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92850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080004495.5
申请日:2010-04-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4/0404 , H01M4/0473 , H01M4/1391 , H01M4/366 , H01M4/621 , H01M4/66 , H01M4/667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包含活性物质22与粘合剂54的复合材料层被保持在集电体10上的电池用电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集电体10的表面形成由聚合物形成的突起物64的工序;从聚合物突起物64上方将包含粘合剂54的粘合剂溶液50涂布到集电体10上形成粘合剂溶液层56的工序;通过从粘合剂溶液层56上方涂布含有活性物质22的复合材料膏40,在集电体10上堆叠粘合剂溶液层56与复合材料膏层46的工序;和通过使堆叠的粘合剂溶液层56与复合材料膏层46一起干燥,得到在集电体10上形成有复合材料层的电极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2272982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080004288.X
申请日:2010-04-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04 , H01M4/0419 , H01M4/13 , H01M4/139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提高集电体和混合材料层的粘结强度(附着性)的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根据本发明,混合材料层的形成采用包括以下工序的方法进行:对集电体10施予包含粘合剂54的粘合剂溶液50以形成粘合剂溶液层56的工序;通过从粘合剂溶液层56上方施予混合材料膏40,在集电体10上堆叠粘合剂溶液层56和混合材料膏层46的工序;和通过使粘合剂溶液层56和混合材料膏层46一起干燥,得到在集电体10上形成有混合材料层的电极的工序。其中,粘合剂溶液层56具有暴露出集电体10的表面12的粘合剂溶液未涂布区域58,上述干燥以混合材料膏层46的一部分堆叠在该粘合剂溶液未涂布区域58内的集电体10上的状态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144319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0980134091.5
申请日:2009-01-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内田阳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46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介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板。并且,在负极的表面形成有钛酸锂多孔质膜。该锂离子二次电池,通过形成于负极表面的钛酸锂多孔质膜,在隔板被破坏了的情况下,抑制正极和负极短路。另外,该方式可抑制在低温时锂离子被负极吸藏的特性(低温输入特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089905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80126794.3
申请日:2009-07-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1 , H01M4/139 , H01M4/1391 , H01M4/663 , H01M4/664 , H01M4/667 , H01M10/052 , H01M10/0568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10T29/49115
Abstract: 一种电池用电极箔(32)包括铝电极箔(33)和耐腐蚀层(34A,34B),在所述铝电极箔(33)中金属铝被暴露,所述耐腐蚀层(34A,34B)被形成在所述铝电极箔的表面(33a,33b)上并与形成所述铝电极箔的所述金属铝直接接触且由碳化钨制成。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2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0841050.6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丰田电池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10/054 , H01M50/184 , H01M50/188 , H01M50/593 , H01M50/193 , H01M10/04 , H01G11/78 , H01G11/74 , H01G11/84 , H01G11/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40℃的低温下放置蓄电设备,也不易在树脂构件的树脂内侧部中的一对长边侧接合面的附近产生龟裂的蓄电设备以及蓄电设备的制造方法。蓄电设备具备壳体盖构件、端子构件以及树脂构件。树脂构件具有树脂外侧部、树脂内侧部以及树脂孔内部,壳体盖构件和树脂构件构成为,在放置于‑40℃的温度环境下时,在树脂构件产生在盖长边方向上向盖厚度方向的外侧呈凸形状的翘曲,树脂内侧部中的一对长边侧接合面分别在盖长边方向上按压端子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65107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0831516.4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丰田电池有限公司
IPC: H01M50/564 , H01M50/553 , H01M50/593 , H01M50/103 , H01M5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设备,能够减少在集电端子及壳体构件与一体成形的绝缘树脂构件的接合部随着加热、冷却产生的绝缘树脂构件的裂纹,提高壳体内的水密性(密封性)。蓄电设备具备:具有端子插通孔的壳体盖体;具有沿壳体表背方向插通于端子插通孔的孔插通部和从孔插通部连续设置且在壳体表面侧与壳体盖体平行地配置的外部连接部的集电端子;以及以将孔插通部及外部连接部与端子插通孔的孔外缘部及孔周围部连接的方式与集电端子及壳体盖体一体成形的绝缘树脂构件。绝缘树脂构件具备将外部连接部的背面、孔外缘部、孔周围部以及孔插通部相连的背面侧绝缘树脂,在背面侧绝缘树脂部形成有背面侧开放的中空部。
-
公开(公告)号:CN1196509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0831511.1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丰田电池有限公司
IPC: H01M50/15 , B29C45/14 , B29C45/26 , H01G11/78 , H01G11/74 , H01M50/176 , H01M50/184 , H01M50/188 , H01M50/528 , H01M50/531 , H01M50/553 , H01M50/593 , H01M50/586 , H01M10/04 , B29L3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设备及其制造方法,能够避免或减少与集电端子及壳体构件一体成形的绝缘树脂构件的树脂毛刺在集电端子的外部连接部的外周缘产生的情况。蓄电设备具备:具有端子插通孔的壳体盖体;具有插通于端子插通孔的孔插通部和配置在壳体构件的表面侧的外部连接部的集电端子;以及与集电端子及壳体构件一体成形的绝缘树脂构件。绝缘树脂构件具备包围外部连接部的外周缘的外周侧绝缘树脂部和将外部连接部的背面、孔外缘部、孔周围部以及孔插通部相连的背面侧绝缘树脂部,在背面侧绝缘树脂部形成有贯通至外部连接部的背面的中空部,在外部连接部的背面沿着中空部的外缘部形成有环带状的密封部。
-
公开(公告)号:CN1195607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0630478.6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丰田电池有限公司
IPC: H01M50/552 , H01M50/59 , H01M50/172
Abstract: 提供与电池壳体及端子部接合的树脂件不易损伤的电池。在电池(1)的电池壳体(2)的盖体(5)设置有端子部(30)以及树脂件(10)。端子部具有位于电池壳体的内部并沿着盖体的内表面(52)呈比贯通孔(53)更大地扩展的形状的端子板状部(32)。树脂件具有位于盖体的内表面与端子板状部之间的内部树脂板状部(13)。在盖体的内表面侧的贯通孔的周缘,接合有内部树脂板状部的凸部内表面(52A)与比凸部内表面远离贯通孔的非凸部内表面(52B)比较朝向电池壳体的内部伸出,由此设置有凸部(55)。而且,凸部的侧面(57)以及端子板状部的侧面(34)都不比内部树脂板状部的侧面(16)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23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0526899.4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丰田电池有限公司
IPC: H01M50/543 , H01M50/562 , H01M50/567 , H01M50/186 , H01G11/74 , H01G1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电器件和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蓄电器件包括:壳体构件、第一端子构件、第二端子构件、与壳体构件和第一端子构件气密地接合的第一树脂构件、和与壳体构件和第二端子构件气密地接合的第二树脂构件。第一树脂构件由树脂材料线膨胀系数α为1.6×10‑5~2.7×10‑5(1/K)的范围内的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第二树脂构件由树脂材料弯曲模量E为17GPa以下的、与第一树脂材料不同的第二树脂材料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19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0676766.5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丰田电池有限公司
IPC: H01M50/193 , H01M50/198 , H01M50/188 , H01M50/184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电器件和蓄电器件的制造方法。蓄电器件包括:壳体构件、端子构件、和将端子构件固定于壳体构件的嵌件成型的树脂构件。树脂构件由包含具有70℃以上的第一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热塑性的主树脂、热塑性的弹性体和填料的树脂材料构成。弹性体具有‑10℃以上且20℃以下的第二玻璃化转变温度和‑40℃以下的第三玻璃化转变温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