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193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75645.2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电表内部杂质检测装置及控制方法、检测方法,包括检测台、轨道、双向电磁铁模块、至少三个磁铁、单向电磁铁模块、单向磁铁和控制单元,检测台滑动地设置在轨道上,检测台后侧等间距间隔安装磁铁,相邻磁铁之间磁极相反,双向电磁铁模块两个磁极端部正对磁铁设置,双向电磁铁模块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控制改变双向电磁铁模块两个磁极端部磁极,检测台左右两侧设有单向磁铁,轨道两侧分别设有与同侧单向磁铁相斥的单向电磁铁模块。本发明通过磁极同极互斥把磁力转换为检测台滑动的动力,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改变双向电磁铁模块的两个磁极端部的磁极,配合始终提供斥力的单向磁铁和单向电磁铁模块,实现自动的待测物晃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78757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0586085.1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能效和负载的异构蜂窝网络用户与基站关联方法,三层异构蜂窝网络包括宏基站、微微蜂窝基站、毫微微蜂窝基站和若干用户,用户通过计算接收信干噪比筛选各自的候选基站;然后各用户计算接入候选基站后可获得的能量效率;最后,用户按照能量效率最大的原则,在基站最大负载约束的情况下,选择最佳接入基站。该方法能够实现用户与基站的关联,可以使三层异构蜂窝网络的能量效率和负载均衡情况得到有效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547303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85936.X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加载寄生贴片的宽带圆极化天线,包括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叠加对齐设置;第二介质板的两个表面分别镀有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与第一介质板的一面贴合;所述第二介质板上设有三排第一金属化通孔,三排第一金属化通孔依次连接形成末端封闭的矩形基片集成波导传输;第一金属层上刻蚀有耦合馈电缝隙,耦合馈电缝隙位于矩形基片集成波导传输线上;第一介质板不与第一金属层贴合的一面设有两个矩形寄生贴片,两个矩形寄生贴片与耦合馈电缝隙相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加载寄生贴片的宽带圆极化天线,大大拓展了圆极化天线的工作频带。
-
公开(公告)号:CN115134831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39009.9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 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速率方差的下行NOMA系统用户公平性指标设计方法,包括:对下行NOMA系统中K个用户按照信道增益排序,将排序后的用户进行分簇;计算各个簇内用户的可达速率,得到所有用户的可达速率集合;计算系统总吞吐量;计算用户平均可达速率;计算用户可达速率的均方值和第k个用户可达速率与平均可达速率的方差;计算第k个用户可达速率与平均可达速率的方差的无偏估计;根据用户可达速率的均方值和所述无偏估计,得到基于速率方差的公平性指标。本发明得到的下行NOMA系统用户公平性指标具有确定的取值范围,对于系统中资源分配变化更加灵敏,且适用于比较用户数不同的NOMA系统之间的公平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6616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63903.8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4B17/309 , H04B17/318 , H04B17/373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物联网环境中路径损耗预测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信号发送功率、信号接收功功率、信号发送频率以及信号发送点与信号接收点的距离;构建实际路径损耗模型;拟合实际路径损耗模型的参数;计算频率路径损耗修正项;计算传播条件路径损耗修正项;计算金属机器遮挡路径损耗修正项;根据频率路径损耗修正项、传播条件路径损耗修正项和金属机器遮挡路径损耗修正项,构建路径损耗预测模型。本发明考虑工业物联网场景多频段、不同传播条件和金属机器遮挡的特点,能够精确地估计工业物联网场景下的路径损耗特性。解决现有的路径损耗预测方法可扩展性较差且难以适用于工业物联网场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519770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0812458.X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层异构蜂窝网络能量效率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两层异构蜂窝网络模型,计算目标用户的信干比;计算目标用户的覆盖率中每一层基站的贡献比例;计算单位带宽下,目标用户被基站覆盖的情况下的平均可达速率;计算目标用户被某一层基站覆盖下的平均可达速率;分析两层基站的总功率消耗;构建两层异构蜂窝网络的能量效率数学模型;基于微基站发射功率和密度对两层异构蜂窝网络能量效率进行优化。本发明通过联合优化微基站的密度和发射功率来最大化两层异构蜂窝网络的能量效率,避免了两层异构蜂窝构网络中微基站密集部署带来能量效率降低的问题,实现了绿色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428053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81549.0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的园区机器设备定位监测系统,包括数据处理子系统、室内定位子系统、室外定位子系统;所述数据处理子系统,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不同的设备模式采取不同的发射频率进行园区机器设备的数据传输;所述室内定位子系统,采用UWB技术进行园区机器设备的室内定位;所述室外定位子系统,采用GPS或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园区机器设备的室外定位。本发明相比于其他机制,在定位间隔不是很严格的工作设备上是简洁并且高效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42313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678412.0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适用于蓝牙室内定位方式下的寻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信号步骤、S2信号处理步骤、S3定位步骤、S4计算核心角度变量步骤、S5寻向步骤、S6判断步骤。本发明很好地解决了蓝牙室内定位中的寻向问题,能够普遍的在室内环境中指出出具体的方向,同时,其具有成本更低,运算速度快的优点。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前进方向的角度寻向算法利用空间向量之间的夹角,给出目标位置相对于当前位置的方向,在相对普遍的环境中,定位寻向更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4796718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510195784.2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4N19/30 , H04N19/177 , H04N19/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WMSN中基于CS的分布式视频编码的传输方法,在不同信道BER环境下的自适应的GOP选择和自适应的采样率选择;在压缩感知编码的基础上,通过差分帧编码实现数据量压缩;对差分帧的各点进行阈值判断,对在阈值以内的像素点进行置零,对阈值以外的点保留。对比已有的传输策略算法,本算法在信道带宽的利用上表现更优异,同时在视频重建上也表现出较高的重建质量,恢复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相较于原有算法有所提高。同时,本发明的重点在于提供的传输策略相较于已有算法对传输带宽的占用更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