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配高强螺旋箍筋钢管-超高强螺旋钢纤维混凝土组合柱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65701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241668.4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配高强螺旋箍筋钢管-超高强螺旋钢纤维混凝土组合柱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钢管以及填充于所述钢管内的超高强混凝土;还包括箍筋,所述箍筋置于所述钢管内,所述箍筋为螺旋状,还包括钢纤维,所述钢纤维与所述超高强混凝土搅拌均匀后填满所述钢管的内腔。采用本发明的钢管超高强混凝土柱,具有较好的延性、横向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

    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拼接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39230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371722.2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拼接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一上钢筋混凝土柱和一下钢筋混凝土柱,上钢筋混凝土柱的下端和下钢筋混凝土柱的上端之间的区域为连接区域,上述连接区域浇筑有超高性能混凝土,以将上钢筋混凝土柱和下钢筋混凝土柱连成一体。本发明将超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于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之间,充分利用了超高性能混凝土卓越的抗压和抗拉性能,从而解决了节点区域连接薄弱的问题。

    基于SLAM-IMU耦合的GPS信号盲区下实时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326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19363.7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LAM‑IMU耦合的GPS信号盲区下实时定位方法,基于包括设有SLAM传感器的双目相机和IMU元件的定位装置,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有SLAM传感器的双目相机将捕捉到的不同离散时间点的图像序列传输给计算机;IMU元件将采集到的实时角速度和加速度传输给计算机;计算机结合图像序列、实时角速度和加速度,建立包含多个优化变量的非线性目标函数,通过多次迭代使优化变量达到全局最优解,从而得到实时位置和行动轨迹。本发明通过视觉SLAM传感器耦合预积分处理的IMU数据并进行迭代优化,构建了基于多源信息耦合的实时定位算法,解决GPS信号盲区下工人自主定位的问题。

    一种建筑构件损伤识别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46991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62511.9

    申请日:2024-04-17

    Abstract: 一种建筑构件损伤识别方法和系统,包括对构件进行全面扫描获取点云数据,将获取的所述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进行建模得到所述构件的三维模型;将所述构件的所述三维模型与所述构件的标准模型进行比对实现损伤评估,并生成所述构件的结构评价报告。利用BIM技术对预制构件在装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伤及其尺寸质量进行定性分析。通过此方法,可以提供真实构件的损伤位置和损伤信息,从而实现对装配式构件安全和质量的验收检测。

    一种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主次梁连接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1219610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194617.3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吴琼 胡红松 王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主次梁连接节点,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包括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预制主梁的侧面上设有块状缺口,块状缺口处对称固定有两个L形结构,L形结构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两个竖直部之间具有主梁条形缝隙,预制次梁的一端设有次梁端部外伸工字型钢骨架,次梁端部外伸工字型钢骨架的腹板下端两侧与下翼缘板之间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次梁条形缝隙,次梁端部外伸工字型钢骨架的腹板固定于主梁条形缝隙上,两个竖直部分别插入两个次梁条形缝隙内,次梁端部外伸工字型钢骨架的上翼缘板固定于两个水平部远离竖直部的一面上。本发明连接牢固可靠并且简化现场施工工序。

    一种基于蜂群算法的铁道交通运营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03447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13391.7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王晨 梁家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7 G06N3/006 G06Q50/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交通运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蜂群算法的铁道交通运营优化方法及系统,以蜜蜂觅食行为和决策理论作为参考,开发了一种流程、方法、算法和数学模型,并通过三个不同的实验评估其效率,以确定通过铁路系统单站的最佳路线,并反过来解决铁路旅行推销员问题和旅行推销员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发明能够在不使用信息技术的条件下解决不同复杂程度和不同环境下的研究问题,从而证明了该发明的可靠性和可能性。研究发现也进一步表明了该发明的研究价值以及能够满足问题解决方案的要求。

    变摩擦粘滞流体混合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0875780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1810895466.0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摩擦粘滞流体混合阻尼器,所述混合阻尼器包括第一连接耳环、第二连接耳环、拉杆、两个端板、摩擦筒,以及设置于所述摩擦筒内部的密封圈、第一高强弹性装置、第二高强弹性装置、第三高强弹性装置、若干个连接板、若干个连接杆、变摩擦型活塞组、调节阀、储油舱、粘滞液体;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混合阻尼器提供不同的阻尼力。

    一种养老院火灾疏散仿真模型构建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5985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911265684.7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一种养老院火灾疏散仿真模型构建方法和装置,包括初始化阶段:环境空间初始化是运用元胞自动机理论将养老院场景量化和网格化;人员信息初始化是将疏散人员抽象化为Agent,并且在环境空间内随机生成;感知阶段:每个Agent通过与感觉阶段的交互不断更新自己信息并且将所得信息传递给决策阶段;决策阶段:每个Agent根据感知阶段获取的信息,通过分析自身能力和所处的环境状况按照最快的疏散原则做出疏散决策;行动阶段:每个Agent响应决策阶段的疏散决策,移动到最优安全逃生出口。本发明通过仿真模拟预测得出老年人和护理人员的疏散时间、路径,为养老院应急疏散预案、老年人群逃生管理和养老院建筑布局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相应策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