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2969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06032.8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BIM模型和WBS任务关联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工程项目的项目信息,根据项目信息对工程项目的施工任务分类,获取工程项目的WBS任务;对WBS任务进行参数分析归类,获取WBS任务的参数归类结果;参数归类结果包括专业参数、位置参数以及验收参数;采用BIM模型对参数归类结果进行映射,获取BIM模型和WBS任务的关联结果;BIM模型为具有属性可扩展且已添加映射码的模型。本申请能够以BIM模型的施工任务分类信息实现对WBS任务分类信息的映射,可实现海量BIM模型与WBS任务的信息自动关联,有利于工作人员掌握整体施工任务以及各专业进度,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和关联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7399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872117.9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2D37/00 , E02D31/00 , E02D29/045 , E02D33/00 , E02D15/02
Abstract: 一种既有建筑物内施作基坑地连墙的结构改造及加固方法,在深基坑与周边建筑重叠区域内,通过在建筑物内部新做隔墙兼做地连墙导墙并紧贴隔墙背后施做肋墙对既有结构进行改造;通过从建筑物底板对地连墙一定成槽深度范围做注浆加固,在建筑物内对各层楼板进行满堂红脚手架加固,在两侧新做隔墙内部安装临时型钢支撑进行支顶,对既有结构进行加固;对地连墙成槽范围结构楼板逐层进行切割并对两新做隔墙间空间进行回填,为地连墙分幅施工创造条件;通过对既有建筑物的变形监测对既有建筑物变形沉降进行控制。本发明涉及的工艺成熟,操作简便,对同类深基坑地连墙穿越周边既有地下建筑物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及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92923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946738.2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杂散电流下混凝土中离子迁移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溶液容器,设有用于存储导电溶液的内腔,溶液容器的侧壁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出液口,侧壁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固定试块且试块密封封堵出液口的试块安装部;还设有溶液端电极,溶液端电极与内腔中的导电溶液接触;试块端电极,与试块安装部相对设置,试块位于试块端电极与试块安装部之间,且试块端电极与试块导通连接;电源,电源的两端分别与溶液端电极、试块端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形成回路;测试仪表,设于回路以对回路的电信号进行监测。本发明的模拟杂散电流下混凝土中离子迁移的试验装置及方法,不需要特制试块便可开展杂散电流和离子共同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839680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166971.7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广州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建设的碳排放分析系统,本发明通过设置动态采集模块、环境筛选模块以及特征解析模块,通过动态采集模块采集施工场地的图像数据,通过环境筛选模块划分图像片段的特征显性类别,通过特征解析模块对图像片段进行解析,包括对图像片段的各视频帧进行全域分析,判定是否存在预定目标物体,或从特征图像子片段以及非特征图像子片段中以不同提取方式提取视频帧,仅对各所述视频帧的特征区域进行分析,判定是否存在预定目标物体,本发明能够识别大面积施工场地的碳排放源,在对大量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时减少图像数据冗余,在减少对图像处理算力消耗的前提下保证目标识别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470192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222672.2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沉井垂直度的测定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待施工的沉井半径R、每张环管片厚度d、每张环管片高度h;以沉井横截面中心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得到最低环管片的下表面在y轴和z轴上的坐标A1(0,R‑d,0);测定和计算其余每张环管片i的下表面在y轴和z轴上的坐标Ai(0,yi,zi);将每张管片的坐标Ai连线绘制成下沉过程姿态曲线图,得到沉井垂直度。所述系统包括:获取模块、坐标模块、测定和计算模块、绘制模块;所述存储介质执行如上述方法;可以对预制装配式沉井垂直度进行快速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15868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383213.X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连续墙的铣槽施工法、引孔工艺及引孔结构,地下连续墙的引孔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在地下连续墙的预设铣槽区域选取预设引孔位置;对所述预设引孔位置进行引孔处理,得到预设深度的引孔;对所述引孔进行回填处理,使所述引孔内的填充料的强度达到预设标准。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引孔工艺及引孔结构能够保证引孔后的铣槽质量;如此,采用所述引孔工艺的地下连续墙的铣槽施工法的铣槽质量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4441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20582.6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IPC: G06Q10/10 , G06Q10/0637 , G06Q10/04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态时序下的地铁建设碳减排管理方法,涉及碳减排管理技术领域,包括:利用动态时序分析计算能源消耗预测数据集,设定碳减排目标,制定多个碳减排管理方案,进行碳排放模拟分析,进行碳排评估,遍历碳减排管理方案进行筛选,搭建碳排放数据监测平台,执行第一碳排管理方案进行实时采集,进行追踪,对第一碳排管理方案进行动态调整,进行智能碳减排管理。通过本申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碳减排管理缺乏根据不同阶段进行动态调整,导致能源利用效率较差的技术问题,通过利用动态时序分析,对地铁建设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碳减排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了更高效的碳减排管理,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9680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166971.7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广州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建设的碳排放分析系统,本发明通过设置动态采集模块、环境筛选模块以及特征解析模块,通过动态采集模块采集施工场地的图像数据,通过环境筛选模块划分图像片段的特征显性类别,通过特征解析模块对图像片段进行解析,包括对图像片段的各视频帧进行全域分析,判定是否存在预定目标物体,或从特征图像子片段以及非特征图像子片段中以不同提取方式提取视频帧,仅对各所述视频帧的特征区域进行分析,判定是否存在预定目标物体,本发明能够识别大面积施工场地的碳排放源,在对大量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时减少图像数据冗余,在减少对图像处理算力消耗的前提下保证目标识别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7399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110872117.9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2D37/00 , E02D31/00 , E02D29/045 , E02D33/00 , E02D15/02
Abstract: 一种既有建筑物内施作基坑地连墙的结构改造及加固方法,在深基坑与周边建筑重叠区域内,通过在建筑物内部新做隔墙兼做地连墙导墙并紧贴隔墙背后施做肋墙对既有结构进行改造;通过从建筑物底板对地连墙一定成槽深度范围做注浆加固,在建筑物内对各层楼板进行满堂红脚手架加固,在两侧新做隔墙内部安装临时型钢支撑进行支顶,对既有结构进行加固;对地连墙成槽范围结构楼板逐层进行切割并对两新做隔墙间空间进行回填,为地连墙分幅施工创造条件;通过对既有建筑物的变形监测对既有建筑物变形沉降进行控制。本发明涉及的工艺成熟,操作简便,对同类深基坑地连墙穿越周边既有地下建筑物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及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34631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327600.2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佛山市凌泽机电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设计院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直径盾构隧道内部中隔墙全预制拼装方法,该拼装方法中,首先将中隔墙与底座预制,以及将预制好的中隔墙逐个输送,然后通过机械臂实现搬运中隔墙,并将中隔墙移动至设定安装位置,再通过气囊顶升的方式将中隔墙上的底座紧贴隧道顶,最后在底座与中隔墙固定后,向底座与中隔墙之间的缝隙填充混凝土,即可实现中隔墙的拼接安装,使中隔墙的安装稳固,且整个中隔墙的安装过程中,无需现场制作中隔墙,大大节省的施工现场中中隔墙的安装时间,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同时,由于中隔墙规格与重量均较大,机械臂的搬运,有效节省整体安装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