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载刀型天线罩及其精确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21031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265797.1

    申请日:2017-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载刀型天线罩及其精确制造方法。它由内表面层、功能层、底平面层、止口层和外表面层组合构成,内表面层、底平面层、止口层和外表面层由不同规格的高强玻纤预浸料构成,功能层采用高强玻纤预浸料、金属阵子、nomex蜂窝等不同材料构成,以满足宽频、高透波、隐身等多种不同的功能,将各铺层按照内表面层、止口层、功能层、底平面层和外表面层等顺序依次铺放在芯模上,然后装配外模,并密封真空袋,通过真空系统和烘箱实现加热固化成型为一个整体,设置分层方法和铺覆顺序,可实现高速下料和不同分层的精确预制,采用金属外模和硅橡胶芯模组合的方法,保证了机载刀型天线罩的尺寸精度,同时降低了工艺成本。

    一种高透波轻质蜂窝夹层防弹天线罩

    公开(公告)号:CN209981468U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21263246.2

    申请日:2019-08-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透波轻质蜂窝夹层防弹天线罩,包括天线罩主体,其所述的天线罩主体为内凹的罩体,天线罩主体的内芯为用于起到支撑作用的蜂窝层,位于蜂窝层外形状相匹配的具有用于防弹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层;天线罩主体为筒状,天线罩主体包括作为边面的边面部和作为底面的底面部,所述的边面部呈中部隆起两端收缩的弧形,所述的底面部为平面状,底面部与边面部通过弧形折弯连接,底面部与边面部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小于120°,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作为原材料制备防弹天线罩,具有较高的透波性能、防弹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天线罩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938810U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20479833.4

    申请日:2018-04-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线罩,属于天线设施技术领域。本新型包括天线罩主体和加热电路,天线罩主体上设有加热层,加热层包括透明的基层以及金属图案层,金属图案层连接在加热电路中,加热电路包括电源以及用于控制金属图案层发热量的电路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自发热的方式实现自主除雪,极大地节省了人工,简化了除雪工作的难度,除雪过程更加安全可靠,是对现有技术的一种重要改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可宽角扫描的低剖面透镜天线

    公开(公告)号:CN205609758U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20307063.6

    申请日:2016-04-13

    Abstract: 本新型涉及一种可宽角扫描的低剖面透镜天线,包括透镜和位于透镜焦面上的馈源,并通过对馈源进行机械控制实现波束扫描和跟踪;透镜具有汇聚电磁波功能,其外形可以是平板或曲面,实现与载体平台共形设计;透镜的等效介电常数分布特点为沿横向和纵向从中心向边缘减小;通过改变超材料单元的结构或尺寸实现对等效介电常数的调控,采用多层超材料面板堆叠方式实现低成本透镜的组装制备。本新型具有宽带、高增益、低剖面、易共形等特点,特别适用于通信测控等领域中要求高增益共形的机载或弹载平台。

    一种提高反射面天线副面功率容量的天线罩

    公开(公告)号:CN215600559U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21783583.1

    申请日:2021-08-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反射面天线副面功率容量的天线罩,涉及高功率微波技术领域。该副反射面天线罩主体为刚性曲面壳体结构,包括外层整罩蒙皮、介质加强筋以及包裹介质加强筋的内层翻边蒙皮,罩体通过过渡板与天线副反射面螺接。天线罩外形曲线采用优化算法设计,罩体内充满SF6气体或其他惰性气体。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抑制双反射面天线副反射面附近的高功率微波大气击穿,提高双反射面天线的副面功率容量,同时具有插入损耗低,环境适应性好,对双反射面天线系统的辐射性能影响小的特点。

    面向异常感知的服务迁移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631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00696.2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面向异常感知的服务迁移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服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获取不同时间步下目标服务的相关数据,相关数据包括目标服务所在物理网络中的多个网络节点各自的性能数据、不同网络节点之间的物理链路的性能数据、目标服务所属的目标服务组合的运行数据和日志数据;将不同时间步下目标服务的相关数据,输入至预设的Informer模型中,得到目标服务的检测结果;在检测结果为异常服务的情况下,基于多个网络节点各自的环境状态生成目标服务对应的服务迁移策略,并基于服务迁移策略对目标服务执行迁移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目标服务异常失效后才进行迁移导致服务迁移的时效性较差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服务迁移的时效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