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02815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16817.5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具备第1水路、第2水路、泵、散热器、第3水路、在顺流连接与逆流连接之间进行切换的连接切换机构、第4水路、第5水路以及构成为将第5水路开放/截断的截止阀。散热器配设于如下位置,该位置是在逆流连接时所述散热器不对从第1水路的第2端部流入第2水路的第4端部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并且在顺流连接时所述散热器对从第1水路的第2端部以及第2水路的第4端部流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82163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709902.5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驱动系统(200)的冷却装置,在未要求内燃机冷却处理、要求了第1混合动力系统冷却处理、要求了第2混合动力系统冷却处理、且连结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控制连结装置65的工作,以使得经由第1连结水路(65a)及第2连结水路(65b)而连结内燃机循环水路(20)与混合动力系统循环水路(50),控制冷却水的流动,以使得利用由内燃机散热器(13)冷却后的冷却水来冷却第1混合动力系统构成要素(180)、且利用由混合动力系统散热器(43)冷却后的冷却水来冷却第2混合动力系统构成要素(120)。连结条件在未要求内燃机冷却处理、且经由第1连结水路从内燃机循环水路流入混合动力系统循环水路的冷却水能冷却第1混合动力系统构成要素时成立。
-
公开(公告)号:CN106194393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610307933.4
申请日:2016-05-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在从减少摩擦的观点考虑将冷却水的目标温度设定为比该冷却水的沸点靠低温侧且在沸点附近的温度的情况下,抑制产生局部的冷却水沸腾。阀开度从开度(a)向开度(d)的变更是由散热器出口水温的降低引起的,此时散热器通过流量会进入沸腾区域内。因此,在预测到该进入的情况下,将目标发动机出口水温从105℃强制地变更为100℃。这样,使阀开度从开度(a)向开度(f)变更。阀开度处于开度(f)时,散热器通过流量比处于开度(d)时多,另外,在阀开度从开度(a)向开度(f)的变更期间,散热器通过流量也不会进入沸腾区域内。因此,能够避免随着分支阀(18c)的开度变更而产生局部的冷却水沸腾。
-
公开(公告)号:CN10866177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285646.7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具有:将从缸盖水路(51)流出的冷却水不通过散热器(71)和热交换器(43)而向缸体水路(52)供给的第1循环水路、将通过了热交换器后的冷却水向缸盖水路供给的第2循环水路、以及将通过了热交换器后的冷却水向缸盖水路和缸体水路供给的第3循环水路。本装置在包括冷却水温比预定水温低的低温条件和要求冷却水向热交换器的供给的供给条件的第1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进行使冷却水经由第1循环水路和第2循环水路而循环的第1循环。本装置在包括冷却水温比暖机完成水温低且为预定水温以上的高温条件和上述供给条件的第2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进行使冷却水经由第3循环水路而循环的第2循环。本装置在允许内燃机运转以后、在第2条件成立后第1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进行第2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04956043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80071931.4
申请日:2013-01-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道川内亮
IPC: F02B2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23/0645 , F02B23/0621 , F02B23/0651 , F02B23/0669 , F02B23/0696 , F02F2001/241 , Y02T1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内燃机(1)为压燃式的内燃机。底壁面(311)具有屋脊形状,底壁面(712)具有与该屋脊形状一同隆起的形状。活塞(7)在挤气部(S)处具有锥形形状(TP)。锥形形状(TP)在空腔(71)的侧壁面上具有下端部(TPB),所述空腔(71)具有边缘部(711)。喷孔(611C)向区域(E3)喷射燃料,喷孔(611A)向区域(E1)喷射燃料。喷孔(611C)的喷射角(α3)被设定为,小于喷孔(611A)的喷射角(α1)。挤气部(S1)为与挤气部(S)之中邻接于区域(E3)的部分,挤气部(S2)为挤气部(S)之中邻接于区域(E1)的部分。与挤气部(S2)相比,挤气部(S1)的高度(Hs)被设定得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903558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80069738.7
