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51636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0352249.9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燕山大学 , 广西北部湾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炼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夹杂物熔点控制降低不锈钢点腐蚀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硅锰脱氧剂进行脱氧,采用低铝低钙的合金辅料,同时加入低碱度精炼渣精,并对精炼渣进行改性以增加夹杂物中的氧化锰含量且降低熔点,最后进行热处理温度,并进行热轧,在热轧过程中提高夹杂物的液相率,避免轧制过程中夹杂物和钢基体之间间隙的产生,从而防止夹杂物引起不锈钢点腐蚀行为。本发明可以显著改善夹杂物诱发不锈钢点腐蚀行为,降低夹杂物引起的点腐蚀缺陷率,提升不锈钢使用寿命,提升不锈钢的耐点腐蚀性能,为高级别的耐腐蚀不锈钢开发提供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315163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52271.3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燕山大学 , 广西北部湾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领域,涉及一种含铬钢表面抛光夹杂物凹坑缺陷的控制方法,在含铬钢精炼过程中,降低通过硅锰对钢液进行脱氧,控制合金和辅料中的铝和钙含量,使用铝含量和钙含量都低于0.05%的低铝低钙铁合金和辅料,将钢中铝含量控制在0.001%以下,钢中钙含量控制在0.0003%以下;使用碱度为1.5‑1.7的精炼渣;将钢中的硅含量控制到0.4%以下,再先弱冷后强冷,增强铬、硅和锰元素在钢基体与夹杂物周围的扩散传质,通过热处理后,促进产品表面锯齿形尖晶石夹杂物的生成,从而避免夹杂物引起的表面抛光凹坑缺陷。使得不锈钢表面等级达到BA等级,表面光泽度极好,有很高的反射率,如同镜面的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315163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52249.9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燕山大学 , 广西北部湾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炼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夹杂物熔点控制降低不锈钢点腐蚀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硅锰脱氧剂进行脱氧,采用低铝低钙的合金辅料,同时加入低碱度精炼渣精,并对精炼渣进行改性以增加夹杂物中的氧化锰含量且降低熔点,最后进行热处理温度,并进行热轧,在热轧过程中提高夹杂物的液相率,避免轧制过程中夹杂物和钢基体之间间隙的产生,从而防止夹杂物引起不锈钢点腐蚀行为。本发明可以显著改善夹杂物诱发不锈钢点腐蚀行为,降低夹杂物引起的点腐蚀缺陷率,提升不锈钢使用寿命,提升不锈钢的耐点腐蚀性能,为高级别的耐腐蚀不锈钢开发提供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2538552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313616.6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江苏集萃冶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死铁层深度确定方法,属于高炉炼铁技术领域。方法如下:选定高炉,确定块状带与软熔带总体积ΔV;计算块状带与软熔带的总重力G1;计算煤气对死料柱浮力Fg;计算炉壁摩擦力Fb;建立渣层厚度hs和炉缸渣层对死料柱浮力Fs的关系式;建立铁水高度hi和铁层对死料柱浮力Fi的关系式;建立铁水高度hi和滴落带与死料柱的焦炭总重力G2的关系式;建立G1、G2、Fg、Fs、Fb和铁Fi的关系式,导出铁水高度hi计算式;建立高炉排进渣铁的条件下死铁层深度h死计算模型,确定死铁层深度。本发明能够根据不同立级高炉的设计参数、工作条件,来确定适宜的死铁层深度,解决了现有的高炉死铁层深度仅能根据经验确定、无法有效适配对应高炉条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34852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13678.7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江苏集萃冶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送风制度合理性的评价方法,其利用量化指标体现实时送风制度的效果,以当时的高炉生产状态作为评价标准,建立数据库通过一段时间的大数据分析得出量化指标的最优值,进而得到高炉送风制度的合理性的评价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02873422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10398254.4
申请日:2012-10-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及铝合金与铜的扩散钎焊工艺,属于异种材料连接领域。该工艺选用Al-Si-Cu三元合金粉(Si含量为5%~7%,Cu含量为28%~30%,余量Al,均是质量百分数)作为连接材料,在一定真空度和一定压力下,在525℃~555℃保温10~60分钟,能够实现铝及铝合金与铜的连接。该方法利用Cu、Si原子在铝/氧化膜界面扩散形成液相,去除铝表面的氧化膜,从而实现冶金结合,接头致密,可靠性高,适用于纯铝及其合金与铜的大面积接合以及复杂结构件的焊接。
-
公开(公告)号:CN103134546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10546049.8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63部队 , 北京科技大学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特种车辆指针式仪表的半自动校验方法,该方法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包括多个步骤,其中一些步骤是自动执行,另外一些步骤人工执行。本发明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它符合特种车仪表的特点,能快速校验和识别大量不同类型的特种车指针式仪表,并且有比全自动识别有高得多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794562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307098.6
申请日:2012-08-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3K20/1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适用于铝合金和铜合金连接的反应搅拌摩擦焊接方法,在搅拌摩擦焊接中生成低熔点的Al2Cu共晶化合物,随着焊接过程中待焊接头温度场的变化,Al2Cu等金属间化合物熔化而在待焊接头局部区域形成液相,并在搅拌头的作用下被打碎而均匀的分散在待焊接头各区域,液相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且由于毛细管效应填充待焊接头间隙,减小待焊接头材料偏析、孔洞等缺陷,从而改善了接头的力学性能。同时,由于金属间化合物形均匀分散在接头中,接头使用性能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794561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306771.4
申请日:2012-08-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3K20/12 , B23K20/16 , B23K20/26 , B23K20/227 , B23K33/00 , B23K1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铝合金和不锈钢连接的反应搅拌摩擦焊接方法,在不锈钢母材的焊接面上形成Ni-Cu镀层后,在搅拌摩擦作用下,在层界面处形成了金属键或较强的化合键,使各层介质之间有较强的结合力,提高了连接面的强度;同时,通过阻隔延迟效应限制了铝合金和/锈钢异种材料间Al13Fe4、AlFe、AlFe3等脆性化合物的生成量,从而提高了连接面塑性;另外,采用搅拌摩擦反应焊接方式,不需要母材的熔化,不存在熔化缺陷、焊接热裂倾向和组织热影响区,连接接头质量及其稳定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307400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116153.7
申请日:2008-07-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镍钛记忆合金海绵及其混盐压坯高温合成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本发明综合利用了粉末冶金和浸透工艺,通过将一定颗粒大小的镍粉与钛粉混合均匀后,再将混合粉与一定颗粒大小的氯化钠粉末混合,然后压坯,按常规粉末冶金方法高温合成镍钛合金。将得到的样品在水中浸泡清洗,脱盐后即获得海绵状的镍钛合金。与目前的多孔镍钛合金相比,镍钛合金海绵的优点在于:(1)孔隙率高;(2)孔隙结构可控性好,调整范围大;(3)孔隙表面开口率高,内部连通;(3)制备工艺简单,流程短。本发明的镍钛合金海绵可以用于各类运载工具的撞击防护、一般工程的减震防护,还可以用于制造过滤件、医疗器件等,应用领域广,发展前景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