.X

    申请日:2015-09-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门踏板的限位装置,包括油门踏板,油门踏板包括踏板和踏杆,还包括一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滑块和紧固螺钉,支撑板固定连接在踏杆上,滑块套设在第一连杆上,并可在滑块上下移动,紧固螺钉安装在滑块上,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铰链与滑块连接,第一连杆的底端设有橡胶衬垫,支撑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组装成三连杆滑块机构,通过本装置可以限制油门踏板的行程,将发动机转速控制在适当的范围,教练员根据培训进度,结合不同实习驾驶员操作的熟练程度,对发动机转速进行调控,有效避免过大踩踏油门的误操作,不但减少事故隐患,保障安全行车,还能减少培训过程不必要的油耗,降低排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