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2925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76359.5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粗糙脉孢菌WC2022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分离得到一株可介导结合型大豆异黄酮糖苷转化产生游离型大豆异黄酮苷元的粗糙脉胞菌(Neurosporasp.)WC2022,该菌株已于2022年6月7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523。该菌株能在120h内将结合型大豆异黄酮糖苷完全转化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苷元,转化后的黄豆苷元、金雀异黄酮、黄豆黄素的含量分别上升23.15倍、38.09倍、12.08倍;同时,转化后产物的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本发明为生产游离型大豆异黄酮苷元提供了优良的菌种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336813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492304.4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61K35/747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的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即鼠李糖乳杆菌LGG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抑制细菌群体感应的活性,其对副溶血弧菌的群体感应系统及其调控的相关表型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不抑制细菌的生长,故可将其作为新型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用于防治由群体感应调控的细菌。此外,本发明所用鼠李糖乳杆菌LGG为食源性乳酸菌,所得群体感应抑制剂绿色、安全、高效,既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也为防治由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污染和感染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13928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32266.X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细菌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可视化技术精确测定特殊状态菌及其分选富集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将菌液利用微流控技术,形成微液滴。将生成的微滴培养后拍照,再通过人工计数或借助计算机技术等,将其计数,得到特殊状态菌的数量。同时,可对特殊状态菌进行分选和富集。相比较于现有的平板法计数,或只对膜完整的活菌进行计数,本发明准确性大大提升,突破了现有的对特殊状态菌的计数方式,能够及时有效地判断食品卫生状况,是消除食源性致病菌隐性残留造成食源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同时,本发明方法能够对特殊状态菌进行富集和分选,降低研究过程中细胞异质性带来的结果误差,对研究细胞变化机制和研究菌的生长活动有较大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400774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1005071.1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06 , C12Q1/6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便的SDS裂解制备细菌基因组DNA悬液的方法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细菌培养:用试管装入已灭菌的液体培养基1000mL,接种细菌,经过夜培养12~16小时;(2)菌体收集:吸取1000μL细菌悬液12000rpm离心1分钟沉淀菌体,并去除上清液;(3)菌体的裂解:往菌体沉淀加入10μL 0.1-10%的SDS溶液,混匀后用涡旋振荡器震荡5分钟;(4)稀释裂解液:加入490μL的无菌水或者1×TE溶液,吹打混匀,稍作离心,即可获得细菌基因组DNA悬液。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和应用极大的简化了PCR扩增鉴定,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845493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05741.8
申请日:2010-01-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志贺氏菌的检测用引物及检测方法。本发明志贺氏菌的检测用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本发明志贺氏菌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DNA作为模板;(2)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体系为:模板2μL、引物各1μL、Bst DNA聚合酶1μL、扩增反应液7.5~12.5μL,加水至25μL的反应体系,63~65℃恒温反应1~1.5h;然后置于80℃下2~10min,终止反应;(3)结果观察:用肉眼观察到检测管出现浑浊为志贺氏菌阳性,无浑浊为阴性。本发明利用引物进行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来检测志贺氏菌,不需要特殊设备,可快速检测样品中的痢疾志贺氏菌基因,具有特异性、灵敏度高,鉴定方法简易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845492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05729.7
申请日:2010-01-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源性致病菌细胞死活的鉴别方法。本发明鉴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食源性致病菌细胞菌悬液,加入终浓度为5~50μg/mL的EMA并置于黑暗中3~10min后,冰浴条件下用卤素灯曝光5~15min,提取菌液DNA,进行PCR和电泳分析,当出现特异性扩增条带时,则食源性致病菌细胞为活细胞;未出现特异性扩增条带时,食源性致病菌细胞为死细胞。通过本发明鉴别方法,可以快速检测出食源性致病菌特别是副溶血弧菌细胞的死活,避免在实际样品检测中产生假阳性结果,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或控制提供可靠依据,也为食品卫生检验、进出口商品检疫工作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029252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210676359.5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粗糙脉孢菌WC2022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分离得到一株可介导结合型大豆异黄酮糖苷转化产生游离型大豆异黄酮苷元的粗糙脉胞菌(Neurosporasp.)WC2022,该菌株已于2022年6月7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523。该菌株能在120h内将结合型大豆异黄酮糖苷完全转化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苷元,转化后的黄豆苷元、金雀异黄酮、黄豆黄素的含量分别上升23.15倍、38.09倍、12.08倍;同时,转化后产物的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本发明为生产游离型大豆异黄酮苷元提供了优良的菌种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64499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148253.8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用于防控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芽孢杆菌WF2020,已于2022年1月5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保藏中心,保藏号GDMCC NO:62190。本发明研究表明,WF2020菌株能大幅度抑制黄曲霉的生长,使其干重减少52.59%;同时,WF2020菌株可完全抑制黄曲霉毒素B1的合成;另外,WF2020菌株可高效的将黄曲霉毒素B1降解成无毒的物质,降解率高达95.47%,且该菌株的发酵液或胞内物也能降解黄曲霉毒素B1,同时发酵液还具有高温耐受性。并且,WF2020菌株在使用过程中无污染、无公害,作为理想的防控农产品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微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59186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283365.4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A23L33/135 , A61K35/747 , A61P39/06 , A61P31/00 , C12R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发酵乳杆菌WC2020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发酵乳杆菌WC2020不仅能够延长秀丽隐杆线虫的寿命,减少脂肪积累、线粒体损伤、丙二醛含量,提高谷胱甘肽含量、超氧化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该菌株可保护秀丽隐杆线虫免于致病菌的感染及抑制致病菌在体内繁殖。通过研究表,发酵乳杆菌WC2020在延长寿命、御致病菌等效果上是显著优于MBC2和JDFM216,同时,表明WC2020菌株在加热灭活后仍可以延长线虫寿命,且不会对线虫繁殖力造成影响。本发明提供的WC2020菌株扩充了发酵乳杆菌的微生物菌种资源库,提供了一株具备更多功能和作用的优良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13789403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1028780.7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三套具有包容性且精准鉴别并挖掘稻瘟病Pid抗病基因家族(Pid‑2,Pid‑3,Pid‑4)等位基因的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由3套自成体系的“功能性单倍型‑抗病等位基因”等二级检测标记组成,并各自逐级推进;供试品种是否携带目标基因由各套技术体系检测的综合结果而独立决定。该技术体系可用于稻瘟病Pid抗病基因家族等位基因的鉴定及挖掘,具有系统而严谨的包容性及可比较性,可广泛应用于提高禾本科作物包括但不限于水稻种质资源利用的目的性及效率,提高抗病育种工作的目的性及效率,以及提高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