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视觉光传感器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60471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0981164.0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生物安全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非视觉光传感器,包括叠放在一起的光电探测器、人眼视觉函数V(λ)A修正片、人眼视觉函数V(λ)B修正片、和起带通滤光片作用的深蓝玻璃;所述带通指在“紫蓝带”380nm-500nm波长范围的光透过率显著高于500nm-650nm范围的光透过率;所述“显著”,是指380nm-500nm之间的光谱面积大于500nm-650nm之间的光谱面积10倍以上。现有技术需要测量光源的非视觉效应时,需要先测得光源的光谱,再计算得出光源的非视觉效应,这一过程非常繁琐,有了本发明,就省却了此步骤,使得对于光源的非视觉效应的测量步骤变得简洁。

    一种由白炽灯构成无频闪低蓝光全光谱特殊灯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61762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107683.4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08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白炽灯构成无频闪低蓝光全光谱特殊灯具的方法,特殊灯具采用高压直流电源(310V)供电,故无频闪,从而解决了传统白炽灯的根本问题;使用两个普通灯泡串联以均摊310V的直流电压,从而能进一步降低白炽灯的色温,进一步减少蓝光危害,促进视觉与非视觉健康,也能延长白炽灯的寿命,减少炫光及白炽灯的表面温度,增加使用安全性;本发明倡导低照度照明等多项照明新理念,认为在特殊照明下,白炽灯中的深红及红外波段有其健康意义,不完全是浪费能源;本发明还特别公开了一种低压供电、由多个小白炽灯珠构成灯具(台灯)的方法;所有公开的方法均经过实验评估,光品质确保无可挑剔,于中华民族健康繁衍将有深远意义。

    一种公共场合光线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34030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387973.4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346 H05B33/0842 H05B33/08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共场合光线控制方法,目的是是晚上要对光线进行严格的管控,提出管制的四个来自自然的标准,一是光线的亮度要调向满月时地面的照度,约0.2lux,二是光谱调向蜡烛光在可见光范围的光谱;三是发光体无频闪,也即光的变化速度要慢,应以人类的内源节奏作为参照(周期约24小时),四是光线的空间要均匀,不能有眩光。本发明还依据这一管制方法提出了学生上语文及英语等语言课时,可将教室变成全黑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用眼时间并增加学生褪黑素的分泌;本发明还考虑了对营房的光线进行控制的方法,从而增加营房内人员的雄性激素水平。该方法从光谱、照度、频率、眩光四个方面对光线进行严格的管控,保证人们的健康与安全。

    用于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生长的喷头及原料输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64165A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200510023879.2

    申请日:2005-02-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生长的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的喷头及原料输入方法,它包括第一气体供应管1、第二气体供应管2、冷却水供应管3、喷头本体4、第一进气腔5、第二进气腔6、水冷腔7、第一气体注入管8、第二气体注入管9。所述第一气体注入管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气体注入管的横截面积,且所述第一气体注入管和第二气体注入管交替地排列。进入量大的元素周期表中的V或VI族原料通过第一气体注入管进入,进入量小的元素周期表中III族或II组原料通过第二气体注入管进入。

    一种圆桶形对称多片碳化硅外延生长反应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82671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010678954.3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桶形对称多片碳化硅外延生长反应管,涉及制造碳化硅外延晶片生长设备技术领域,桶式结构能极大地提高碳化硅外延片的产量,且衬底的温度均匀性能自然得到保证;随着衬底尺寸的增大,桶的直径也可增大,加热线圈可做成多片扇形,石墨桶也可由若干扇面拼接而成;每炉更换反应管主体,故外延生长的初始状态恒定,克服当前普遍存在的重复性问题;使用机械手操作,不浪费机时;采用管子套管子结构降低使用成本;设有激光在线膜厚监控及双波长在线测温装置;注重采用气流及水流对称性设计以确保生长参数自然均匀;本发明属近耦合体系,膜厚的均匀性易得到保证;本发明同样适合UV LED等器件的生产。

    用光强锻炼眼球肌肉以防治近视或老花的眼镜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4326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187003.9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H5/00 A61H2205/02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光强变化锻炼眼球内肌肉以防治近视的眼镜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镜框,镜片,所述镜片包括中部的透明区和环绕透明区外围的磨砂区,沿所述磨砂区的外缘设有LED背光带,用于照亮磨砂区,镜框内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LED背光带光强的单片机,和为单片机供电的电池。本发明磨砂区能模拟户外活动时的动态光强,再透过镜片中心区域,周期性的近看远眺,使睫状肌周期性收缩,进而使晶状体周期性压缩拉伸,达到锻炼晶状体周围肌肉功能,提高晶状体弹性的效果,此时,视网膜也会作相应的调节,从而避免僵化及眼轴变长;LED背光带分出部分光能量对前方书本或物体进行动态照明,并配有光探测器结合环境光进行控制;使用安全、方便。

    一种公共场合光线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34030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610387973.4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共场合光线控制方法,目的是是晚上要对光线进行严格的管控,提出管制的四个来自自然的标准,一是光线的亮度要调向满月时地面的照度,约0.2lux,二是光谱调向蜡烛光在可见光范围的光谱;三是发光体无频闪,也即光的变化速度要慢,应以人类的内源节奏作为参照(周期约24小时),四是光线的空间要均匀,不能有眩光。本发明还依据这一管制方法提出了学生上语文及英语等语言课时,可将教室变成全黑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用眼时间并增加学生褪黑素的分泌;本发明还考虑了对营房的光线进行控制的方法,从而增加营房内人员的雄性激素水平。该方法从光谱、照度、频率、眩光四个方面对光线进行严格的管控,保证人们的健康与安全。

    一种结合LED照明及热辐射照明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05297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446376.9

    申请日:2017-06-1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40 H05B33/0821 H05B3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LED照明及白炽灯照明的方法,其中白炽灯视场合选玻璃灯珠或传统灯泡。由于共用LED直流电源或使用全波整流滤波高压直流电源(310V)供电,故无频闪,从而解决了钨丝灯泡的频闪问题;LED照明则使用低色温设计以减少蓝光危害,即同时保证视觉健康及非视觉健康。LED照明负责节能并提供合适照度,白炽灯则负责提供人体必需的深红光及红外光,从而解决当前LED照明中缺少深红及红外光的问题。因此,本发明能同时兼顾节能照明及健康照明两个方面,为半导体照明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于中华民族健康繁衍或有深远意义。

    一种用智能手机监测PM2.5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868835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410117715.5

    申请日:2014-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联网、轻巧、价廉的用智能手机监测PM2.5的系统,此系统除通常智能手机外,增设了小巧、智能的智能空气采样头。智能空气采样头既可使用人嘴来吸气采样,也可使用采样气泵采样。智能空气采样头和智能手机之间能通讯。在手机的引导下,智能空气采样头采用激光散射法测量空气中的粉尘数量及粒径,采用毛细管传热温差量热法测量气体的流量,将测量结果发给智能手机进行处理与显示。智能手机将手机位置及PM2.5的测量结果无线上传,从而实现全国PM2.5的自动联网覆盖,由此给出污染的源头及扩散的方向。本发明还能在智能手机的引导下由用户自行维护、校正智能空气采样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