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17633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37423.9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储能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确定电力系统需求参数;电力系统需求参数为用于评估电力系统对储能主动支撑能力需求的工作参数;根据多个时刻下电力系统需求参数的测量值,建立需求参数时间序列;计算每个时刻的电力系统需求参数对每个时刻的下一时刻的电力系统需求参数的影响因子;根据需求参数时间序列和影响因子,计算未来时刻电力系统需求参数的预测值,对电力系统中总的储能荷电状态进行调整。本发明通过准确预测未来时刻电力系统对储能主动支撑能力需求量,对电力系统中总的储能荷电状态进行调整,可以保证电力系统在大规模的电力波动和瞬时需求时平滑稳定运行,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3285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0457560.9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分解协调鲁棒状态估计方法,方法步骤如下:第一步,IES量测模型的构建;第二步,IES分解协调状态估计模型的构建;第三步,IES分解协调状态估计算法,依次求解电、热和天然气子系统的分解协调SE,直至最终估计结果满足全局收敛条件为止,IES鲁棒估计过程才算结束,本发明优点是:在各子系统的SE中,根据其他两个子系统的估计结果,通过耦合元件的能量转换计算解耦节点的虚拟测量值,并加入到原始测量向量中反映子系统间的作用,依次求解电、热、气子系统的分解SE,直到估计结果满足全局收敛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791392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783157.1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48 , H02J3/24 , H02J3/14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暂态稳定分析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构建待研究电网系统电网仿真数字模型,其中电网系统包括预设比例新能源和特高压直流;根据环境因素和电网特性,确定电网系统的新能源出力范围以及特高压直流输电功率;基于电网仿真数字模型,根据电网系统的新能源出力范围以及特高压直流输电功率,确定电网系统不同电源配比的多种运行方式;分别计算电网系统不同电源配置的多种运行方式下的电网稳定指标,确定电网系统的多种运行方式的暂态稳定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46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28418.8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光火打捆外送比例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执行至少一次第一过程直至最小值收敛;将最后一次第一过程中得到的风力发电比例、光伏发电比例和火力发电比例,作为目标风力发电比例、目标光伏发电比例和目标火力发电比例;第一过程包括:基于碳排放代价的权重和平均度电代价的权重,将初始双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函数;确定在单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单目标函数的最小值对应的风力发电比例、光伏发电比例和火力发电比例,以及最小值;基于所述最小值对应的风力发电比例、光伏发电比例和火力发电比例,更新碳排放代价的权重和平均度电代价的权重。
-
公开(公告)号:CN11666028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38543.8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IPC: G01N21/952 , B25J5/02 , H02G1/02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设备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行走单元、连杆控制单元、导向杆、行走驱动装置、数据采集单元,其中通过行走单元、连杆控制单元与行走驱动装置配合,让整体装置能够沿着高空电缆线性移动,实现驱动过程,让数据采集单元处于不同位置对高空电缆进行数据采集,以判断电缆表面的受损数据,实现高空电缆的自动巡检。该发明能够在单根线缆上实现高空自动巡检,数据采集稳定可靠,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55229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29863.7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充电主体以及充电线缆,所述充电主体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充电线缆的容纳箱,所述容纳箱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装置,外部设置有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包括两个位于上方的第一限位组件以及一个位于下方的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位于两个第一限位组件之间,所述充电线缆穿过第二限位组件形成第一折弯形态,所述容纳箱内部设置有竖直设置的导向装置,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可沿着导向装置上下线性移动。该发明解决了大尺寸充电线缆的容纳限位问题,避免了充电线缆散乱任意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62454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045168.3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低碳效益评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风‑氢‑煤耦合系统的低碳效益评估方法,包括:S1、基于风‑氢‑煤耦合系统中的历史风电装机数据,构建风电技术扩散模型,预测规划水平年的风电装机容量;S2、利用步骤S1预测的规划水平年的风电装机容量,模拟得到风‑氢‑煤耦合系统的生产规模;S3、识别风‑氢‑煤耦合系统的生产规模下的碳排放源,核算CO2排放量,构建风‑氢‑煤耦合系统低碳效益评估模型,计算风‑氢‑煤耦合系统的净收益和低碳效益。本发明能够对风‑氢‑煤耦合系统的碳排放总量做出量化计算,深入挖掘了风‑氢‑煤耦合系统的低碳效益。本发明适用于风‑氢‑煤耦合系统低碳效益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882762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485907.2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构网型风电并网系统的频率优化控制方法。本发明考虑机组安全运行,分析风机源端运行特性和VSG功率控制回路的耦合关系,设计了基于扩张干扰观测器的风电虚拟同步控制策略,并对风机转速恢复策略进行优化,能够为构网型风机控制策略制定提供工程指导,能够提高构网型风电并网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9584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85916.1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40/253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仿真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PSD‑BPA潮流方式批量拓展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S1、获取初始BPA潮流数据dat文件;S2、用户自定义拓展语句;拓展语句包括控制语句和操作语句,控制语句用于控制生成新的dat文件,控制语句规定的潮流方式的名称即生成的新的dat文件的名称;操作语句用于对初始BPA潮流数据dat文件中的电力元件数据卡进行修改;S3、运行自定义拓展语句修改初始BPA潮流数据文件,生成新的dat文件。本发明省去了手动逐一修改原始dat文件的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适用于PSD‑BPA潮流方式批量拓展。
-
公开(公告)号:CN113270871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010096531.0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配电网N‑1安全评估的柔性互联装置容量配置优化方法,分别构建配电网的最小失电负荷和最小联络线开关动作次数目标函数;根据最小失电负荷目标函数确定N‑1安全评估预想事故集;确定配电网一般约束和配电网运行约束;求解最小失电负荷和最小联络线开关动作次数的目标函数;进一步确定优化后的柔性互联装置的换流器容量。本发明可计算得到不同支路故障后柔性直流装置换流器的优化功率,使得配电网的失电负荷和支路联络线开关动作次数尽可能的小,进而降低在发生N‑1故障后配电网的失电负荷,并提供无功支撑,减小配电网支路的无功传输,从而达到提高配电网运行可靠性和供电安全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