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64940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823306.1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柜封板上的模块化快速接地装置,包括,电气机柜,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四周的边缘处均安装有机柜立柱,所述外壳体的右侧安装有封板;以及,接地模块,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左端的内侧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的前端设置有内盖板,所述底座的后侧设置有外盖板,所述内盖板和外盖板通过铆钉与底座相固定,通过将接地模块安装在封板的内侧,不仅使封板外观平整,能够避免使用爪垫高度超过门板表面问题,与左右柜可无缝对接,且当电气柜需要维护时,只要一人操作即可,比起焊接螺柱后,需要两人配合来连接软导线的方式,操作简单轻松,达到快速安装和拆卸封板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485683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410812231.2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6 , H02H7/1222 , H02J3/38 , H02J2003/388 ,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孤岛转联网的切换方法,处于孤岛运行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通过检测换流器阀侧三相交流电流或换流器桥臂电流是否出现过流现象,以及检测交流侧电压变化情况判断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是否进入联网状态,控制系统从孤岛运行控制方式切换到联网控制方式,切换瞬间通过改变功率指令,以及相位跟踪当前电网电压方式,平稳切换到联网控制方式,保持系统持续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659749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510089088.3
申请日:2015-02-26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H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柔性直流多电平换流器桥臂过流保护方法,包括阀基电子设备检测阀桥臂过流故障保护配置方法,以及阀基电子设备检测过流故障时保护功能实现方法,在上层保护控制系统以及底层阀基电子设备中同时配置桥臂过流检测,并且在时序和定值上配合,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出现桥臂过流时,在系统不间断运行情况下减小故障电流影响,实现桥臂连接线和交流母线出现接地或者相间故障时对阀的过流保护,操作过程简单可靠,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5703385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707961.6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Inventor: 王柯 , 田杰 , 董云龙 , 刘海彬 , 卢宇 , 杨勇 , 倪秋龙 , 孙维真 , 张静 , 黄晓明 , 陆翌 , 裘鹏 , 华文 , 刘明康 , 王栋 , 费建平 , 王根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启停方法,系统包括借助直流线路连接的多端电压源型换流器,其中电压源型换流器的直流侧包括极隔离设备(隔离刀闸或者直流断路器),交流侧包括进线开关、充电电阻和与充电电阻并联的充电电阻旁路开关或刀闸。所述的启停方法中,启动流程包括如下步骤:待投运换流器直流线路极连接;待投运换流器充电;定直流电压控制站换流器解锁,建立直流电压;非定直流电压控制站换流器解锁。停运流程包括如下步骤:非定直流电压控制站换流器有功和无功下降到一定值;非定直流电压控制站换流器闭锁;定直流电压控制站换流器闭锁;断开各换流站交流侧进线开关;各换流站极隔离;断开各个换流站充电电阻旁路开关或刀闸。
-
公开(公告)号:CN104485683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812231.2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6 , H02H7/1222 , H02J3/38 , H02J2003/388 ,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孤岛转联网的切换方法,处于孤岛运行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通过检测换流器阀侧三相交流电流或换流器桥臂电流是否出现过流现象,以及检测交流侧电压变化情况判断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是否进入联网状态,控制系统从孤岛运行控制方式切换到联网控制方式,切换瞬间通过改变功率指令,以及相位跟踪当前电网电压方式,平稳切换到联网控制方式,保持系统持续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812377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45392.3
申请日:2014-02-08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IPC: H02M7/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2007/48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两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桥臂电流的控制方法,其对基本控制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在上下桥臂控制指令中叠加相反的附加导通个数指令或附加电压指令,实现减小甚至抑制由上层控制器下发的控制指令存在偏置或上下桥臂子模块电压不平衡引起的桥臂电流不对称,实现减小上下桥臂承受应力差别。
-
公开(公告)号:CN102969733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442336.4
申请日:2012-11-08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6 , H02J1/102 , H02J1/14 , H02J13/0003 , H02J13/0096 ,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如果直流电压主控站停运,则直流电压控制从站接管直流电压控制,剩余换流站维持原控制方式不变;所述接管步骤包括:在站间通讯有效的情况下,主控站通过站间通讯将停运信息发送至从站,从站监视到直流电压主控站停运后,即从当前控制方式切换到直流电压控制方式;在站间通讯失效或者无站间通讯的情况下,从站监测系统直流电压的变化,当直流电压值与额定值的差值超过一定阈值后,即从当前控制方式切换到直流电压控制方式。此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直流电压,并且在直流电压主控站因故障停运后,直流电压控制从站能够接管控制,减小系统直流电压振荡。
-
公开(公告)号:CN101741082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262917.8
申请日:2009-12-14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站间通讯条件下的特高压直流串联阀组退出方法,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每站每极具有两个串联的阀组,其工作模式中既有每极两阀组串联工作也有单个阀组工作,当逆变侧发出阀组退出命令后立刻投入该侧待退出阀组的旁通对,并且发出闭合旁路开关命令,当直流电流小于预设的允许阀组闭锁直流电流参考值,发出闭锁该阀组命令;逆变侧继续保持运行的阀组在一定的时间内工作在定直流电压运行模式;整流侧检测到逆变侧退出一个阀组后启动本侧阀组退出顺序操作,对整流侧待退出阀组的触发角进行移相,等到该触发角小于81度时,发出投入该侧阀组的旁通对和闭合旁路开关命令。
-
公开(公告)号:CN101383505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154892.5
申请日:2008-10-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阀区接地故障清除策略,根据双十二脉动阀组串联的特高压直流工程接线形式,在阀区发生接地故障时采取正确的故障清除策略:在特高压工程采用双十二脉动换流换流器串联的一次主回路形式下,双阀组串联运行时,如果保护检测到某一个阀组区内接地故障时,采取故障清除策略将故障点隔离出去而使非故障阀继续运行:故障检测方式为|IDC1P-IDC1N|>Iset(高压阀组区),|IDC2P-IDC2N|>Iset(低压阀组区)。在特高压工程的主接线形式下,阀组区的隔离开关不具备断流能力,对于阀区的接地故障,无法通过隔离阀组来隔离故障,必须停运两个阀组。
-
公开(公告)号:CN11966724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69542.0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螺旋阻容元件电压互感器及宽频传输电路,涉及电压互感器领域,包括阻容组件,电阻筒,电阻筒外壁设有多条轴向分布的螺旋槽,螺旋槽内嵌入安置有多组电阻串;电阻串两端均设有弹性引线;对接组件,与电阻筒两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以及,阻容单元;变压单元,包括低压臂和电阻盒;筛检单元,包括远端检测模块和采集模块;采集模块与远端检测模块串联,高通滤波器B和录波装置。利用有效的结构组合和材料配置,确完成了电阻散热效率和测量效率的提升,利用多个不同级的滤波装置和前置变压电路以及阻容元件,实现了保证稳定的前提下,互感器测量频率范围的增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