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74561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554668.2
申请日:2010-11-2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农杆菌遗传转化大豆子叶节的方法。本方法是在遗传转化时用无菌棉棒蘸取农杆菌涂抹于大豆子叶节部位进行接种,共培养3d后GUS染色率可高达93.18%,与传统的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方法相比大大提高了农杆菌的转化效率,为进一步开展农杆菌介导的大豆转基因构建一个强有力的技术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829167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11197.3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 C12N15/54 , C12N15/82 , A01H5/10 , A01H6/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油脂和粒重相关基因GmPGK5及其分子标记和应用。GmPGK5编码一个油脂代谢相关的磷酸甘油酸激酶,其启动子区的SNP标记与大豆油脂含量和百粒重显著关联,根据该SNP开发的dCAPS分子标记,可用于大豆油脂含量和百粒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大豆育种效率,加速大豆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4150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31759.3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G22/40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作不同熟期感虫大豆品种养殖豆天蛾并收获豆荚的方法,是在网室内或田间间作不同熟期、感虫性的大豆,当早熟菜用大豆品种发育到R1‑R5期时,晚熟感虫大豆品种才发育到V5‑R2期,将豆天蛾虫卵装在护卵袋或卵条中,当豆天蛾幼虫孵化4‑6天后,豆天蛾幼虫释放后自由取食,低龄幼虫优先在孵化位置晚熟感虫大豆植株上取食。当长到4‑5龄时,晚熟感虫大豆品种的叶片已经被取食殆尽,大多数豆天蛾幼虫将逐渐转移到早熟菜用大豆品种植株上继续取食叶片。此时,早熟菜用大豆品种的豆荚基本已经完全发育,但叶片仍能光合作用且能被4‑5龄豆天蛾幼虫取食,幼虫生长发育几乎不受后期食物条件的影响,因此能实现养殖豆天蛾的同时收获青豆荚或大豆籽粒。
-
公开(公告)号:CN117947089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12123.0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84 ,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6/54 , C12N15/113 , C12Q1/6895 , C12N15/11 ,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mFS1突变型基因在培育大豆雌性不育恢复系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大豆GmFS1蛋白可用于调控大豆雌性育性。将大豆GmFS1蛋白基因的相应碱基片段敲除,可快速培育出大豆雌性不育雄性可育植株,它本身仅有少量的自交结实,可与雄性不育系按一定比例混播混收,通过机械色选(粒选)剔除少量恢复系自交种子,实现杂交大豆大规模混播混收机械化制种,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且本发明的大豆GmFS1蛋白突变体在功能丧失后未完全败育,能够收获部分种子,可与未来发掘的其他雌性不育基因形成有利补充,或者可同时对多个雌性不育基因进行编辑,保证雌性败育更加彻底,可用于创制大豆智能雌性不育恢复系。
-
公开(公告)号:CN11262611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28723.0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寄主传递小RNA诱发大豆对SMV广谱抗性的速成系统,包括如下步骤:(1)筛选SMV基因组中的保守靶标序列并构建其相应的反向重复载体;(2)利用本氏烟与SMV病害系统结合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系统快速验证各反向重复载体对SMV的功效;(3)将步骤(2)SMV抗性筛选得到的最佳反向重复载体遗传转化进SMV易感大豆,用离体叶片试验初筛T1代转基因大豆,选出SMV抗性的阳性单株并保留其继续繁种(T1单株“一株两用”),对所获后代植株SMV的广谱抗性进行评估,以获得广谱抗性的转基因大豆材料。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快速有效、指向性明确的获得对SMV具有广谱抗性的转基因大豆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951755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338018.1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花叶病毒(SMV)保守片段CFO及由其构建的反向重复载体(CFO-TIR)在大豆对SMV广谱抗性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对30条SMV基因组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和保守性计算,鉴定到一个保守性为92%的SMV片段CFO(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构建CFO-TIR载体并遗传转化进SMV易感大豆品种NN1138-2中,该CFO-TIR载体介导了转基因大豆对多种SMV株系的抗性,解决了转基因植株对SMV的广谱抗性问题。本发明所获转基因材料对培育SMV广谱抗性大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
公开(公告)号:CN108265075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611244050.X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芽伸长培养基,以及提高丛生芽伸长率和遗传转化效率的大豆遗传转化方法,其中所述培养基包含:0.9-1.1mg/L的赤霉素和0.08-0.12mg/L的生长素。本发明所述培养基和方法可以提高大豆组培丛生芽的伸长率和大豆遗传转化效率,为今后大豆基因功能的研究和大豆分子育种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4762403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510192438.9
申请日:2015-04-2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大豆油脂含量显著关联的GmDGK7基因分子标记及其应用,以解决大豆高油育种缺乏与油脂含量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问题。所述的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IDNo.1所示,在第154位有1个G154‑A154碱基突变,导致SNP‑dCAPs多态性。此外,本发明还涉及扩增该分子标记的引物对如序列表SeqIDNo.2和SeqIDNo.3所示,以及该分子标记和引物对在筛选含高、低油脂的大豆和大豆油脂含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416715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87037.X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G1/00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苗期对斜纹夜蛾幼虫活体抗选性的鉴定方法,属于植物抗虫性鉴定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苗期活体抗选性鉴定场所的选择与制作;2)抗选性鉴定大豆材料与抗感标准品种在32穴育苗盘内的种植;3)斜纹夜蛾虫源的人工繁殖;4)人工苗期均匀接虫;5)抗虫性的调查和鉴定。该方法通过温室与网室的结合巧妙地减少了非生物和生物因素的干扰,同时通过育苗盘种植大豆材料缩小了试验规模,通过苗期均匀接虫鉴定缩短了试验周期,因而能客观、准确、快速地评价大豆材料的抗选性,进而筛选出高抗和高感材料,大大缩短鉴定周期。同时,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强,实用性非常突出,因此本方法能高效、规模化、准确地进行大豆对斜纹夜蛾幼虫抗选性评价和抗虫材料筛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