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1322961Y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820200896.8
申请日:2008-09-23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的非接触卡应用管理系统,包括应用及离线账户管理平台(1)、移动支付平台(2)及移动终端(4),所述应用及离线账户管理平台(1)和移动支付平台(2)相互连接,所述移动终端(4)通过非接触感应识别装置(3)与应用及离线账户管理平台(1)连接,且移动终端(4)接入移动支付平台(2)的移动通信网络。本实用新型通过无线通信设备作为各种电子支付平台的电子货币,免去了用户携带大量不同IC卡的弊病,且还可以分析用户的消费行为,根据用户的消费习惯和喜好,为其下发精准消费信息等资讯,实现为商户与用户提供的精准营销的双向服务,进一步推动电子支付模式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201294020Y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820200897.2
申请日:2008-09-23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IPC: G07F1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非接触式支付系统,包括非接触式应用系统(1)、账户运营平台(2)、消费机具(3)、非接触感应终端(5),所述非接触式应用系统(1)分别与账户运营平台(2)、消费机具(3)连接,所述消费机具(3)与非接触感应终端(5)连接,所述非接触感应终端(5)通过移动网络(6)与账户运营平台(2)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感应终端(5)可采用手机等,使得手机除了其自身具有的通讯功能之外,还可以充当电子支付凭证,通过非接触感应识别技术,在商家提供的各种业务应用平台上进行消费,而消费金额的扣取可直接通过手机账户扣除,方便简单,且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01294021Y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820200917.6
申请日:2008-09-23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移动通信设备的非接触式公交卡类应用系统,包括作为用户终端的移动通信设备(4)、公交系统(1)、离线帐户管理平台(2)以及移动支付平台(3),所述移动通信设备(4)接入移动支付平台(3)的移动通信网络,且移动通信设备(4)通过非接触感应设备(5)与公交系统(1)交互,所述公交系统(1)、离线账户管理平台(2)以及移动支付平台(3)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将移动通信设备,特别是手机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电子票据载体,使得手机既可以实现原有的通讯功能,又同时能取代公共交通系统的IC卡,方便了用户出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