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95241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363078.X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 , G06Q10/0635 , G06Q30/020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市场购售电技术领域的一种售电公司购售电业务决策与风险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在中长期现货市场模式下,对售电公司的购售电业务进行分类并建模,得到综合购售电业务组合模型;采用场景法对模型中的随机变量进行模拟,以预期收益为售电公司的收益指标,以条件风险利润为风险的评估指标,建立综合决策与风险评估混合整数优化模型,分析售电公司在不同的购售电业务组合模式下的风险和利润。本发明能够方便、快捷、有效的分析售电公司在进行不同的购售电业务组合模式下的风险和利润,帮助售电公司进行风险评估与风险决策,为各种购售电业务组合模式下的售电公司提供购售电决策和风险评估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517341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962325.2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预测场景生成方法,包括:调研待预测地区的电力系统负荷及非灵活性资源出力的历史数据及未来规划情况;基于调研结果得到全年负荷预测曲线以及非灵活性资源的全年出力预测曲线;利用新能源出力的历史预测数据和历史实际数据得到新能源出力预测误差的概率分布情况,基于未来预测误差与历史预测误差概率分布特性相同的假设,模拟生成出力预测偏差值并对新能源的全年出力预测曲线进行修正;基于全年负荷预测曲线及非灵活性资源的全年出力预测曲线得到灵活性资源的全年出力预测曲线,进而生成灵活性需求的预测场景。本发明在保留气象对新能源不确定性影响的同时,回避了气象数据预测新能源出力带来的复杂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522224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47003.3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算灵活性资源在特定电力系统中的减碳效益的方法,包括:采集特定电力系统全年在初始状况下运行的初始数据;确定用于测算的代表日;将采集数据输入电力系统机组组合模型,在模型约束条件下输出代表日的初始弃风光量,计算初始弃风光率;将待测算的灵活性资源的数据并入非新能源机组的数据中得到待测算数据,输入电力系统机组组合模型,并在模型约束条件下输出最终弃风光量,计算代表日的最终弃风光率;根据初始弃风光率及最终弃风光率计算得到灵活性资源在特定电力系统下的减碳效益。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在已知电力系统初始情况下,对不同源荷储灵活性资源产生的减碳效益进行测算,以便于进行灵活性资源投资的优先级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0929428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1365209.7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发电容量充裕度确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分别获取发电机组的运行参数;发电机组包括火电机组、水电机组、核电机组和风光机组;根据发电机组的运行参数确定发电机组的初始容量;根据发电机组厂用电和发电机组检修情况对发电机组的初始容量进行下调操作,得到调整后的发电机组初始容量;根据调整后的发电机组初始容量确定电力系统的初始充裕容量;根据电力系统的初始充裕容量确定电力系统发电容量充裕度。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从每台发电机组出发来计算电力系统发电容量充裕度,具有能够衡量每台发电机组的实际发电能力及可用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419063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61515.6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能源与常规能源灵活匹配打捆外送交易系统,包括:省内打捆交易模块,用于根据本省清洁能源发电情况、常规能源发电企业发电计划及交易方式,将清洁能源和常规能源按照打捆比例配置模块的配置比例打捆交易;省间打捆交易模块,用于根据省间联络线输电能力、省份清洁能源发电特性、省份常规能源发电企业发电计划以及交易方式,将常规能源和清洁能源按照打捆比例配置模块的配置比例打捆交易;打捆比例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打捆比例;交易出清模块,用于按照光伏成份、风电成份、水电成份、火电成份的先后顺序和售电价格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各类电源申报交易电量的出清。本发明中的上述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电能外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00598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573648.6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PHEV充电站需求侧能量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根据电能供应侧机组的类型计算PHEV充电站的总成本;根据电能需求侧充电负荷的特征计算所述PHEV充电站的毛利润;根据所述总成本和所述毛利润获得所述PHEV充电站的净利润。本申请考虑了电能供应侧与电能需求侧的共同优化,有利于PHEV充电站实现更高的收益和更低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327022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796801.2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稳定梯级水电站发电流量波动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的稳定梯级水电站发电流量波动的方法及装置通过在调峰水电站和反调节水电站获取预测入库流量、日负荷预测曲线、约束目标以及峰荷比;在满足各水电站运行约束、水位变幅约束、流量波动约束下,实现调峰效益最大化;应用滑动平均滤波方法平抑调峰出力流量脉动,进而稳流下泄余波消纳。实时调度层应用一阶低通滤波算法平滑备用出力流量波动,慢变分量经。反调节水库下泄释放,快变分量被消纳;实时跟踪并修正日前计划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0572061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231444.5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46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机组组合配置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机组组合配置数据,该机组组合配置数据包括负荷数据、电源数据、电网数据、备用机组特性数据和机组组合的运行特性数据;获取机组组合配置的约束条件,约束条件包括发电机组的启停特性约束、经济性约束、机组的出力约束、爬坡约束和电网安全约束;根据机组组合配置数据和机组组合配置的约束条件建立机组组合配置模型;根据机组组合配置模型配置电力系统中的机组。实现了通过建立的机组组合配置模型和提供的机组组合配置模型优化方法配置机组组合,降低了电力系统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配置的机组组合能够根据电网的波动自适应调节,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751243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50130.8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选择性的用户用电价格菜单优化系统及方法,以公平、合理分摊成本,促进用户合理用电,增加用户电价选择性的原则出发,在现行电价下,大容量用户的可选择电价模型:容量电价高、电量电价低的两部制选项I,以及电量电价低、电量电价高的两部制选项II,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季节性电价求解模型和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合理引导用户的电力合理用电;让不同负荷特性的工商业用户都能自主选择最适合的电价类别;使得电力能源高效使用,电力投资和供电成本得以降低,实现了单位度电成本最小化;对促进电力供需平衡和资源优化配置起到一定作用;用可选择电价系统吸引用户增加用电负荷,提高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761677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10753148.8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郑宇清 , 王雁凌 , 孔祥富 , 岳巍澎 , 张粒子 , 张雪佼 , 张蕊 , 王晶晶 , 朱斯 , 王婧 , 任巍曦 , 董文琦 , 刘志豪 , 杨猛 , 李明 , 翟化欣 , 程东霞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的一种集风电、光电、储能及输电工程于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首先,根据评价内容和适用对象的不同,建立多环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项目总体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项目环节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参考国家或行业有关规程中相关的标准内容,并结合风电、光电、储能及输电工程的实际情况及具体条件,形成指标评价标准;再次,提出将“宏观层面”的综合评价方法与“微观层面”的基本评价方法相结合的“多维度评价方法体系”,得到客观科学的评价结果。本发明的新能源发电的评价理论,形成具有参考意义和指导意义的评价规范;填补我国新能源联合发电后评价领域的空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