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纳米片膜材、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722962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610665824.X

    申请日:2016-08-12

    Inventor: 钟海政 刘立格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钙钛矿纳米片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反应前驱体溶液,所述反应前驱体溶液包括甲胺卤盐溶液和无机金属卤化物溶液,其中,所述甲胺卤盐溶液的摩尔浓度在0.5mol/L至其饱和浓度之间;分别将甲胺卤盐溶液和无机金属卤化物溶液添加至乳液溶剂中,获得前驱体乳液,在所述前驱体乳液中,所述无机金属卤化物与所述甲胺卤盐的摩尔比为1:(0.6‑0.8);破乳获得钙钛矿量子点材料;控制所述钙钛矿量子点材料自组装,以获得所述钙钛矿纳米片发光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钙钛矿纳米片发光材料、一种钙钛矿纳米片膜材、一种背光源和一种显示装置。利用所述钙钛矿纳米片发光材料制成的背光源可以发出具有颜色的偏振光,从而可以简化显示装置的结构。

    一种量子点发光薄膜增强紫外成像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06549076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962449.5

    申请日:2016-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9 H01L3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子点发光薄膜增强紫外成像探测器,包括光敏区表面为像元级网格化结构的硅基面阵器件、量子点发光薄膜和微纳光学结构;微纳光学结构用于反射可见光、增透紫外辐射;量子点发光薄膜用于进行紫外至可见光的转换;量子点发光薄膜为量子点材料或者量子点复合材料;像元级网格化结构的硅基面阵器件用于探测量子点发光薄膜发射的可见光;量子点发光薄膜和硅基面阵器件二者通过微纳光学结构进行像素级耦合和光谱匹配。该探测器具有响应波段可调控、灵敏度较高、响应快速、面阵大、成本低、图像清晰度高的优点。

    一种量子点增强复合光转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7242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177724.3

    申请日:2014-04-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量子点增强复合光转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电功能高分子技术材料领域。本发明制备一种柔性、透明、发光强度和颜色可调的薄膜材料,由纳米纤维素、增塑剂和水溶性量子点组成,其中的多醇作为纳米纤维素的增塑剂,调节薄膜柔韧性;其中的水溶性量子点可占复合材料质量的0.1~50wt%,其形态为透明、柔韧、发光颜色可调节、厚度可调控、面积可裁剪的薄膜。根据应用需要,薄膜材料的厚度和面积可以按比例放大。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量子点增强复合光转换膜,复合材料掺杂量高、透明性高、柔韧、可裁剪可弯曲,发光颜色和发光强度可随加入量子点的种类、尺寸和组成配比进行调节,丙三醇的加入可进一步优化膜材料的柔韧性。

    一种将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用于温度探测

    公开(公告)号:CN104019922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177828.4

    申请日:2014-04-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用于温度探测,属于材料应用技术领域。该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的结构式为:A2BX4,其中,A为直链烷基铵卤盐或带有荧光发色团的铵卤盐,B为金属Ge、Sn、Pb或Cu中的任何一种;X为氯、溴或碘中的任何一种。本发明提出了将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用于温度探测的新用途,用本发明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的单晶、薄膜、悬浮液和固体粉末都可用于温度探测,而且响应灵敏,分辨率高。即可作为荧光探针定量测试温度使用,也可做简易探针,无需借助紫外光激发,在日光灯下观察颜色变化,可在无需显示精确温度,只需显示温度变化情况下,做成简易温度探针,定性测试温度。

    一种量子点掺杂的凝胶、其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554925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467595.7

    申请日:2013-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量子点掺杂的凝胶、其制备及应用,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该凝胶为分散有CdTe、CdTe/CdS、CdZnTe、CdZnTe/CdS、ZnSe、ZnSe/ZnS、CdSe、CdSe/CdS、CdSe/ZnS、ZnCdSe、CdSe/CdS/ZnS或CdTe/CdS/ZnS或多种的量子点聚合物;聚合物为琼脂、明胶、壳聚糖、聚乙烯醇、聚乙二醇、卡拉胶、透明质酸或聚丙烯酰胺或多种。将聚合物加入量子点水溶液,量子点0.1~10wt%,聚合物1~25wt%;0~40℃保护气下搅拌聚合物溶胀,50~100℃溶解;再在0~40℃形成该凝胶。该凝胶可作为显示材料应用于三维全息显示中。

    一种纳米晶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33124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59596.3

    申请日:2011-0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晶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纳米晶荧光粉为Cu-In-Znx-E/ZnS,E=S或Se,x≥0;制备方法:将铜盐、铟盐、烷基硫醇和十八烯隔绝氧气混合加热后加入长烷基有机酸,隔绝氧气加热得反应源;将锌盐、长烷基有机胺和十八烯隔绝氧气混合加热得锌源,E=S时,将锌源加入反应源加热得胶体溶液1;当E=Se时:将硒粉溶解得硒源加入反应源,加热得胶体溶液2,再加锌源加热得到胶体溶液3;将胶体溶液1或3清洗后真空干燥得所述纳米晶荧光粉。所述纳米晶荧光粉无稀土元素,发光波长可调、可均匀分散于有机溶剂中且应用广泛;所述制备方法产率高、成本低、环保、易操作并可大规模生产。

    一种电致变色横向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98709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86484.9

    申请日:2025-0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致变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致变色横向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电致变色横向器件包括下基底、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电解质、第一与第二导电电极及挡墙。下基底设有导电层,其上方设置电致变色层。导电层两侧分别设第一、第二导电电极,二者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保持预设距离,且高度大于导电层和电致变色层的高度。导电层的另外两侧设挡墙,挡墙与电极紧密相连,共同围成框体结构,防止电解质扩散。电解质填充于第一、第二导电电极与导电层间,覆盖电致变色层并与导电电极接触,且三者互不相溶。电解质填充于下基底等形成的空间内,且与电致变色层不相溶。此结构可提高电致变色横向器件的响应速度,同时降低功耗。

    包含参比电极的电致变色器件结构和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7055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41486.2

    申请日:2024-10-1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包含参比电极的电致变色器件结构和制备方法,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参比电极以及由下至上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基底层、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储存层和第二导电基底层,参比电极设置在电解质层中靠近电致变色层的一侧或靠近离子储存层的一侧,参比电极与电解质层接触且不参与电致变色反应,用于提供电位参考,引入两个参比电极时,其中一个能够作为第三电极与第一导电基底层组成电压回路,另一个则与其他三个电极中的任意一个组成电压回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监测电致变色器件中电致变色层和离子存储层的电压及电流变化,实现原位电致变色光谱研究,基于电位参考精确控制电致变色层的电位,提高器件的电化学与光谱重复性。

    一种用于地表迎日观测的装置及其观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9044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1810623044.8

    申请日:2018-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表迎日观测的装置及其观测方法,旨在提供一种消除太阳辐射干扰的、用于地表迎日观测目标的装置及其观测方法。其中的装置包括日盲紫外成像仪,石英紫外线灯,灯罩及连接柱;所述灯罩的内表面为球面反射面;所灯罩外表面顶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与石英紫外线灯电连接的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电连接一电源插头;所述日盲紫外成像仪设置于灯罩的外壁上,且日盲紫外成像仪的镜头前端与灯罩的直径大端保持平齐;所述球状石英紫外线灯通过连接柱安装于凹面罩体顶点处的内侧,且位于灯罩的焦点处。本发明可有效消除地表迎日观测时的太阳辐射干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