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8292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800168.6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交模式复用信号的光放大系统,包括正交模式复用信号装置、模式光子灯笼复用器、模式光子灯笼解复用器,还包括正交模式泵浦光系统,输出与正交模式复用信号的模式和相位一致的泵浦光;还包括用于正交模式复用信号光放大的传输链路;正交模式复用信号装置输出端和正交模式泵浦光系统输出端与模式光子灯笼复用器输入端信号连接,模式光子灯笼复用器输出端与传输链路输入端信号连接,传输链路输出端与模式光子灯笼解复用器输入端信号连接。通过对泵浦光的正交模式匹配实现与信号光的耦合传输,对不同模式下的光信号进行放大,从而实现低模间耦合的光信号均衡,为正交模式复用信号长距离传输时提供了稳定的光放大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66488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720565.2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D5/3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芯少模光纤的双向分布式传感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光纤两端的激光光源、耦合器、三个解调装置以及设于各解调装置后方的信号处理单元;所述激光光源与解调装置并联连接至耦合器;所述光纤为多芯少模光纤,纤芯数量至少为3个,至少一个纤芯两端端口连接基于瑞利散射技术的解调装置,至少一个纤芯两端端口连接基于拉曼散射技术的解调装置,至少一个纤芯两端端口连接基于自发或受激布里渊散射技术的解调装置。本发明每个芯可以作为独立双向的传感通道,与单芯光纤多次测量不同,本发明可以同时测量多组参数的多组数据,在实现多重传感的同时,还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464284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53818.X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L9/00 , H04L9/08 , H04L9/14 , H04L29/06 , H04B10/85 , H04B10/2575 , H04B10/516 , H04Q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混沌系统的三维光概率整形加密方法,采用的是对称性加密,利用混沌序列产生复杂随机数,对概率整形后产生的不均匀星座点进行三维扰动,包括对星座点发射概率、相位分布以及每一个信号对应的子载波位置实施的扰动,即对发送信号进行了三次加密处理,同时本发明亦可以做到密钥数量和发送数据等长的“一次一密”加密方式,极大的增强了系统的复杂度和安全性,在传输重要文件时可以保障其不被泄露,增强通信系统的安全性、智能性,同时结合了概率整形技术,也大大节约了信息的传输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43160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28301.5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B10/2513 , H04B10/2525 , H04B7/0413 , H04B10/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交模分复用信号的接收方法,包括:对于传输过来的正交复用信号,首先对模组间的色散进行抑制并且消除不同信号之间的时延,其次,将各个正交模式的信号光进行分离,继而对分离得到的不同模式的光信号进行接收,并采用MIMO技术对接收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提升系统的传输容量和传输距离;利用相干接收的方法可以提高接收的灵活性,利用外差检测的方式对于提高接收系统的灵敏度有很大的帮助,对于背景噪声的抑制也有很好的效果;相干接收技术可以利用信号光和本振光在探测器光敏面上的相干混频,将接收信号频率从1014Hz的光信号领域转换为108~109Hz的电信号领域,有利于降低在数字信号处理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385024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234817.0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B10/25 , H04B10/2537 , H04J14/00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芯少模的传感通信融合接入传输系统,本发明基于光纤分布式传感的独特优势并且融合了光纤通信的高速大容量、长距离传输等优点,利用多芯少模光纤,结合光纤空分复用技术,通过合理设计和分配纤芯及模式实现光纤传感与通信的融合,并将该技术应用到环境信息的监测与传输,可以实现对复杂的环境多参量(温度、弯曲和应变等)实时感知,有助于实时掌握外界因素对于通信情况的影响,及时分析通信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原因,可以为信号稳定传输提供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1865556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992965.9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星座双重加密的高安全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发射端的二进制数据进行串并变换;对所述的三维数据进行星座映射,形成星座点;利用蔡氏混沌模型的混沌序列产生星座点位移向量和旋转向量,对三维星座点进行位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利用三维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对加密之后的三维信号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三维信号叠加成单路信号,进入信道传输;在接收端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最终获得原始数据。本发明利用蔡氏电路模型产生混沌序列来对星座点的位置进行位移和旋转变化,实现星座图的两次加密,有效提升系统的安全性能;利用星座高增益指数和高抗噪性能,有效提升系统的传输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786771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25821.1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振、相位和模式动态扰动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基于结合蔡氏多涡卷混沌系统和Logistic混沌系统,采用不同的置乱参数分别对通信系统中的偏振、相位、模式分别进行置乱加密,在接收端用置乱向量生成解密序列进行解密;由于蔡氏多涡卷系统的吸引因子和子载波的可独立操作性,该通信系统可以获得较大的安全密钥空间;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抗非法接收性能,极大地提升了用户通信的安全性,并且为未来的光多载波的发展指明了一条潜在的道路。
-
公开(公告)号:CN11205187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946258.6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5D27/02 , G01D21/02 , H04B10/2575 , H04L29/08 , G08C2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光载射频融合的智能生态监测系统,用于解决目前家庭微生态圈存在的看护度不够、死亡率高、且目前信息传输效率低的情况,模拟优化生态圈生长所需的自然条件,通过光纤传感器、无线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收集人工生态圈的氧气、湿度、温度等参数,通过超低时延、超高稳定性、超低功耗、深度覆盖的光载射频通信模块传输生态数据,通过后台的智能优化算法,将整体生态数据进行分析优化,并即时通过光载射频通信将生态数据回传给微生态圈的控制器,从而对整个生态系统进行智能优化,能够达到低延时高响应的全自动化管理,最大化延长生态圈寿命、最优化生态圈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193484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933721.3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优化四维混沌矢量加密正交传输方法,属于信息传输技术领域,基于正交模分复用传输系统,从通信的星座、OFDM的子载波频率、时间以及模式四个维度对通信系统进行加密,多维度的超混沌加密能够提供足够大的密钥空间,为通信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并且创新性的将机器学习利用于多维度加密优化,实现维度之间的协调优化,从而有效降低加密处理过程的时间,降低具有加密步骤的通信系统在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的负面效率。与传统的加密传输方案相比,本专利提出的方案具有更有力的安全保障,并且加密代价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52599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284088.X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L9/00 , H04L27/00 , H04L27/26 , H04B10/5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传感基于模式、时隙和频率复合矢量的高可靠光传输方法,将用户数据映射成并行的数据符号,利用秘钥对信息进行预掩蔽,利用Logistic混沌算法对秘钥进行处理,生成掩蔽矩阵及三组置乱向量,对数据符号预掩蔽,产生OFDM数据流;再利用三组置乱向量依次对信号的频率、时隙和模式进行置乱,同时将信号调制到光载波上;信号由少模光纤进行传输;数据接收端接收置乱后的信号,先利用密钥对置乱后的信号的模式进行解密重组后,再利用密钥对信号的时频混合域完成解密重组和解映射,得到用户数据。本发明极大地提升了用户通信的安全性,适用于需要高可靠光传输方法的通信系统。且易于实现,是作为未来高安全光传输系统的有效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