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73978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1218492.2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异形根孢囊霉菌根共生早期标记基因RiPde2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同源序列搜索和保守结构域分析方法,在异形根孢囊霉基因组中发现了参与营养信号通路的10个基因,包括Cyr1、Pde2、Bcy1、Tpk1、Snf1、Tor2、Tip41、Atg8、Ssa3和Msn2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到上述基因在共生早期大量表达,表明上述基因可作为共生早期标记基因;且表达量高、灵敏度高,分析所需的样品量较少、工作量较小,不但有利于提前评判常规的菌根植物种苗能否实现菌根化及潜在的菌根化水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测灵敏度并减少工作量,从而为农林业菌根化种苗的规模化生产和推广应用提供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632642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555478.X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强外生菌根共生的组合基质、装置及方法。所述组合基质包含引肥基质、隔肥基质和引菌基质,所述引肥基质层由河沙和蛭石组成;所述隔肥基质层为石英砂;所述引菌基质层为蛭石;所述引肥基质层和引菌基质层的粒径均小于隔肥基质层;所述引肥基质层、隔肥基质层和引菌基质层的体积比为(5~7):(1~2):(2~3)。本发明针对外生菌根真菌与宿主林木共生的不严格性,基于外生菌根共生中外生菌根真菌主要协助宿主林木吸收矿质营养的共生特性,提供一种简易、高效且可行性高的方法,使得真菌可在短期内快速适应实际的林地生长环境,并长久维持与宿主林木的共生关系不退化,后期仅需对外生菌根进行常规的林间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0476713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914690.4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可连续收集丛枝菌根真菌菌丝装置及方法,是在培养箱内装置菌根室与菌丝室,在对应处倒置种植植物,添加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于无菌苗根系,添加菌根室下基质与上基质并间隔向菌根室内浇灌低磷营养液,向菌丝室内浇灌高磷营养液,菌丝可以穿过菌丝入口进入菌丝室内大量繁殖,更好地向植物提供磷营养以换取所需的碳源,过六十天后将菌丝室从培养箱内取出收集菌丝,然后再依次将菌丝室下基质与菌丝室上基质填充到菌丝室内培养菌丝,由于本发明利用了根系的向重力性以及菌丝的无向重力性,加之菌丝吸磷的特性,完全能够达到可连续收集到大量丛枝菌根真菌菌丝的目的,操作简单,装置可重复利用,可行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521564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874609.4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活体菌丝网侵染植物的菌根化育苗方法,将植物的无菌苗根系从培养容器外穿入倒置种植,并接种菌根真菌菌剂于根系周围;使隔离网的上层框架与培养容器内壁贴合紧密;填充上层基质在隔离网上面;浇灌营养液并使多余的水分通过排水孔排出;采用菌剂接种并经过六周的培养后,植物根系便可与菌剂中的菌根真菌建立共生关系,待上层播种的种子发芽后,对底部倒置种植的植物进行遮荫处理,三周后上层幼苗即可菌根化成功。本发明适用于各种菌根真菌,可多次在培养容器上层进行菌根化育苗,且周期短、操作简单、不需多次培养菌根真菌菌剂和多次接种,一次倒置种植底层植物和接种,可常年多次进行菌根化育苗,使用简单,省时省力,可行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39512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537339.X
申请日:2018-12-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61L2/18 , A61L2/26 , A61L101/40
Abstract: 本发明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消毒装置是:主消毒室与副消毒室连接形成密闭消毒室,主消毒室上端覆盖滤布,副消毒室中套装气密性良好的活塞,活塞下端连接推拉杆。将丛枝菌根真菌孢子放入主消毒室内并浸入孢子消毒液中,抽动推拉杆吸取孢子消毒液,经数次颠倒后静置,将孢子消毒液喷出,再将主消毒室浸入无菌水中吸取无菌水,上下颠倒数次后将无菌水喷出,主消毒室中即为消毒好的丛枝菌根真菌孢子。避免了离心方法孢子之间的缠绕,通过上下颠倒消毒室实现了消毒液和孢子表面的充分接触,提高了孢子消毒效率,所需要的材料在一般的实验室均可达到,操作使用简单,且装置可重复利用,可行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39150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210534.7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宿主介导的丛枝菌根真菌基因过表达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上下放置的菌根室和菌丝室,菌根室底部设有菌丝孔,菌丝孔上方垫有支撑网和尼龙网,允许菌丝通过但限制植物根系通过。在菌根室培养伴生植物并接种AM真菌菌剂,低磷营养液浇灌;在菌丝室注入高磷营养液,因仅有菌丝可吸收高磷营养液,加强了AM真菌与伴生植物间的互利共生及共生界面养分的高速交换。随后,引入过表达AM真菌基因的目标宿主植物,使目标宿主植物加入与AM真菌菌丝高速物质交换的共生网络中。在此共生关系下,目标宿主植物根系内过表达的mRNA通过丛枝界面大量进入丛枝菌根真菌内部并实现过表达。此方法为过表达AM真菌基因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16599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24693.3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巨桉EgIRT7基因在增强植物锌吸收中的应用,所述巨桉EgIRT7基因的CDS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异形根孢囊霉与巨桉共生,上调巨桉根中Zn2+协同转运蛋白EgIRT7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强低锌胁迫下巨桉的锌吸收能力。本发明为应用丛枝菌根真菌改善低锌胁迫下巨桉的生长提供新的技术选择,具有广泛的生产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47281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074087.6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24‑表油菜素内酯和赤霉素增强紫花苜蓿种子锌耐受性的方法及应用。通过提供外源施加24‑表油菜素内酯和赤霉素促进锌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生长的方法,以紫花苜蓿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和赤霉素的不同浓度配比和实施方法,获得了其对于不同锌浓度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特性、根系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积极影响,该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和赤霉素的不同浓度配比和提出的具体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种子的锌耐受性并促进根系生长,为紫花苜蓿在锌污染土壤中的推广种植以及修复锌污染土壤提供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208464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1531452.9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肥料回收再利用的丛枝菌根真菌应用装置及方法,其装置包括导肥槽装置,导肥槽装置内部通过隔板分割为左室和右室,导肥槽装置靠近左室的一侧等距开设有菌肥窗,隔板上等距开设有缓冲孔,其方法为先对宿主植物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并在垄上种植培养,丛枝菌根真菌即可在宿主植物根系上定殖,同时菌丝会在垄上延伸发展,并通过菌肥窗进入导肥槽装置中左室内中,从而接触到调配好的水肥溶液;本发明通过丛枝菌根真菌的菌丝传递给植物水肥,既满足了植物的水肥供应,同时增强了丛枝菌根真菌与宿主植物的共生效应,以及水肥与土壤隔离,避免化学肥料对土壤自身性质与结构的破坏,通过定期回收水肥并重新利用,节约了水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13395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34280.3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利用菌根菌丝网连续监测菌根真菌侵染强度的方法,是首先制备培养室,在不同育苗容器间隙的育苗基质中建立丰富的菌根菌丝网络,收获宿主植物后再重新种植宿主植物,在育苗容器间隙的育苗基质中菌丝失去与原宿主植物的联系势必会寻找下一个宿主植物进行侵染,使重新种植的宿主植物达到被快速侵染的目的,克服了在收获宿主植物时毁苗后不可连续使用的缺陷,增加育苗基质的使用次数,降低菌剂的消耗量以及减少菌剂扩繁消耗的时间,得到不同时间段菌根真菌侵染强度的变化对宿主植物作用的数据,建立了一个利用菌根菌丝网连续监测菌根真菌侵染强度的体系,达到一次接种多次监测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