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RISPR/Cas9转变水稻果皮色的基因编辑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84631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079333.7

    申请日:2019-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基于CRISPR/Cas9变换水稻果皮色(白至红、红至白)的基因编辑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合成转录因子rc基因的特定gRNA-spacer;(2)构建CRISPR/Cas-gRNA-spacer载体;(3)采用农杆菌转化法转化水稻品种的成熟胚、再生植株。T0代种子即可实现水稻品种果皮色的白至红、红至白的相互转变。红米在世界各国长期用作滋补食品,是水稻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经过人工长期驯化的水稻果皮色为白色,抗性弱,而来自栽培稻脱驯化的杂草稻果皮色为红色,抗性强。通过相互转换果皮色,可能培育出抗性强的白\红果皮水稻品种。本技术具有良好的商业化应用前景。

    一种评价转基因大豆与野生大豆杂交亲和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31263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149438.5

    申请日:2019-11-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转基因大豆生态安全评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评价转基因大豆与野生大豆杂交亲和性的方法,统计相同生长环境条件下转基因大豆为父本与野生大豆杂交所结荚的饱粒种子数和野生大豆自交所结荚的饱粒种子数的饱粒比,评价转基因大豆与野生大豆杂交亲和性。具体试验操作步骤包括花期相遇的种植技术、彻底去雄技术、成功授粉技术、自交花蕾定蕾技术、数据统计方法、亲和性评价技术。本发明提出了转基因大豆与野生大豆杂交亲和性评价试验实施的技术和评价标准,对转基因大豆安全地投入生产时的环境风险管理及预防具有重要作用。本发明具有试验操作性强、数据处理简单、结果客观、准确性高等优点。

    一种生态除草方法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77920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476335.6

    申请日:2013-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除杂草种子的有机控草的方法,涉及到水稻和小麦、大麦、油菜栽培过程中杂草防除技术,适用于稻-麦(油菜)连作田的杂草绿色防除技术。本法利用杂草种子漂浮水面的特性采用截流、网捞、机械吹赶等方法,在作物种植过程中的灌水期间,清除漂浮于水面并随水流传播的杂草种子,从而极大地减少农田杂草种子库的规模,大大降低田间杂草的发生数量,甚至完全灭绝杂草,达到有机控草的目的。还可以结合稻鸭共作进行有机水稻生产。此外,短期内由于杂草基数的下降可以减少田间化学除草次数以及除草剂的用量,节约除草成本。本方法操作简单,经济可行。

    一种杂草稻检测用引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074443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55936.X

    申请日:2013-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草稻检测用引物及应用该引物的分子检测试剂盒与检测方法。该检测用引物包括正向引物5’-TTACAGGGGAGCAGAAACA-3’和反向引物5’-TCTTCTCCTCTCTTTCAGCAC-3’。检测方法通过DNA提取后,利用上述引物进行PCR扩增后,电泳分离,染色观察。利用本发明检测方法能够有效检测杂草稻和栽培稻,以及杂草稻与栽培稻发生田间杂交稻。

    利用外来入侵杂草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06495A

    公开(公告)日:2006-07-26

    申请号:CN200610037879.2

    申请日:2006-01-19

    Abstract: 一种用加拿大一枝黄花、假高粱、一年蓬、小飞蓬、野塘蒿、飞机草等外来入侵杂草栽培金针菇、平菇、猴头菇、香菇、灵芝、黑木耳以及用紫茎泽兰栽培香菇、灵芝等食用菌的方法。在已有的金针菇、平菇、猴头菇、香菇、灵芝、黑木耳的栽培方法中,主要采用棉籽壳、木屑、稻草、麦草、玉米芯、麸皮、米糠等材料为栽培原料。本发明在实现人工栽培金针菇、平菇、猴头菇、香菇、灵芝、黑木耳的过程中,提供了一种用加拿大一枝黄花、假高粱、一年蓬、小飞蓬、野塘蒿、飞机草、紫茎泽兰等外来入侵杂草部分或全部作为主要栽培原料来栽培金针菇、平菇、猴头菇、香菇、灵芝、黑木耳的生产方法,这些杂草在食用菌栽培中的使用量可占培养料总量的20%-80%。主要通过利用外来杂草达到控制外来杂草,并带来经济效益,也可缓解现用原料短缺,资源承载能力有限等矛盾,成本低且有益于工厂化生产,并维护生态平衡。

    气流悬浮式真菌孢子分离器

    公开(公告)号:CN201545827U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920048569.X

    申请日:2009-1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菌孢子分离器,所说的真菌孢子分离器包括设置在一个密闭的气流循环管道装置中分离仓、连接管、收集器和风机,其中分离仓的仓体由通气网架分为上仓和下仓,下仓中设有的进气口,上仓设有出气口,进气口与风机气道相通;出气口处通过连接管与收集器相通;在分离仓上仓的下部设置有搅动棒,搅动棒通过一非接触式柔性传动装置受电机驱动;在出气口的下方设有挡板。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使用方便安全,分离纯度高,功耗小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