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96063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252727.5
申请日:2011-08-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取植物DNA的提取液及其提取方法,包括NaAc、EDTANa2、NaCl、PVP、SDS和水。本发明所述用于提取植物DNA的提取液提取效果好,可以有效去除细胞中的蛋白质及有机杂质,不含对人体有害的酚、氯仿等化合物,使用安全方便。本发明所述提取液用于提取植物DNA时快速简便,可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提取,取得的DNA片段大,纯度高,质量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864852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59098.7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广东兆华航天育种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突变基因聚合育种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运用多种手段,将多种质量性状、数量性状结合起来,使得选育过程中两者得到兼顾,单个材料聚合的优良性状类型得到大大扩充。本发明中的复合杂交策略为:先将优质底盘亲本与变异亲本杂交获得F1,然后将其两两分组组内复合杂交获得“复合杂交F1”,再将每两个“复合杂交F1”亲本复合杂交获得“二代复合杂交F1”。这种先快速聚合多个优良性状,再加代进行选择的思路,避免了重复回交,能够大大提高聚合育种的效率。本发明还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表型鉴定,从表型、基因组两个水平检测性状是否成功导入底盘材料,故而检测结果更具可靠性和可遗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0681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898502.X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113 , C12N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粒子介导的水稻基因组定向编辑技术,属于作物育种及遗传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碳量子点CDs负载质粒进行遗传转化,负载效果较好,按需制备,材料成本低。本发明开发的CRISPR/Cas9简化载体pUC19‑C,不含有T‑DNA片段,既可实现对目的基因的有效编辑,又避免质粒T‑DNA片段随机插入水稻基因组、造成不可控的生物安全隐患,为获取生物安全性高的DNA‑free优良水稻品种提供了新的技术体系。本发明开发的遗传转化技术为活体转化法,直接注射水稻幼穗即可实现转化,操作快捷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208312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70073.9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高产抗虫害性表型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水稻种植区域分为实验1区和实验2区,实验1区常规处理,实验2区常规处理,并进行虫害感染处理;S2、分别于水稻虫害感染处理后5~10天内,采集实验1区和实验2区中水稻的高光谱图像,并根据所述高光谱图像分别获得实验1区和实验2区的水稻发病指数,于水稻灌浆末期采集实验1区和实验2区的水稻冠层数字图像,并根据所述水稻冠层数字图像分别获得实验1区和实验2区的水稻产量;S3、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获得水稻高产抗虫害性。本发明在处理虫害特征及估算产量时分别采用了高光谱图像和数字图像进行分析,能够在不损伤植株的前提下对水稻进行表型鉴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199803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555001.5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两系不育系水稻育性转换有效低温累积效应的鉴定方法,包括有效低温累积值的鉴定、有效低温累积效应的响应天数的鉴定和幼穗花粉育性调查等步骤。本发明创新地对不育起点温度、有效低温值与响应天数、日照长短等因素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了两系不育系水稻在育性敏感期内,只需每天当中有一定时段的低温诱导,其他时段可以高出临界温度,达到一定的有效低温累积后既可实现转育的有效低温累积效应法则,将有利于对两系不育系水稻育性转换规律的拓展和有效补充,亦将有利于两系不育系繁种、制种地的时空选择,确保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安全或扩大繁种的时空选择范围,促进两系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042695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1647048.2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113 , A01H5/00 , A01H6/46 ,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因LOC_Os06g02960在提高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基因在感病单倍型材料中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原菌诱导后表达量降低。在敲除该基因后能提高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将LOC_Os06g02960编辑位点序列连接到基因编辑载体pRGEB32S上转化水稻,结果表明该基因可以负调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可利用本发明构建的基因编辑载体,应用于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育种中。本发明有助于更好地了解LOC_Os06g02960的作用机制,LOC_Os06g02960的克隆为进一步了解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菌互作,抗病信号传导通路奠定基础,在育种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0205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308104.9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Q1/680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育性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水稻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水稻关键育性基因Rf3和Rf4,在已有检测育性恢复能力的KASP引物基础上,扩展思路,利用多个KASP引物形成引物组合,一次性对基因上多个位点进行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同时增加了检测的准确率。本发明在多位点检测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结合材料理论表型、用计分制评估引物组合对材料检测的准确度。检测准确度一方面可以确定该引物组合对某批次材料检测的合适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检验某材料理论表型的准确度,进而将育性恢复能力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尽早筛除。
-
公开(公告)号:CN1188797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43929.1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低氧萌发基因OsEE1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植物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明确了OsEE1基因结构中含有厌氧诱导元件、胚芽鞘在低氧条件下高表达,为该基因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转基因技术,创制过表达和敲除材料,从过表达和抑制表达正反两个维度证明了OsEE1对种子低氧萌发的生理效应,包括促进低氧萌发的胚芽鞘伸长、正调控糖酵解和TCA循环、缓解水稻种子低氧萌发过氧化胁迫并促进淀粉利用等。可见,本发明公开了水稻低氧萌发的关键基因烯醇化酶基因OsEE1在促进水稻种子低氧萌发中的机理和相关应用,为直播稻育种提供理论支撑、候选基因及育种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118005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1911366075.0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稻瘟病抗性相关的miRNA、相应的前体与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mi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发明人鉴定并证实了miRNA‑T21可以通过抑制OsCYS1及OsPAO4的表达以调控半胱氨酸的合成和H2O2的积累,从而负调控稻瘟病抗性。结合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miRNA‑T21,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199803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1910555001.5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两系不育系水稻育性转换有效低温累积效应的鉴定方法,包括有效低温累积值的鉴定、有效低温累积效应的响应天数的鉴定和幼穗花粉育性调查等步骤。本发明创新地对不育起点温度、有效低温值与响应天数、日照长短等因素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了两系不育系水稻在育性敏感期内,只需每天当中有一定时段的低温诱导,其他时段可以高出临界温度,达到一定的有效低温累积后既可实现转育的有效低温累积效应法则,将有利于对两系不育系水稻育性转换规律的拓展和有效补充,亦将有利于两系不育系繁种、制种地的时空选择,确保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安全或扩大繁种的时空选择范围,促进两系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