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压式小汽机驱动引风机的宽负荷供热节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042666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510369162.7

    申请日:2015-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压式小汽机驱动引风机的宽负荷供热节能系统,包括主汽轮机、背压式小汽轮机、引风机、锅炉再热器、除氧器和低压加热器,主汽轮机中的高压汽缸的排汽端连接锅炉再热器的进汽端,锅炉再热器的出汽端之一连接中压汽缸的进汽端,构成再热回路;锅炉再热器的出汽端之二连接背压式小汽轮机的进汽端,构成供热回路;背压式小汽轮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引风机的驱动输入端,构成引风机驱动回路;中压汽缸的排汽口之一通过回热抽汽管道连接除氧器的进汽端,中压汽缸的排汽口之二通过抽汽管道连接低压加热器的进汽端,构成回热回路;在低压加热器、冷凝水管道、除氧器和中压汽缸的各连接管路与供热管网之间形成供热回路的抽汽补汽结构。本发明不但提高了供热运行经济性,还具有较高运行调节灵活性及较好供热经济性的优点。

    多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给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131494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710283154.X

    申请日:2017-04-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给水系统,包括除氧器、第一管路、给水泵组、第二管路、高压加热器、第一母管、及两个以上第三管路。除氧器与第一管路一端相连通,第一管路另一端与第二管路一端相连通。第二管路另一端与第一母管的进水侧相连通。所述第三管路一端用于连通至NSSS模块,第三管路另一端与第一母管的出水侧相连通。给水泵组设置在第一管路上,高压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相对于传统的多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给水系统,本实施例通过增加设置第一母管,由第一母管将高温高压水分配至两个以上NSSS模块中,如此可以只采用一个给水泵组与一个高压加热器,这样便大大减小了占地面积,且成本较低。

    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84815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511034821.8

    申请日:2015-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包括:燃气机组,所述燃气机组包括燃气轮机;蒸汽循环回路,所述蒸汽循环回路上设有余热锅炉、蒸汽轮机,所述余热锅炉内设有余热烟道;预热循环回路,所述预热循环回路上设有余热换热器和预热换热器;其中,所述余热烟道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烟气出口对接,所述余热换热器安装于所述余热烟道内;所述预热换热器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空气进口对接,或者,所述预热换热器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燃料进口对接。预热循环工质在预热循环回路中循环,对进入燃气轮机的燃料或空气进行加热,使燃料或空气温度升高,使更大流量的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做功,提高整个燃气蒸汽联合系统的效率。

    变径方弯头及烟气管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423319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510875456.7

    申请日:2015-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变径方弯头及烟气管道系统,该新型变径方弯头包括大端和小端,以及圆滑过渡连接所述大端和小端的变径段,所述大端、小端及变径段的横截面均设置为四边形;而且,在所述变径段上,R=1~5D;其中,R为所述变径段中心线上任一点处的曲率半径,D为该点处横截面四边形的较长的对角线长度。本发明提出的新型变径方弯头,使管道过渡平缓,从而使得管道内的烟气流场均匀,减小管道的振动和噪音。

    引风机汽轮机低真空运行循环水采暖供热系统及其节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6229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66915.2

    申请日:2016-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引风机汽轮机低真空运行循环水采暖供热系统及其节能方法,包括有引风机汽轮机组、冷却塔和采暖热用户,引风机汽轮机组包括若干个引风机汽轮机结构,引风机汽轮机结构的循环水出水端连接转换阀的输入端,转换阀的输出端之一依次通过热网循环水泵结构、热网加热器结构连接采暖热用户的循环水进水端,采暖热用户的循环水回水端通过开关阀之一连接引风机汽轮机结构的循环水进水端,形成供暖用循环水环路;转换阀的输出端之二连冷却塔的循环水进水端,冷却塔的循环水回水端通过开关阀之二连接引风机汽轮机结构的循环水进水端,形成非供暖用循环水环路;各引风机汽轮机结构由引风机汽轮机和凝汽器连接构成。本发明可提高引风机汽轮机效率和变负荷工况调节的反应速率,实现能源高效综合利用。

    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除尘器六出口后烟气系统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402752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875010.4

    申请日:2015-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J15/02 F23J2215/20 F23L17/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除尘器六出口后烟气系统布置结构,包括并列设置的与除尘器六出口连接的双列引风机,与双列引风机分别对应连接的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与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均连接的脱硫吸收塔,以及与脱硫吸收塔连接的烟囱,且依次连接的双列引风机、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脱硫吸收塔及烟囱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脱硫吸收塔和烟囱竖直并排设置,两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均竖直设置于双列引风机外侧上方,而双列引风机横向设置于脱硫吸收塔和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之间,且双列引风机的出口均背对脱硫吸收塔设置。将除尘器后的各设备呈“一”字形的空间联合布置,使各设备之间布置更紧凑,减小了占地面积、减小了连接烟道的长度。

    电厂用除尘器六出口的后烟风系统联合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042608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228076.4

    申请日:2015-0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厂用除尘器六出口的后烟风系统联合布置结构,包括六个除尘器出口、引风机结构、脱硫吸收塔、湿式电除尘器结构和烟囱,引风机结构由二台引风机构成双列引风机结构,每三个除尘器出口连接一台引风机的进风口,二台引风机的出风口各连接脱硫吸收塔的一个进风口;湿式电除尘器结构由四个湿式电除尘器构成;脱硫吸收塔设有一个进风口和四个出风口;引风机结构和六个除尘器出口设置在脱硫吸收塔与烟囱之间,引风机结构位于六个除尘器出口的下方,湿式电除尘器结构位于六个除尘器出口的上方,湿式电除尘器结构位于引风机的正上方,所述六个除尘器出口呈水平设置,引风机结构的进风口呈垂直设置、出风口呈水平设置。本发明成本低,占地少,运行效果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