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7450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42730.9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珠富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包括磁性纳米粒子洗涤后重悬;活化磁性纳米粒子,得活化后磁性纳米粒子;使用聚氧乙烯二胺与活化后磁性纳米粒子反应,得聚氧乙烯二胺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复合物;使用戊二醛与聚氧乙烯二胺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复合物反应,得物质A;使用头孢吡肟与物质A反应,得聚氧乙烯二胺介导的头孢吡肟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复合物;富集捕获。本发明采用聚氧乙烯二胺作为介导物能减少空间位阻,采用头孢吡肟作为识别元件可提高与细菌之间的结合力,采用结合比表面积大的纳米级磁珠可提高识别元件的负载量,进而提高细菌的捕获效率。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孵育时间短,耗材少,成本低,适应性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830888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24520.6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C07C303/44 , C07C311/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合物的晶型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盐酸坦索罗辛晶型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60~70℃的条件下使坦索罗辛完全溶解在溶剂中,然后滴加酸反应一段时间,冷却至20~30℃,过滤,洗涤干燥即得;其中坦索罗辛为精制品。本方法工艺简单,收率高,产品纯度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29804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320479.2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K36/8994 , A61K9/16 , A61P31/14 , A61K33/06 , A61K35/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蜜麻黄8-12份、苦杏仁8-12份、甘草8-12份、石膏25-35份、菊花8-12份、连翘12-18份、地龙8-12份、浙贝母8-12份、茯苓15-25份、陈皮8-12份、防风8-12份、桑叶8-12份、桔梗4-8份、前胡8-12份、炒薏苡仁15-25份、白前8-12份。本发明具有疏风解表,清肺泄热平喘的功效,用于COVID-19普通型证属邪热壅肺证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292602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759408.X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K36/756 , A61P17/02 , A61K31/045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复方五黄烧伤油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复方五黄烧伤油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连25-45份、黄柏30-50份、黄芩15-35份、生大黄20-40份、土大黄30-50份、虎杖20-40份、地榆20-40份、紫草15-35份、冰片10-30份、香精7-20份、香油300-1200份。本发明组合物为纯中药制剂,杀菌消炎效果显著,药油覆盖创面快捷方便,而且药油渗透能力强,具有清热消肿、止痛解毒、凉血活血、排脓祛腐、消炎生肌的功效,对急慢性、感染性伤口有特殊疗效,绝大多数患者可在6~10天即可痊愈,并恢复肢体功能。并对褥疮也有显著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60006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074336.2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C12Q1/689 , C12Q1/6844 , C12Q1/6804 , C12N15/11 , C12Q1/24 , G01N33/569 , G01N33/543 , C12R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毒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制备刀豆蛋白A‑磁性纳米粒子复合物;使用所述刀豆蛋白A‑磁性纳米粒子复合物富集肺炎克雷伯菌;将所述目标溶液投入所述RPA反应体系中扩增肺炎克雷伯菌核酸;将所述RPA反应液投入所述CRISPR Cas12a检测体系中切割扩增所得核酸,以得到检测溶液;对检测溶液进行检出限判定或荧光检测,输出检测结果。本发明可以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更快速、特异性地检测目的菌肺炎克雷伯菌核酸,测定效率高、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1777443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211497.5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细菌培养基挤出装置,包括挤出组件,挤出组件包括储存筒体,储存筒体的下开口转动连接密封板,储存筒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惯性块,惯性块的下端面设置针尖体,针尖体的尖端朝下,惯性块的上端面连接压缩弹簧及操作柄,储存筒体的顶部设置顶板,顶板上开设滑动圆孔,储存筒体的一侧开设切槽,切槽的内部活动连接阻止板,储存筒体内设置弹性限位件,弹性限位件邻近储存筒体的下开口。通过惯性块及针尖体将培养基液体剥离并甩出到收集平板内,通过设置弹性限位件,使针尖体的表面无粘连,确保定量输出及快速出料,提升培养基倒出工作的操作效率,避免人工操作及液体粘附所带来的误差问题,提高准确性及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1533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42382.5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离并检测肺炎克雷伯菌的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包括磁性纳米材料复合物和免疫传感材料所述磁性纳米材料复合物由氨曲南和磁性纳米材料偶联而成;免疫传感材料由肺炎克雷伯菌单克隆抗体、羧基功能化石墨烯和玻碳电极组成,本发明采用氨曲南通过氨基与磁性纳米材料表面羧酸相连,然后通过氨曲南的β‑内酰胺键可与肺炎克雷伯菌细胞膜表面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实现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对肺炎克雷伯菌的磁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499431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42383.X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G01N33/569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纳米磁珠,属于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通过使用分离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纳米磁珠,可以有效地从医院的尿液、脑脊液、血液、腹水、胸水、医院废水等样本液中提取到肺炎克雷伯氏菌,为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检测打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80729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42726.2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富集分离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测试剂盒及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试剂盒包括氨苄青霉素‑磁性纳米粒子复合物并提供了制备方法。本发明适用于从复杂样品基质中富集分离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如食品样品等。食品样品包括各类新鲜或冷冻加工后的食品材质,如新鲜蔬菜、肉类、海鲜类等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9503695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811042743.X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熊果酸锂及其合成方法与在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熊果酸锂是采用熊果酸和含锂物质作为反应原料制备而成;含锂物质选自氢氧化锂、正丁基锂和碳酸锂中的一种。本发明提供的熊果酸锂,与氯化锂相比,具有更强的抑制GSK3β活性与降低tau蛋白的磷酸化作用,在40μM时就呈现较好的药理学效应,意味熊果酸锂在极低剂量时就具有较强的抑制磷酸化tau的生成,这对AD疾病的治疗具有较重要的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