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3531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110438481.4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内单轨轨道梁运架移动设备,包括能够前后布置于同一轨道上的2台运架车,运架车包括车架、轨道轮行走机构、起吊装置、承载装置和轨道梁位置安装精调装置;轨道轮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下方的用于与轨道配合的车轮;起吊装置安装于所述车架;所述承载装置位于所述起吊装置下方,包括安装于所述车架的承载驱动组件以及可运动地安装在车架的下部的轨道梁支撑板;轨道梁位置安装精调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车架的调整驱动装置和传动连接于所述调整驱动装置的调整件,该隧道内单轨轨道梁运架移动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针对大吨位、长窄形单轨PC轨道梁在小半径隧道受限空间内运输、架设、爬坡危险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6420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1587171.0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弱覆层浅埋大断面隧道铣挖开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上导坑右侧壁一部岩体施作超前支护;S2、上导坑右侧壁一部岩体开挖,对其右侧施作初期支护Ⅰ,对其左侧施作A段中墙临时支护,施作超前支护;S3、下导坑右侧壁二部岩体开挖,对其施作B段中墙临时支护;S4、下导坑右侧壁三部岩体和下导坑右侧壁四部岩体开挖,施作初期支护Ⅱ;S5、对上导坑左侧壁五部岩体施作超前支护;S6、上导坑左侧壁五部岩体开挖,对其左侧施作初期支护Ⅲ,施作超前支护;S7、下导坑左侧壁六部岩体开挖,对其左侧施作初期支护Ⅳ;S8、下导坑左侧壁七部岩体开挖,对其下侧施作初期支护Ⅴ;S9、拆除临时钢架以及临时支撑,浇筑仰拱和二次衬砌。
-
公开(公告)号:CN112719704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011515473.7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广西柳州市轨道交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IPC: B23K37/00 , B23K37/04 , B23K31/02 , B23K1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的焊接方法,用于将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焊接连接,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板厚均≥20mm,包括以下步骤:将开设有定位槽的衬垫垫板焊接于第一钢板上,使定位槽位于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之间的待焊接位置;调节第一钢板,使衬垫垫板与第二钢板相贴合,且使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之间的间隙与定位槽的槽宽相匹配,第一钢板、第二钢板与定位槽围合形成定位焊接槽;在定位焊接槽内进行焊接,从而将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焊接连接。本发明的钢板的焊接方法,第一钢板的焊接面和第二钢板之间的间隙与衬垫垫板上的定位槽配合形成定位焊接槽,在定位焊接槽内进焊接,使定位焊接槽内形成密实的焊缝,避免焊缝内形成裂纹缺陷,从而提高了焊缝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79603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23772.4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8/2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F‑ARIMA模型的盾构掘进姿态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盾构掘进姿态参数并进行统计;采用中值滤波(MF)对盾构姿态参数进行去噪;对盾构姿态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划分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建立基于中值滤波的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模型(MF‑ARIMA)对盾构下一步掘进姿态进行预测;根据预测姿态预知超限风险,结合工程措施调整盾构姿态;采集盾构下一步姿态参数,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盾构掘进完成;收集成型隧道管片质量参数,检验模型预测效果。本发明所述方法创新性采用MF‑ARIMA模型对盾构姿态进行准确预测,能预知姿态超限风险,便于提早减小盾构姿态偏差,提高施工安全质量,且理论严谨、简单实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873246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63968.8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IPC: B25J11/00 , B25J5/02 , B23K26/044 , B23K2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包括车架、设置于所述车架的驱动轮机构、导向机构、补偿微调机构和焊接机器人;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车架的两侧的导向轮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向轮装置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能够在释放位置和压紧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压紧位置,所述压紧机构将导向轮装置从两侧夹持轨道梁,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导向轮装置解除对轨道梁的夹持;所述焊接机器人通过补偿微调机构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补偿微调机构能够通过位移调整所述焊接机器人的位置,该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焊接机器人工作站旨在解决现有人工焊效率低、安全性差、焊缝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85195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67980.6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复合路基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路基填料包括:石屑、碎石、高液限粘土和拌合水;复合路基填料用作路堤复合路基填料,碎石采用粒度为5~10mm的碎石和粒度为10~16mm的碎石;复合路基填料用作路床复合路基填料,碎石采用粒度为5~10mm的碎石、粒度为10~16mm的碎石和粒度为10~20mm的碎石。本发明的改良复合路基填料,遵循就地取材原则,利用隧道施工洞内开挖出的废弃碎石渣,通过改良措施使高液限粘土满足路基填筑施工规定要求,同时提高废弃碎石渣和高液限粘土的使用率,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实现工程施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87324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463968.8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IPC: B25J11/00 , B25J5/02 , B23K26/044 , B23K2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包括车架、设置于所述车架的驱动轮机构、导向机构、补偿微调机构和焊接机器人;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车架的两侧的导向轮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向轮装置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能够在释放位置和压紧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压紧位置,所述压紧机构将导向轮装置从两侧夹持轨道梁,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导向轮装置解除对轨道梁的夹持;所述焊接机器人通过补偿微调机构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补偿微调机构能够通过位移调整所述焊接机器人的位置,该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焊接机器人工作站旨在解决现有人工焊效率低、安全性差、焊缝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735077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610135167.8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长沙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城市道路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该路面结构包括基层,基层分为上基层和下基层,上基层采用贫混凝土,下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铺设有水泥混凝土面层,基层下铺设有级配碎石垫层;水泥混凝土面层设有双层连续钢筋及支座,双层连续钢筋为上层连续的纵向钢筋和下层连续的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在面层上每隔150m设一条横向接缝,在面层上的井盖处设有横穿井盖的预切缝;上基层与下基层之间设有由丁苯橡胶胶乳改性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基层与面层设2%~3%的路拱横坡。本发明的路面结构可以有效解决城市道路中因水系丰富或排水不畅路面结构早期损坏严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887690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92094.3
申请日:2016-05-05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上行式移动模架原位拆除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S1、拆除鼻梁;S2、划分单元体和子单元体;S3、通过依次拆除子单元体、上横梁和主梁以完成对单元体的拆除;S4、按从后到前的顺序依次拆除各个单元体,直至所有单元体全部被拆除完毕;S5、拆除中支腿。该方法科学合理,施工步骤简单,施工效率高,不损坏设备原有的作业性能,并且拆除作业过程安全性高,经济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32307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13737.9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T17/10 , G06F16/29 , G06Q10/047 , G06F111/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础设施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GIS+BIM的弃土场施工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弃土场的地形数据构建出弃土场所属区域的三维地形模型,能够精确反映弃土场的实际地形条件,通过BI M技术构建的三维地形模型能够准确再现弃土场的地貌特征,同时准确的三维地形模型为后续分析弃土场施工状况提供了模型参考基础,对弃土场所属区域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弃土场所属区域的初始择取施工路径,优化弃土场施工流程,从而提高弃土场施工效率,对弃土场所属区域的三维地形模型进行优化,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弃土场的实际地形条件,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