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场快速标定黑体装置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0776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10421.1

    申请日:2023-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红外辐射定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场快速标定黑体装置。该装置包括黑体基部、多个黑体辐射部、方位云台、控制台部和供电部。黑体基部在周向上间隔设有多个安装口,在周向上的间隔距离相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每个黑体辐射部通过一个安装口嵌设在黑体基部,每个黑体辐射部后侧设有加热部和测温部,方位云台与黑体基部连接,带动黑体基部进行方位旋转。控制部分别与每个黑体辐射部的加热部和测温部连接以及方位云台连接。该外场快速标定黑体装置包括多个按设定位置分布的黑体辐射部,每个黑体辐射部均能够单独加热至设定温度,并与方位云台配合,通过转动快速切换。为红外热像仪标定提供基准辐射源,满足多温度点快速标定需求。

    一种超高温材料红外偏振特性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0111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10370.6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红外偏振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温材料红外偏振特性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加热模块、测温模块、成像测量模块和天顶弧轨道;加热模块用于从底部加热被测材料样品至预设温度;测温模块用于监测被测材料样品的顶部表面温度;成像测量模块设置在天顶弧轨道上,并能够沿天顶弧轨道移动,用于测量水平置于天顶弧轨道中心处的被测材料样品的顶部表面红外偏振特性;成像测量模块包括红外偏振成像测量仪和红外能量衰减单元,红外能量衰减单元用于调节红外偏振成像测量仪探测到的红外辐射强度。本发明可获得超高温条件下被测材料的多角度红外偏振特性数据。

    一种摆动偏振片式偏振成像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40920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725943.3

    申请日:2019-08-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偏振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摆动偏振片式偏振成像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镜头模块、偏振模块、探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偏振模块包括转动轴和设于转动轴的摆轮;摆轮设有至少三个偏振方向均不同的偏振片,各偏振片均沿转动轴的周向邻接设置,摆轮位于探测模块与镜头模块之间,每个偏振片均能够跟随转动轴转至测量位置;控制模块与偏振模块、探测模块电连接,用于生成摆动控制指令并发送至偏振模块,以控制转动轴的转动方式,实现摆轮往复摆动,以及生成采集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探测模块,实现测量目标场景在不同偏振方向下的辐射强度图像。本发明采集偏振图像快,输出偏振帧速高,适用于运动目标场景偏振信息的高精度快速测量。

    一种摆动偏振片式偏振成像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4092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25943.3

    申请日:2019-08-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偏振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摆动偏振片式偏振成像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镜头模块、偏振模块、探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偏振模块包括转动轴和设于转动轴的摆轮;摆轮设有至少三个偏振方向均不同的偏振片,各偏振片均沿转动轴的周向邻接设置,摆轮位于探测模块与镜头模块之间,每个偏振片均能够跟随转动轴转至测量位置;控制模块与偏振模块、探测模块电连接,用于生成摆动控制指令并发送至偏振模块,以控制转动轴的转动方式,实现摆轮往复摆动,以及生成采集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探测模块,实现测量目标场景在不同偏振方向下的辐射强度图像。本发明采集偏振图像快,输出偏振帧速高,适用于运动目标场景偏振信息的高精度快速测量。

    一种基于红外偏振成像的场景变化检测及毁伤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7488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91650.6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红外偏振成像的场景变化检测及毁伤评估方法,其中场景变化检测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场景变化前和变化后的红外强度、红外偏振度及偏振角图像;分别对变化前和变化后的红外强度、红外偏振度及偏振角图像进行特征配准;差分处理,得到红外强度、红外偏振度及偏振角对应的3种两时相差分图像;基于两时相差分图像,通过图像块提取和筛选处理得到候选变化点图像块;将候选变化点图像块输入至训练好的检测模型,得到变化检测结果;基于变化检测结果,通过区域填充和噪点滤除得到目标场景最终变化检测图像结果。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场景红外偏振特征,提高场景变化检测精度,为毁伤效能评估提供新技术途径。

    一种水下三维场景实时重建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3000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884405.5

    申请日:2023-07-18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水下图像采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下三维场景实时重建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密闭箱体;光路发射单元,设置于所述密闭箱体中,所述光路发射单元包括沿光路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激光光源、激光准直器、光束扩散器和第一光学透镜;光路接收单元,设置于所述密闭箱体中,所述光路接收单元包括沿光路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光学透镜、滤光片、分束器、单光子成像探测器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分束器和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之间还设置有可见光相机,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生成待测目标的水下三维场景图。本方案能够提高传统水下激光雷达在高浑浊等强散射环境中的探测距离与成像分辨率。

    目标可见光偏振特性建模仿真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1833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59011.0

    申请日:2022-0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目标可见光偏振特性建模仿真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采用面元分析法将目标的几何模型划分成若干个面元,并确定每一个面元所对应的入射角、探测角和相对方位角,结合大气辐射传输模型可计算出天空漫射光照射至目标表面的下行斯托克斯参量,将其作为大气偏振辐射传输特性,并基于目标材质表面的偏振特性计算模型,将大气偏振辐射传输特性与目标表面的偏振特性计算模型相耦合,从而实现了在野外环境下对目标可见光偏振特性的建模仿真,得到的仿真模型可以仿真目标在不同入射角、探测角及大气条件下的偏振特性,为偏振遥感领域提供技术支撑。

    烟幕云团偏振传输特性仿真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2273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60873.5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幕云团偏振传输特性仿真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将烟幕云团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所述烟幕云团包括至少一种辐射物质;确定每一个网格中所包含辐射物质的流场参数;确定所述烟幕云团中每一种辐射物质所对应烟幕粒子的散射特性参数;针对每一个网格,将该网格所对应的流场参数和每一种辐射物质所对应烟幕粒子的散射特性参数输入至蒙特卡洛偏振辐射传输仿真模型中,仿真得到所述烟幕云团的偏振传输特性。本方案,能够仿真得到所述烟幕云团的偏振传输特性,实现了将流体力学和偏振传输的结合,由于流体参数能够充分体现出网格中辐射物质的分布特性,从而使得仿真得到的烟幕云团的偏振传输特性更加准确。

    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及方法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9982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05238.6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及方法,应用于气体检测技术领域,该气体检测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单元、衰荡单元和激光接收单元;所述激光发射单元用于将激光发射到所述衰荡单元,所述衰荡单元用于将激光进行衰荡,所述激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衰荡单元发出的激光;所述衰荡单元包括壳体以及与所述壳体固定的第一腔镜、第二腔镜、第三腔镜、第四腔镜和第五腔镜,激光依次沿所述第一腔镜、所述第二腔镜、所述第三腔镜、所述第四腔镜和所述第五腔镜的顺序进行传输,所述第一腔镜与入射到所述第一腔镜的激光所在的直线存在夹角。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及方法,能够避免气体检测过程中产生光反馈现象。

    野外环境下典型目标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32341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0178761.9

    申请日:2019-0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外环境下典型目标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测量方法,包括在野外环境的不同观测几何条件下采用成像探测系统测量待测典型目标和标准板的自然光照射反射辐射强度;同时基于大气辐射传输模型计算野外环境的待测典型目标和标准板的天空漫射光反射辐射强度;再根据自然光照射反射辐射强度和天空漫射光反射辐射强度对应获得待测典型目标和标准板的太阳直射光反射辐射强度;再根据比较测量法计算获得待测典型目标的双向反射比,根据所述双向反射比与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之间的关系,获得待测典型目标的BRDF值。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天空漫射光对典型目标BRDF值测量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提高不同气候条件下典型目标的BRDF测量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