申请日:2013-01-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道川内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23/02 , F02B23/0624 , F02B23/0648 , F02B23/0669 , F02B23/069 , F02B23/0696 , F02M61/1806 , Y02T10/125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1),其具备燃料喷射阀(6),所述燃料喷射阀(6)向生成涡流的燃烧室(E)中喷射燃料。向燃烧室(E)中涡流进行旋转的同时朝向上方流动的区域(E8)喷射燃料的喷孔(611H)的喷射方向被设定为,与基准方向相比靠下侧的方向。关于喷孔(611C)、喷孔(611D)以及喷孔(611G)的喷射方向也为同样设定。向燃烧室(E)中涡流进行旋转的同时朝向下方流动的区域(E6)喷射燃料的喷孔(611E)的喷射方向被设定为,与基准方向相比靠下侧的方向。关于喷孔(611A)、喷孔(611B)以及喷孔(611F)的喷射方向也为同样设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680317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880018203.6
申请日:2008-05-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M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0004 , F01M2005/023 , F01M2011/0037 , F01M2011/0045 , F01M2011/0087 , F16N3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盘构造,油盘构造(1)包括安装于发动机缸体下部的下部构造体(2)、和经由该下部构造体(2)设于发动机缸体下部的主油盘(3)。另外,还包括具有凹部(4)且设于主油盘(3)的内侧的副油盘(5)。副油盘(5)在主油盘(3)的内侧形成第一室(6)和位于其周围的第二室(7)。副油盘(5)被分割成上部体(5a)和下部体(5b)。上部体(5a)与下部构造体(2)一起通过注射成形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680317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80018203.6
申请日:2008-05-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M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0004 , F01M2005/023 , F01M2011/0037 , F01M2011/0045 , F01M2011/0087 , F16N3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盘构造,油盘构造(1)包括安装于发动机缸体下部的下部构造体(2)、和经由该下部构造体(2)设于发动机缸体下部的主油盘(3)。另外,还包括具有凹部(4)且设于主油盘(3)的内侧的副油盘(5)。副油盘(5)在主油盘(3)的内侧形成第一室(6)和位于其周围的第二室(7)。副油盘(5)被分割成上部体(5a)和下部体(5b)。上部体(5a)与下部构造体(2)一起通过注射成形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84013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80082654.6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热泵系统具有热泵循环(10)、加热部(30)、低温侧热介质回路(40)和控制部(70)。热泵循环具有压缩机(11)、冷凝器(12)、减压部(14b)和蒸发器(16)。加热部将在冷凝器被散热的高压制冷剂所具有的热作为热源来对向空调对象空间吹送的送风空气进行加热。低温侧热介质回路构成为供在蒸发器被制冷剂吸热的低温侧热介质循环,并具有热源装置(42、45、46)和热量调节部(41、44、47)。控制部控制压缩机的转速(Nc)、热源和热量调节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工作来调节低温侧热介质的温度(Tw1),以使得用于在加热部对送风空气进行加热的热移动量接近预先确定的目标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34293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041006.7
申请日:2024-01-10
IPC: B60H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载调温系统,抑制向车辆室内流入的空气的温度变化。车载调温系统具有:低温回路,具有冷却器且冷却水通过冷却器来循环;放热部,向流入车辆室内的空气放热;冷冻回路,供冷却介质循环且在冷却器从冷却水向冷却介质吸热并在放热部从冷却介质放热;比率调整装置,调整向车辆室内流入的空气中的通过放热部的空气的流量的比率即放热部通过比率;及控制装置,控制调整冷冻回路的移动热量的移动热量调整设备及比率调整装置。控制装置在预测到在冷却器内流动的冷却水的温度会下降基准值以上时,在冷却器内流动的冷却水的温度下降基准值以上前,以移动热量变多的方式控制移动热量调整设备且以放热部通过比率变低的方式控制比率调整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