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32363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323724.9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系统的自加热方法,适用于电动汽车,其基于一种高效、可靠且无需增加额外供电装置的具有自加热功能的电源系统,自加热控制方法利用电机电感和电机控制器桥臂,实现自加热,无需增设器件且成本低,通过调节自加热交流电幅值和交流电频率,实现高效调整自加热过程的充放电电量或发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459844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1023898.5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Y02T10/7077 , B60L11/18 , B60L11/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多模式能量管理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整车控制器根据驾驶员输入的对车辆动力性能的期望、车载地理信息设备提供的车辆位置和路况信息,以及车辆当前的状态信息,对车辆应该工作在何种模式进行自动判断和切换,并根据所选择的控制模式对増程器和动力电池之间的功率分配进行管理,所述功率分配管理基于庞特里亚金极小值原理的功率分配策略,实现最佳的功率分配。本方法提高增程式电动汽车的驾驶体验,满足不同路况的车辆动力性的能量管理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510947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71790.3
申请日:2015-09-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10/08 , B60W10/18 , B60W30/18 , B60W2710/083 , B60W2710/18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车辆的转矩分配的方法,通过对轮毂电机和机械制动器的输出转矩进行分配,实现车辆操纵稳定性所需的整车目标控制力和力矩。所述转矩分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一、采用最优控制分配方法,根据整车需求纵向合力,整车需求侧向合力以及整车需求横摆力矩,对电动轮纵向力建立最优控制分配方程;二、根据建立的电动轮纵向力最优控制分配方程,求解得到各电动轮纵向力最优解,结合电动轮输出转矩与电动轮纵向力的关系,得到电动轮输出转矩;三、根据轮毂电机转矩与机械制动器转矩的关系,得到轮毂电机输出转矩和制动器输出转矩。
-
公开(公告)号:CN10457825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42282.2
申请日:2014-12-0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22 , H02M3/33523 , H02P6/0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频三角变技术的电动汽车电机驱动DC/DC变换装置。为了解决现有电动汽车技术中电机驱动、高压电池充电,高压电池组对低压电池的DC/DC变换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电动汽车电机驱动DC/DC变换装置,该装置包括DC/DC变换装置、电机驱动逆变桥和220VAC充电接口电路。本发明可以实现高频条件下的三角变技术;可以使驱动电机具有低压电源12V输出功能,从而实现对车载设备的供电;可以实现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隔离充电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931716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210348096.1
申请日:2012-09-1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41 , Y02T10/7005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及车载220VAC充电一体化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电动汽车技术中电机驱动、车载高压电池组充电器分别为独立装置占用车载空间大、车载电器重量大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绕组驱动/隔离变压充电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包括两套驱动逆变桥、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充电转换开关电路和整流桥。本发明中的两套驱动逆变桥在车辆行驶时并联使用,同步驱动;在车辆停车进行220VAC供电条件下高压电池组充电。该装置包括的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在车辆行驶时作为主驱动电机工作,在车辆停车充电时作为隔离高频变压器使用。实现利用同一套装置使车辆行驶时电机驱动和停车隔离充电的两项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037472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317342.6
申请日:2014-07-0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10/637 , H01M10/625 , H01M10/635 , H01M10/65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组热管理装置。基于PTC电阻带加热的锂离子电池组热管理装置,其技术方案是,铝板(5)上设有若干开槽,铝板(5)与锂离子电池(4)最大表面积一侧贴合;PTC电阻带(3)嵌入铝板(5)并缠绕在锂离子电池(4)表面;温度采集单元(6)布置在单体锂离子电池(4)上采集温度,并将采集到的温度信息上报至电池从控单元(8);电池主控单元(9)接收电池从控单元(8)上报的温度信息,对配电单元(2)进行管理,或对电池从控单元(8)下达开启风扇(7)的控制信号;本发明加热功率调节方便、加热和散热集成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770653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14792.8
申请日:2014-01-1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Y02T10/7022 , Y02T10/72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具有快速充电-慢速充电功能的电机驱动-充电一体化装置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电动汽车技术中电机驱动、车载高压电池组充电器分别为独立装置从而占用车载空间大、车载电器重量大,同时还需配置地面充电装置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电机驱动及充电功能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包括永磁同步电机、电机驱动逆变桥、电容、整流电路和充电接口电路。本发明专利可以不再使用地面充电装置,实现对电池组的充电,有效降低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的生产成本,通过大规模推广使用,对推动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931716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348096.1
申请日:2012-09-1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41 , Y02T10/7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及车载220VAC充电一体化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电动汽车技术中电机驱动、车载高压电池组充电器分别为独立装置占用车载空间大、车载电器重量大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绕组驱动/隔离变压充电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包括两套驱动逆变桥、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充电转换开关电路和整流桥。本发明中的两套驱动逆变桥在车辆行驶时并联使用,同步驱动;在车辆停车进行220VAC供电条件下高压电池组充电。该装置包括的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在车辆行驶时作为主驱动电机工作,在车辆停车充电时作为隔离高频变压器使用。实现利用同一套装置使车辆行驶时电机驱动和停车隔离充电的两项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458309B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0810227402.X
申请日:2008-11-2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快速温升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包括高压断路器,用于断开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的之间的任意两相电路的连接;放电电阻,连接在电机的设有高压断路器的任意两相电路之间,用于消除电机的绕组残压;恒流直流源,设置在电机的设有高电压断路器的任意两相电路之间,以向电机绕组提供恒流电流;放电开关,用于接通放电电路;测量开关,设置在恒流直流源的电路中,用于接通恒流直流源与电机的任两相电路的回路。本发明基于直流恒流源法,实现毫欧级电机绕组内阻的自动化测量,分辨率能够达到0.1毫欧姆。操作安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2229315A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110104285.X
申请日:2011-07-1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栖车辆动力耦合装置,能够同时或者分别驱动车辆驱动轮和螺旋桨,从而实现两栖车辆的集成化动力系统构成。本发明采用锥齿轮2作为动力系统的输入端,锥齿轮6驱动两栖车辆的螺旋桨,实现车辆水上或者水下行驶,同时离合器7能够保证螺旋桨的动力中断与输出;锥齿轮3驱动两栖车辆的驱动轮,从而实现车辆的陆上行驶,离合器5能够保证驱动轮的动力中断与输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