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62984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09334.0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 , G01R31/327 , G01M13/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断路器分合闸线圈性能评估方法、设备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多组待评估断路器分合闸线圈在分合闸动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信号实测值和冲击力实测值,以确保最终评估结果的准确性。由于冲击力实测值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所以本申请中基于振动信号和冲击力的相关函数以及各冲击力实测值,得到各振动信号预测值,最终根据振动信号实测值与振动信号预测值的对比结果,确定待评估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的性能评估结果。本申请中构建的振动信号和冲击力的相关函数,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评估模型,不需要进行模型训练的过程,且该相关函数可以广泛适用于各种不同断路器的性能评估中,实用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048964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80604.7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开关可靠性评估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辅助开关的机电性能参数的采集数据;提取机械振动信号的纹理特征,构成特征向量集;基于特征向量集生成训练样本特征;利用训练样本特征对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获得辅助开关可靠性分类的最优超平面,将最优超平面作为对待检测辅助开关进行可靠性评估的分类器;采集待测辅助开关机电性能参数的实时数据,提取实时数据的纹理特征输入至分类器,使分类器输出可靠性评估结果。本发明通过采集装置采集辅助开关的多维度参数数据,通过参数数据的特征向量训练可靠性评估的分类器,从而利用训练好的分类器对辅助开关进行可靠性评估,能够及时对辅助开关进行进行检查,避免安全隐患的存在。
-
公开(公告)号:CN11501835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09345.9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断路器接线端子故障评估方法、设备及系统,方法包括:断路器接线端子故障评估方法,包括:获取不同设定因素下待评估断路器接线端子的振动信号,将各设定因素下待评估断路器接线端子的振动信号送入预先训练的识别模型进行处理,获得各设定因素下待评估断路器接线端子的评估结果,根据各设定因素下待评估断路器接线端子的评估结果,确定待评估断路器接线端子的最终评估结果。本申请中可以准确的对断路器接线端子进行评估,进而通过断路器接线端子的评估结果反应断路器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2547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709356.7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断路器接线端子振动耐受能力评估方法及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环境数据和被测导线的导线参数,被测导线为待评估断路器接线端子所连接导线。根据当前环境数据和导线参数确定电机控制参数,将电机控制参数输入电机,使电机带动被测导线进行运动。最后获取待评估断路器接线端子的状态变化信息,根据状态变化信息对待评估断路器接线端子进行振动耐受能力评估。本申请中通过电机带动导线进行振动,以模拟导线在当前环境下的振动情况,通过获取的待评估断路器接线端子的状态变化信息来对待评估断路器接线端子进行振动耐受能力评估,相较于人工直接对断路器接线端子的振动耐受能力进行评估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9372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82585.5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1/359 , G01N21/01 , B01J19/18 ,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光技术的环氧材料降解检测装置和方法,基于红外光技术的环氧材料降解检测装置包括:反应釜、搅拌器、驱动器、加热器、温控开关、近红外光谱检测机构和计算机;搅拌器设置与反应釜内,驱动器、加热器及温控开关设置于反应釜外侧;搅拌器与驱动器电连接,驱动器、加热器、温控开关及近红外光谱检测机构均与计算机耦接。通过设置近红外光谱检测机构获取在线、实时、连续的环氧材料降解机制数据,不但可以直接获得环氧材料降解率、环氧材料降解产物等的相关环氧材料降解机制的实时数据,还提高了环氧降解反应检测结果的精确度以及可靠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