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5174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48491.2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医疗数据加密系统,该系统包括客户端、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加密模块、存储模块、访问控制模块、解密模块和外部系统接口;客户端用于输入和获取多模态医疗数据;数据处理模块负责接收多模态医疗数据,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解析;数据加密模块用于对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医疗数据的隐私和安全;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加密后的医疗数据;访问控制模块用于管理对加密数据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解密和访问数据;解密模块用于对授权的用户进行数据解密,使授权的用户能够获取到原始的多模态医疗数据;外部系统接口用于与医疗数据加密系统以外的医疗信息系统进行交互和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17954067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348527.7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就诊分诊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优化模块和用户交互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自动解读和整理病历记录和患者描述,并将自动解读和整理得到的就诊患者的数据传输给所述的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用于采用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处理和分析就诊患者的数据,并从中提取有用信息以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分诊决策;优化模块用于通过持续学习和适应新的医疗情况和数据,不断优化分诊算法,通过不断地从新的医疗案例中学习,以提升分诊的准确性和适应新挑战的能力;用户交互模块用于通过用户界面将分诊决策的结果反馈给医生,医生通过用户交互模块能够操作所述的分诊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19983667U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21245415.6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一种具有激光辐照功能的冠状动脉介入指引导管,包括有冠状动脉介入指引导管和光纤,光纤固定在冠状动脉介入指引导管的内壁,光纤的头端与冠状动脉介入指引导管的头端平齐,光纤与激光发生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激光发生器可以产生特定波长的光辐照,以进行光生物调节疗法,当冠状动脉介入指引导管被导入冠状动脉并且球囊扩张后,光纤可以在血管内壁上发射激光,来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和血栓形成。本实用新型结合了PCI的传统优点和PBMT的生物调节效应,解决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可能发生的再狭窄和血栓形成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9700029U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21019385.7
申请日:2023-05-03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B17/135 , A61M37/00
Abstract: 一种具有药物理疗作用的气囊式桡动脉止血器,包括有气囊和连接在气囊两侧的束带,气囊位于桡动脉处,气囊通过导气管与单向阀连接,充气装置通过单向阀和导气管能向气囊充气,气囊的内表面具有药物涂层;束带位于尺动脉处的内侧覆设有第一药物贴片;束带位于手背部与皮肤接触的部位设有第二药物贴片。本实用新型可以改善血流供应和血液循环,减轻术后手掌水肿和缺血坏死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19661818U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21070013.7
申请日:2023-05-07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B17/135 , A61N1/36 , A61H39/00
Abstract: 一种具备经络电刺激理疗作用的气囊式桡动脉止血装置,包括有束带、固定板、气囊,气囊具有导管和单向阀,充气装置通过单向阀和导管能向气囊充气,固定板的两侧连接束带,气囊固定在固定板上,气囊的底面与皮肤接触,并位于桡动脉穿刺点处,固定板内部设置有电池电路组件,固定板内侧面、束带与皮肤的接触面设置有刺激电极,刺激电极与电池电路组件连接;固定板内侧面、束带与皮肤的接触面设置有电加热体;本实用新型对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同时,穴位理疗组件可对手腕部穴位进行电刺激,缓解压迫桡动脉穿刺点产生的疼痛,并促进尺动脉侧的血流代偿,在压迫止血的同时改善疼痛诱发的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以及促进局部微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222804320U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20415625.3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B17/135 , A61N5/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光疗功能的气囊式远端桡动脉止血装置,包括腕带,所述腕带的表面设置有气囊本体,所述气囊本体一侧的表面安装有单向阀,所述腕带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的数量为三个且均匀分布于腕带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腕带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红外光灸组件,所述红外光灸组件的内部包括有保护层、碳纤维加热片、远红外发热导线、隔热层。该具备光疗功能的气囊式远端桡动脉止血装置,可在发挥压迫止血的同时通过远红外理疗作用改善因局部压迫导致的肌肉痉挛、疼痛诱发的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以及促进局部微循环的辅助治疗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21411684U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22280549.8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络理疗贴片,该贴片包括保护层、绝缘层、电池、电刺激凸起、电阻、电导线和粘贴部,所述的电池、电阻和电导线夹设固定在所述的保护层和绝缘层之间,所述的保护层和绝缘层粘结在一起,所述的电刺激凸起固定设置在所述绝缘层的下表面上,所述电刺激凸起的上表面通过电导线分别与电阻和电池电连接;所述电刺激凸起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电绝缘离型纸;所述的粘贴部设置在所述绝缘层的下表面的边缘处。
-
公开(公告)号:CN219763459U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21231780.1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B17/135 , A61N5/06 , A61M35/00 , A61H39/00
Abstract: 具备改善微循环作用的气囊式桡动脉止血装置,包括有束带、柔性固定板、气囊,气囊具有导管和单向阀,充气装置通过单向阀和导管能向气囊充气,柔性固定板的两侧连接束带,气囊固定在柔性固定板上,气囊的底面与皮肤接触,并位于桡动脉穿刺点处,柔性固定板内部设置有电池电路组件,柔性固定板内侧面、束带与皮肤的接触面设置有穴位理疗发光器,穴位理疗发光器与电池电路组件连接。穴位理疗发光器为发光二极管。本实用新型对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同时,可通过发光二极管的红蓝光照射改善微循环,促进尺动脉侧的血流代偿,避免长时间压迫导致的淤血,缓解压迫桡动脉穿刺点产生的疼痛及远端肢体冰凉感,降低长时间压迫后导致的组织缺血坏死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19680700U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21019398.4
申请日:2023-05-03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一种具有药物理疗作用的旋钮式桡动脉止血器,包括有旋钮式压迫器1和连接在旋钮式压迫器两侧的束带,旋钮式压迫器位于桡动脉处,旋钮式压迫器的柔性压块的内表面具有药物涂层。束带位于尺动脉处的内侧覆设有第一药物贴片。束带位于手背部与皮肤接触的部位设有第二药物贴片。本实用新型可以改善血流供应和血液循环,减轻术后手掌水肿和缺血坏死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20385140U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21959106.5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热效应纳米颗粒涂层的药物球囊,包括有药物球囊、光热效应纳米颗粒、导丝指引导管和数条光纤,其中光热效应纳米颗粒附着在药物球囊的外表面,导丝指引导管纵向穿过药物球囊且药物球囊顶端与导丝指引导管固定为一体,数条光纤固定在导丝指引导管的外壁或内壁上,光纤的顶端在药物球囊的内部或外部,其中光热效应纳米颗粒附着在药物球囊的表面;将光热效应纳米颗粒精确地送达到动脉斑块处,光纤与导丝指引导管同步到达动脉斑块处,在动脉内辐照特定频段的光,促使光纤发光,照射在光热效应纳米颗粒上,使得光热效应纳米颗粒发热,进而提高药物球囊的药效以及速度,从而实现对斑块的精确消融,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