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1665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94269.X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无功电压控制方法,包括:基于配电网的无功电压控制目标,构建控制优化模型;所述控制优化模型用于在约束条件下调整多个离散设备,以使配电网达到优化目标;基于所述控制优化模型,构建基于马尔科夫决策的交互训练框架;所述交互训练框架用于基于配电网的配置情况,确定智能控制策略;将当前状态信息输入动作生成模型,模型基于所述智能控制策略输出动作变量;将所述动作变量下发至所述多个离散设备;使得既能够在模型不完备的条件下通过在线学习改进优化策略,又能在接入多离散设备的条件下实现高效、可靠的在线学习,进而支持配电网自学习无功优化方法持续在线运行,大幅提高配电网的电压质量,降低运行网损。
-
公开(公告)号:CN11631655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71655.7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应现货市场的储能集群聚合方法和装置。本方法首先建立储能集群聚合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建立现货市场条件下,储能集群聚合优化模型的约束: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成的优化模型线性化,得到混合整数线性随机规划模型:使用分支定界法求解该模型,得到储能集群分段功率‑报价曲线,即为储能集群的聚合结果。本发明考虑了现货市场出清价格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带来的影响,在满足储能站运行安全约束的同时,实现最小化供能成本的数学期望值,有效应对现货市场的随机性和波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81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660208.7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F18/24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热耦合虚拟电厂聚合等值方法及装置。本方法首先训练一个支持向量机,得到电热耦合虚拟电厂中供热部分的等值模型;建立电热耦合虚拟电厂聚合等值的计算模型;最后求解上述电热耦合虚拟电厂聚合等值的计算模型,实现电热耦合虚拟电厂聚合等值。本发明方法首先以数据驱动方法获取供热部分的线性等值约束,再将供热系统线性等值约束加入电热耦合虚拟电厂聚合模型中,得到虚拟电厂聚合等值模型,最终实现模型数据融合驱动的电热耦合虚拟电厂聚合等值。因此本发明方法克服了已有技术中模型驱动方法难以精确获取参数导致的聚合结果不精确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95295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010625602.1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网调度控制的电压敏感负荷调节范围计算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建立了电压敏感负荷调节范围计算的约束条件,通过求解电压敏感负荷调节量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和电压敏感负荷调节范围计算的约束条件构成的优化问题,以及求解电压敏感负荷调节量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和电压敏感负荷调节范围计算的约束条件构成的优化问题,获得电压敏感负荷调节量的调节范围。由于本发明方法中考虑了电压稳定指标约束方程,能够在满足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条件的前提下获得电压敏感负荷的最大调节范围,增加电力系统中的可调节能力,有效应对电力系统中不确定性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1623165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511416.9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浙江大学
Inventor: 黄晓尧 , 吴至复 , 孙宏斌 , 戴铁潮 , 徐昱 , 黄红兵 , 郭庆来 , 黄宇腾 , 杨强 , 张旭东 , 张建松 , 沈思琪 , 葛怀畅 , 王彬 , 潘昭光 , 俞天奇 , 董伟 , 刘艺娴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配电网全局碳流分布式确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分布式输配电网中的电力属性数据确定全网功率分布;基于全网功率分布,进行潮流追踪,确定对应的基础矩阵及基础向量,构建逆流追踪矩阵;基于基础矩阵、基础向量及逆流追踪矩阵,对发输电主系统进行潮流追踪,计算得到发输电主系统中各节点的电碳因子分布;根据发输电主系统中各节点与配电从系统的连接关系确定边界节点,并将边界节点的电碳因子加入等值的发电机组作为配电从系统的输入,并通过对配电从系统进行潮流追踪,确定配电从系统中各节点的电碳因子分布,从而确定全局碳流分布。采用本方法能够在得到准确的计算结果的同时,也极大的节约了计算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90639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212929.1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清华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7/16 , G06F17/11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基于支路补偿法的电‑气耦合系统准稳态仿真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涉及对电‑气耦合系统的仿真方法的改进。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合,能实现快速近似的准动态能流计算。包括如下步骤:1)、在天然气系统中,采用“类电路”法对天然气管道进行稳态建模;2)、利用矩阵求逆辅助定理,计算不考虑各管道气阻变化时的节点压力:3)、计算不考虑各管道气阻变化时的支路流量:4)、计算考虑各管道气阻变化时的节点气压。本发明将支路补偿法扩展到天然气系统,适用于电‑气耦合系统的综合建模、准稳态仿真模拟等诸多场景。支路连接情况发生局部变化时,不计算重新计算节点导纳矩阵,而是采用修正方法基于原有的计算结果给出新场景下的近似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68974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12705.8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的市场交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力交易两阶段点对点出清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首先忽略双边交易项,将原始的高维点对点交易问题降维后快速求出电力用户的总出力,然后考虑电力用户点对点交易的交易偏好,根据交易偏好计算得到所有点对点交易的交易优先级,求出所有点对点交易的交易出清结果。该方法不但可用于电力点对点交易出清,还可应用于电碳联合点对点交易出清等场景。本方法可以在不依赖于历史交易数据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点对点交易的交易偏好性,高效给出近似最优的点对点交易出清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68974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12701.X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的市场交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市场交易过程中交易信息的加密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首先设计了针对电网操作员和电力市场用户的双向加密方法,通过随机选择的多项式对电网拓扑参数和用户交易参数进行双向加密,利用双向加密后的交易数据构建点对点优化出清模型,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用户的点对点交易偏好,确保优化出清结果满足用户出力上下限约束、线路潮流上下限约束等运行约束。该方法不但可用于园区内的电力交易优化出清过程中,还可应用于多能联合交易等场景。本方法可以在同时保护电力市场用户隐私和电网操作员隐私的前提下,构建双向加密的点对点优化出清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566383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12270.X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暂态电压安全约束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方法,包括:建立暂态电压安全约束的无功优化问题模型;基于并联局域模型对所述暂态电压安全约束进行简化;基于故障安全域对所述暂态电压安全约束进行降维;基于启发式算法对所述暂态电压安全约束的无功优化问题求解。本发明解决了由于暂态电压安全约束计算复杂度高而导致的难以解析求解的问题,以及由于暂态电压安全约束的维度高而导致的无功优化问题难以求解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调控电网中现有无功源的运行状态来提升电网的暂态电压安全性,实现了在确保电网暂态电压安全的前提下优化电网的运行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60332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34028.2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CN)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基于幂函数的高压直流系统低压限流控制改进恢复方法,涉及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换流器的低压限流控制特性VDCOL特征值以及幂函数特征参数,构建改进换流器的VDCOL特征曲线,根据改进换流器的VDCOL控制在相应时间尺度下对暂态电压稳定及功角稳定的影响,建立综合优化评估指标,根据综合优化评估指标,控制改进换流器的VDCOL参数。本公开实现充分挖掘直流控制灵活性,主动将暂态期间稀缺的动态无功从用以直流功率恢复转移到支撑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上,提升系统暂态恢复过程稳定性,以及进一步基于时域仿真的遗传优化算法得出改进VDCOL优化曲线,避免了控制效果的片面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