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33901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10273285.1
申请日:2013-07-0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C12N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鹅掌楸LhWOX1基因及其应用,LhWOX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LhWOX1基因是SAM发育所必需的报告基因。在SAM的生长发育中,LhWOX1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它与干细胞marker基因CLV3形成了负反馈调节。在杂交鹅掌楸LhWOX1基因过表达的T1代植株中,干细胞的数量增加并存在进一步分化。这对于干细胞以及胚胎发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杂交鹅掌楸的LhWOX1基因过量表达的T1代植株中,植株的主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螺旋化,说明LhWOX1参与维管组织的发育调控网络。可见,杂交鹅掌楸的LhWOX1基因在杂种鹅掌楸育种中将具有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070074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310035599.8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杉木体细胞胚胎发生方法,包括:胚性胚柄细胞团的起始诱导,EMS的维持与增殖和体胚发育与成熟;其中,体胚发育与成熟可采用间接体胚发生方式或直接体胚发生方式该杉木体细胞胚胎发生方法,能有效改善常规液体悬浮系建立过程中的褐化现象,启动低密度条件下的细胞分裂,维持胚柄细胞的稳定性,从而建立稳定增殖的液体悬浮细胞系;通过直接和间接的体胚发生方式,可以将杉木体胚发生的频率最多提高20倍左右,很好地解决了因杉木体胚发生体系不完善而引起的体胚发生频率低的问题,节约了成本,为实现杉木工厂化生产准备了条件,加速其实现产业化生产的步伐。
-
公开(公告)号:CN103229693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058606.6
申请日:2013-02-0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杉木优良个体的选择方法,利用基于空间分析方法估计空间残差方差与空间自相关、限制性极大似然法估计遗传方差和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杉木个体育种值的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分析杉木主要经济性状包括树高、胸径、木材基本密度和微纤丝角等的遗传变异、遗传控制和性状间的遗传相关,预测杉木每个个体每个性状的育种值,并根据杉木的多性状指数选择公式选出杉木生长与材性在遗传上兼优的优良个体。该方法,在遗传参数估计时剔除了环境影响的同时,基于育种值的多性状指数选择能有效选出综合性状在遗传上表现优良的个体,准确性高,所选出的优良个体可以作为杉木无性快繁的材料,也可以作为杉木下一代育种群体的育种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088059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37010.8
申请日:2013-01-3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鹅掌楸高效遗传转化方法,包括:杂交鹅掌楸转化受体的建立、农杆菌制备、侵染、脱菌培养和筛选培养。本发明以杂交鹅掌楸悬浮培养的单细胞作为遗传转化受体系统,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以GUS基因为报告基因,通过细胞学方法检测GUS基因的瞬间表达、长期表达、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等确定外源基因的高效转化。本发明采用杂交鹅掌楸单细胞起源的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有利于外源基因的导入,并降低了嵌合体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2217539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110129388.1
申请日:2011-05-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杉木无性系离体生根培养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杉木优良无性系原株的树干的基部萌条为组织培养材料,接入继代增殖培养基进行继代增殖培养,诱导分化出不定芽,然后将不定芽转入MS培养基上进行伸长培养;不定芽长到2~3cm时,转入诱导生根培养基培养,得生根试管苗;移栽生根试管苗,选用黄土、泥炭土3:1比例混合后用作移栽基质。与现有技术中的杉木组培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杉木无性系离体生根培养方法优势在于:有效解决了杉木不同优良无性系在组织培养条件下组培苗的生根困难问题,实现建立杉木稳定高效的组培体系,生根率最高可达到100%(洋020),为加快杉木组培苗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2250944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46621.7
申请日:2011-06-0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dSe/ZnS量子点与植物细胞的共孵育方法,所述的量子点材料为CdSe/ZnS量子点,尺寸为30nm以内,表面电荷性质为正电荷。该植物细胞的量子点材料在以纳米基因载体建立高效的植物细胞转基因体系中的应用。本发明以CdSe/ZnS量子点与杂交鹅掌楸的胚性悬浮细胞采用不同的条件进行共孵育,结果表明胞吞进入完整细胞内部的表面携带正电荷的CdSe/ZnS纳米颗粒的量明显与共培养时间、温度有明显的依赖关系,它们可以通过细胞的液相胞吞作用进入杂交鹅掌楸细胞内,且不影响细胞的活性;因此以表面携带正电荷的CdSe/ZnS量子点纳米材料作为基因载体,在植物悬浮细胞的转基因研究和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能够为植物基因工程提供新型的无机纳米基因载体和转基因技术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1112178A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710131251.3
申请日:2007-09-0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杂交鹅掌楸无性系营养体悬浮细胞系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的方法,采用母树不同部位的芽、茎尖、叶、花器官及新枝为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材料,经历愈伤组织诱导,悬浮细胞系建立和增殖,悬浮细胞胚胎发育诱导,胚胎发育成熟、体胚萌发和植株再生阶段获得幼苗。本方法突破了无法直接用杂交鹅掌楸成年树营养体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技术的难关,为工厂化育苗提供了一种周期短、繁殖率高、成本低廉的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528126A
公开(公告)日:2004-09-15
申请号:CN200310106046.3
申请日:2003-10-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欧洲七叶树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采用传统的播种法繁殖,速度很慢,又极度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欧洲七叶树的需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欧洲七叶树的种子胚芽或春季植株萌发的新芽、种子胚芽培养出的叶片和体胚生长半个月后的子叶进行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的组培方法,为在林业生产中大规模推广种植欧洲七叶树提供了一种周期短,繁殖率高、生产步骤衔接紧密、成本低廉的育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2426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03440.1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福建金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鹅掌楸LhDof6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和应用,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杂交鹅掌楸LhDof6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构建杂交鹅掌楸LhDof6基因的表达载体后,将表达载体转化到杂交鹅掌楸中;培育筛选并获得抗非生物胁迫能力显著提高的转基因杂交鹅掌楸植株。本发明公开的LhDof6基因促进了体胚苗下胚轴伸长、使植株叶片颜色更加深绿、促进植株叶片叶绿素的合成;提高了杂交鹅掌楸植株的耐寒性,提高了杂交鹅掌楸在极端环境的存活率;提高了植株的抗冻能力,降低了杂交鹅掌楸植株在经历冻害后的死亡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0401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11501796.4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杂交鹅掌楸转基因方法,属于遗传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杂交鹅掌楸转基因方法,将杂交鹅掌楸顶芽接种于发根农杆菌平板菌中,共培养并且筛选得到根部转化的嵌合体杂交鹅掌楸转基因植株。本发明构建的转基因植株根系的根尖处具有较强绿色荧光,而未转化根尖无绿色荧光;诱导获得的杂交鹅掌楸荧光毛状根中,rolB、NeoR、TIP和SBP基因均能扩增出条带,表明这些荧光毛状根均为发根农杆菌诱导的转基因毛状根,使用该体系将目的基因转入杂交鹅掌楸根系中是快速可行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