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6505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41155.5
申请日:2011-12-2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土壤剖面分析装置,其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中央处理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包括:照明设备,其用于为待测土壤剖面提供照明;图像采集设备,其用于对土壤剖面样本进行图像采集;以及图像数据传输接口,其用于将图像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包括:主控制器,其用于控制整个装置运行、人机交互以及数据处理;人机接口,其用于接收用户指令以及显示图像及处理结果;中央处理单元控制图像采集单元运行并接收其采集的图像数据。本装置可以在人工辅助下半自动运行,从而提高了土壤剖面分析的速度与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土壤剖面分析方法,由于采用了量化的分析方法,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公正客观,可信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360453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300416.1
申请日:2011-09-2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业科学造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护林水平配置方法,包括步骤:S1:确定决定植被类型配置的指标;S2:对所述指标的数值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其值域在[0,1]或[-1,1]之间;S3:将所述指标作为输入节点,植被类型作为输出节点,确定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层和输出层;S4:确定BP神经网络模型的网络结构;S5:根据所确定的网络结构,输入所述指标的归一化数值,输出植被类型的数值,确定防护林的水平配置。本发明以“近自然林业”为理论基础,以BP神经网络算法为工具,以林地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为源数据对防护林林种配置进行研究,能使防护林的林种符合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达到防护效果。
-
-
公开(公告)号:CN101339022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118221.3
申请日:2008-08-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C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地灾害及危险区制图方法,首先将外业工作图按规定内容与图例转绘到1∶10000左右的地形图上,形成山地灾害调查百米桩图,百米桩可以沿需调查的坡面或沟道设置;然后根据调查的结果,将外业用危险区图按规定内容与图例转绘到1∶2500左右的地形图上,形成山地灾害危险区图;之后将山地灾害调查百米桩图和山地灾害危险区图的有关信息按规定内容与图例转绘到1∶25000左右的地形图上,并进行山地灾害编号,形成山地灾害类型及危险区分布图。制图方法简单,能简单、准确地反应山地灾害危险区的分布,为人们进行山洪泥石流灾害等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728434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706310.0
申请日:2013-12-1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定森林枯落物对土壤硝化反硝化贡献率的方法,在森林中选取20m×20m的样地,在样地内,按S形取点方法,选取10个1m×1m的小单元,并将地表枯落物清理干净;然后,将大小为1m×1m×0.5m的尼龙网框固定在1m×1m的小单元上方,以保证小单元内没有枯落物的存在;最后,采用环刀取样,利用BaPS土壤氮循环监测系统测定1m×1m的小单元内土壤硝化、反硝化速率,同时测定临近1m×1m小单元的土壤硝化、反硝化速率,根据公式计算出森林枯落物对土壤硝化反硝化过程的贡献率。本发明对于林地清理中,扫除枯落物对土壤硝化反硝化过程的贡献率的确定,对于了解整个森林的枯落物层参与地球生物化学氮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283072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131329.8
申请日:2011-05-1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方法,涉及林业垂直配置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待配置区域的植被分布情况,对候选建群物种进行聚类分析;S2.根据步骤S1的聚类分析结果,确定所述区域的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本发明的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方法,由于根据该区域的植被分布情况对候选建群物种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在任一环境因子梯度上,候选物种被分为3-5个簇,并根据每个组群的分布特点,选定最佳分布物种,进而确定出该区域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能够合理的确定出该区域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552385B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910066943.3
申请日:2009-05-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铝镁合金接地体材料,是将石墨置于盐酸和硝酸混合溶液中浸泡酸洗两次,使其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水洗至pH值为中性后,脱水后高温膨化,使其膨胀自身体积50~70倍的石墨蠕虫;加入镁粉、铝粉、锰粉、锌粉,搅拌均匀;在5~8兆帕压力下使石墨蠕虫挤压成型,形成石墨蠕虫毛坯,高温焙烧而成。本发明在石墨中加入镁、铝、锰、锌金属离子,产品电阻值稳定,防腐性能好,为主接地系统提供阴极保护,有效降低接地电阻,延缓主接地网的腐蚀效率,适用于输电线路杆塔、气象站、生态监测站所在的高土壤电阻率区域(山区、沙石地等)的接地。
-
公开(公告)号:CN101433173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240191.3
申请日:2008-12-1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水源保护林造林初植密度的方法,通过调查相似立地条件、相同林树种已造林地幼林时期林龄和树冠投影面积的情况,掌握该立地该树种树冠投影面积随林龄而变化的规律,然后根据所要求的幼林年限计算出该年限的树冠投影面积,并根据该年限希望达到的郁闭度,确定该树种的造林初植密度,该方法能够合理的确定水源保护林主要造林树种合理初植密度,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经验性和任意性等问题。
-
-
公开(公告)号:CN101213925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810056510.5
申请日:2008-01-2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人工林营造和抚育的抗旱方法,其步骤包括:(1)建集流面;(2)建集流坑,还可包括建收集水系统的步骤。采用本发明用于人工林营造和抚育的抗旱方法,可以合理利用干旱、半干旱地区极为宝贵的降水资源,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最大限度的提高林木的生长量,为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保持水土、抗旱造林及人工林抚育提供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