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6885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811377522.8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密货币交易的便携式安全装置,其中,包括:生物特征传感器,用于感知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鉴别用户身份;外部通信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的计算机;微处理器模块,用于使用生物特征验证用户身份,对加密货币交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进行数字签名以及验证数字签名;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生物特征信息和加密货币交易中需要的密钥;密码运算模块,用于进行加密货币交易中需要的密码运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用户身份与密钥的关联,将密钥存储在安全可靠的便携式装置上,能够实现用户对密钥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919876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994446.5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IPC: G06K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协议RFID读写器的自适应协议切换方法,其中,包括:分别确定采用两种协议的RFID标签的数量,以及两种协议的RFID标签的总量;计算两种协议的RFID标签数量的占该总量的百分比;选择一协议,读写器每次识读生成0-1之间的数字,如果该数字小于被选择的该协议的百分比,则通过被选择的该协议识读,如果数字大于被选择的该协议的百分比,则通过另一协议识读。本发明通过统计符合不同协议的标签出现的概率来管理协议切换,通过生成随机数与符合某个协议的标签出现的概率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来决定是否进行协议切换。同时为了避免概率为0或1导致无法切换协议,规定若连续多次识读不到符合相应协议的标签才能切换协议。
-
公开(公告)号:CN103810450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210451847.2
申请日:2012-11-12
Applicant: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射频识别的精确区域定位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1,在射频识别定位系统中建立应用场景的二维平面模型;步骤2,将二维平面模型用网格表示,并预先为网格中的每个点分配一个表示其所在区域的灰度值;步骤3,从射频识别定位系统获取目标对象的坐标后,将坐标换算到网格点上,根据网格上相应点的灰度值得到目标对象所在的初步位置;步骤4,利用初步位置和目标对象前一时刻的最终位置,计算目标对象在此时刻所在的最终区域、最终网格坐标和最终场景坐标。本发明克服了直接将坐标换算为所在区域或房间而引起的缺陷,避免出现目标对象“穿墙而过”的情况,能得到目标对象所在区域的精确信息;且运算速度快,占用资源少,实施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3793959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210428078.4
申请日:2012-10-31
Applicant: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IPC: G07C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红外传感器判断物体出入库的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步骤1,在库门两侧分别安装多个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一一对应构成多个红外传感器,第一个传感器在库门最里面,第n个传感器在库门最外面;步骤2,获取某物体出入库时遮挡所述红外传感器的遮挡信号,形成一个遮挡序列,处理装置内预先储存目标物体正常出库的第一遮挡序列和正常入库的第二遮挡序列;步骤3,分析遮挡序列包含第一遮挡序列中遮挡信号的数量,计算出库信号计数F;步骤4,分析遮挡序列包含第二遮挡序列中遮挡信号的数量,计算入库信号计数B;步骤5,根据F和B判断物体出入库的方向和干扰信号。本发明能有效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并改善判断出入库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914716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007053.1
申请日:2013-01-08
Applicant: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IPC: G06K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定位的异常事件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1,在需要监测异常事件的区域安装射频识别定位装置,包括安装射频读写器,并在需要定位的对象上安装射频标签;步骤2,用户向异常事件监测装置指定需要监测的异常事件和间隔时间;步骤3,异常事件监测装置每间隔指定时间,就从所述射频识别定位装置获取射频标签信息;步骤4,每获取一次射频标签信息,所述异常事件监测装置将获得的射频标签信息与用户指定的异常事件进行一次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向用户报告发生了指定的异常事件;步骤5,用户不需要监测异常事件时,从异常事件监测装置取消所指定的异常事件。本发明能及时监测多个用户指定多种异常事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9173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16458.3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 北京航天爱威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K7/10 , G06K17/00 , G06K19/0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PUF进行RFID标签分组的方法,属于射频识别领域。本发明当标签数量大于分组阈值,则对标签分组,若标签数量小于等于分组阈值,则直接调用DFSA算法盘点。读写器向其范围内的标签发送指令M,标签以随机数作为PUF的激励生成响应,取响应中的M位作为标签被分配的组号,存入标签的组号寄存器内,实现每张标签分配组号。读写器依次选择一组标签开始盘点。考虑到分配后的标签数量依然有可能大于分组阈值N,则读写器估计本组标签数量后,根据情况继续分组或者直接盘点,直到读写器完成一个组内所有标签的盘点。本发明有效提升高频RFID系统的吞吐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91679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16448.X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 北京航天爱威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 , G06N20/20 , G06N5/01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无线电信号分类方法,属于无线电信号智能处理领域。本发明生成样本的直方图数据集,假设有M个样本,每个样本是一个N维向量,将每个样本生成一组直方图,每个样本的直方图为n维向量,其中n为区间数,直方图数据集为M×n的矩阵;根据无线电信号样本的统计特性计算随机森林决策树的棵数T;确定随机森林的深度;离线训练随机森林,并基于训练好的随机森林集成学习模型,实现无线电信号的在线分类。本发明结构简单,需要的资源少,特别适用于资源较少的边缘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884038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48888.8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 北京航天爱威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图像中角点及其夹边的方法,属于计算机视觉或机器视觉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计算候选角点各条径向线段的平均梯度:计算图像中候选角点向四周延伸的各条径向线段上点的平均梯度;选择候选角点的两条夹边:根据候选角点的各条径向线段的平均梯度,选择两条径向线段作为候选角点的夹边;选择一个区域中的实际角点:候选角点与其附近的其他候选角点比较,进行非极大值抑制,保留夹边候选梯度较大的候选角点,删除夹边候选梯度较小的候选角点。本发明的计算图像中角点及其夹边的方法,采用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结合,计算简单,在计算角点位置的同时,能计算角点的两条夹边。
-
公开(公告)号:CN11874730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886436.9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 北京航天爱威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 , G06F18/2131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电信号分类神经网络的设计方法,属于无线电信号智能处理领域。本发明根据无线电信号的类别确定输出层节点数目,输出层节点的数目等于无线电类别的数目;根据无线电信号样本的傅里叶变换特征确定隐层节点数目,隐层节点的数目等于无线电信号样本傅里叶变换后的能量集中度的平均值;根据无线电信号样本的维数确定输入层节点数目。本发明的无线电信号分类神经网络的设计方法,利用无线电信号的特性设计神经网络的节点数目,不需要多次试验各种隐层节点的数目,减少了设计时间,并能快速设计出适合边缘计算的无线电信号分类神经网络,在无线电信号分类等复数时间序列数据分类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4653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49228.1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 北京航天爱威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9/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因素物联网认证方法,属于物联网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在物联网设备和物联网节点上创建文件系统,存储密钥、数据、PUF挑战‑响应对;物联网设备和物联网节点相互存储对方的PUF挑战‑响应对;物联网设备利用密码学和PUF认证物联网节点的真伪;物联网节点利用密码学和PUF认证物联网设备的真伪。本发明提出的利用密码学和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的双因素物联网认证方法,能够有效防止物联网设备和物联网节点的假冒,增强了物联网系统的安全,能促进物联网的广泛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