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91586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11426234.3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1/34 , B29C49/00 , B29C49/78 , B29K23/00 , B29K105/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调吹面风道及车辆,吹面风道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吹面风道包括:第一侧吹面风道、第二侧吹面风道和中央吹面风道;第一侧吹面风道与中央吹面风道的第一端连通;第二侧吹面风道与中央吹面风道的第二端连通;第一侧吹面风道、第二侧吹面风道和中央吹面风道均包括至少一个出风口。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合理调整空调吹面风道的结构,形成第一侧吹面风道、第二侧吹面风道和中央吹面风道的一体成型的结构,减少了零件数量,减少了连接工序,降低了零件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空调吹面风道的吸音性能。此外,吹面风道采用微发泡工艺形成,实现零部件的减重,为整车轻量化做出十分重要的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1860409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087358.2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宁波大学
IPC: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陶瓷传感器参比气道补氧能力测试方法及装置,属于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的技术领域,方法步骤包括:将高温陶瓷传感器分别与供电单元和电流检测单元建立连接;维持高温陶瓷传感器的加热器在工作电压范围内,获取电流检测单元上的极限电流值,形成包括极限电流值在内的补氧能力表格;对所述补氧能力表格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气道补氧能力的排序结果。本发明可以只通过数字万用表和稳压电源进行检测,形成能够体现不同高温陶瓷传感器的稳压电源电压、电化学工作站电压和极限电流之间关系的表格,根据极限电流值的不同,得到气道补氧能力的排序结果,用以判断参比气道补氧能力的强弱。
-
公开(公告)号:CN11839296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22215.5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宁波大学
IPC: G01N27/417 , G01R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陶瓷氧传感器稳态电流快速测量方法和系统,应用于氧传感器的稳态电流测量,方法步骤包括:在燃烧测试台上,调节混合气体的比例,使燃烧气氛维持在预设值;控制加热电压,使混合气体的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值;利用电流检测单元检测氧传感器的稳态电流,形成稳态电流测量值记录表;对稳态电流值进行数据分析,获得测量结果。本发明利用燃烧测试台提供测试气氛环境对稳态电流进行测试,与标准配气台相比,其测试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且适用于在工厂等大规模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0063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13223.9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4H1/4209 , D04H1/46 , D04H1/4382 , D04H1/4291 , D04H1/435 , D04H1/4334 , D04H1/4326 , B60R13/02 , B32B9/04 , B32B27/02 , B32B27/32 , B32B27/36 , B32B27/28 , B32B7/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复合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车辆零部件。所述复合纤维材料的组分包括天然矿物纤维和化纤,所述天然矿物纤维和所述化纤通过针刺纺织复合。通过天然矿物纤维和所述化纤通过针刺纺织复合形成,克重低、具有高刚度和低气味浓度,且组分中天然矿物纤维来源于天然矿物,绿色环保,能降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该复合纤维材料可用于制备汽车内饰件等车辆零部件,气味低、克重低且具有高刚度,使车辆零部件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的同时,更轻量化,且更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495427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645231.2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13/0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汽车配件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升降式立标机构,包括:立标本体;升降口,贯穿开设在适配车辆的预定安装板上,其形状和大小配置成允许立标本体在该开口中自由升降,并且,当立标本体下降至所述隐藏状态时,立标本体的顶面能够完整填充升降口,以确保立标本体1所在位置处的预定安装板型面的完整性;升降驱动装置,设置在适配车辆的预定安装板内侧位置,用于驱动立标本体进行升降,并能够在立标本体升降至展示状态或隐藏状态时对其位移进行限制。本申请的可升降式立标机构,立标本体能够在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展示状态与隐藏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从而满足国标法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02914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76112.9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改性气凝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气凝胶纤维表面包覆有灵芝多糖。所述改性气凝胶纤维将灵芝孢子粉中的灵芝多糖包覆在纤维表面,在将其做成织物,应用于汽车内饰。应用此纤维的织物可以释放灵芝的香味,在汽车内饰使用时可以中和车内的气味,保障成员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1758984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08335.1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7/4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氧传感器激活时间测试方法、台架及电路,属于测试领域,方法包括,设置氧传感器台架;所述氧传感器台架包括隔离舱和隔离舱通道口;所述隔离舱通道口分别连接氧传感器和气氛管路;所述气氛管路制造所述隔离舱内的气氛环境;控制气氛环境,采集氧传感器的电信号;解读所述氧传感器的电信号,校验对应所述隔离舱内的气氛环境以及测试所述氧传感器的工作特性。通过上述方案,设计隔离舱,简化氧传感器激活时间测试台架,将气氛环境预先在外部设置好后,按照需要的流速和配比注入隔离舱激发氧传感器的测试端,使气氛环境控制容易,模拟准确。通过氧传感器激活时间测试电路同步控制氧传感器的加热和采样,提高采样结果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1227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1658853.5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电池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门槛集成式自动灭火装置;该装置包括汽车的门槛,所述门槛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侧设有灭火罐,所述安装板的外侧设有喷嘴和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感应所述安装板的变形量;所述灭火罐上设有阀门,所述喷嘴与所述灭火罐之间通过所述阀门相连通,当所述距离传感器感应到所述安装板的形变量超过阈值时,所述阀门打开;在本方案中,首先在新能源汽车的门槛内安装灭火罐,能够在发生碰撞时,对动力电池进行快速灭火,其安装位置具有响应速度快、强度高、安全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98492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15222.1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19/02 , B60R19/03 , B32B9/04 , B32B27/02 , B32B27/34 , B32B27/06 , B32B27/12 , B32B15/088 , B32B15/14 , B32B15/08 , B32B27/28 , B32B27/08 , B32B3/22 , B32B7/12 , B32B37/12 , B32B37/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防护装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防护件及其制备方法、车辆,所述防护件包括:防爆层、纤维约束陶瓷层及止裂层;纤维约束陶瓷层设置于防爆层上,止裂层设置于纤维约束陶瓷层背离防爆层的一侧;其中,纤维约束陶瓷层包括多个防护结构,多个防护结构铺设于防爆层上,相邻两个防护结构相连接;防护结构包括陶瓷块和纤维约束框,陶瓷块位于纤维约束框内,相邻两个防护结构的纤维约束框彼此连接;纤维约束框对陶瓷块的约束方向与纤维约束陶瓷层的厚度方向彼此垂直;本申请的防护件,通过设计分块式的防护结构,且在纤维约束框以及防爆层的作用下,有效限制了裂纹的传播的同时减少了爆炸的现象,提升了防护性能和抗爆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84187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15050.8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防护装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防护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车辆,防护装置包括骨架与填充层;骨架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骨架组件,相邻两个骨架组件彼此连接;每一骨架组件均包括多个陶瓷单元,任意一个骨架组件当中的多个陶瓷单元位于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同一平面内,且相邻两个陶瓷单元彼此连接;陶瓷单元内具体腔体;填充层包括第一填充体和第二填充体,第一填充体填充于任意相邻两个陶瓷单元之间的间隙,第二填充体填充于腔体内;本申请提升了防护装置的防护性能,同时减少了脱层的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