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2973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01214.0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9J139/04 , C09J9/02 , C08F12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聚离子液体导电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胶粘剂的技术领域,用以解决聚离子液体胶粘剂的粘接强度、高导电性差且难以兼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聚离子液体导电胶粘剂的结构如式I所示:式I;所述M为金属离子;所述X为阴离子;所述R为烷氧基侧链;所述n的取值为50‑500区间的整数。本发明所提供的聚离子液体导电胶粘剂,通过引入烷氧基尾链和金属盐制备了兼具粘附和导电功能的聚离子液体,与现有的聚离子液体粘附材料相比,导电性能提升1‑3个数量级,粘附性能提升1‑2倍,热稳定性高;所采用的原料简单易得,制备过程绿色环保,极大地降低了该聚离子液体的工业化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86354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95043.2
申请日:2022-11-26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62 , H01M4/04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浆料电池的正极浆料及制备方法,将电解液、部分导电剂与交联剂进行混合得到预混液;将活性材料、剩余导电剂与聚合物添加剂进行共混得到共混干粉,然后将预混液与共混干粉混合得到预制浆料,再将引发剂加入预制浆料中进行混合,混合后对浆料进行加热‑冷冻,得到正极浆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加入聚合物添加剂、交联剂及引发剂及调整导电剂使用顺序及用量,使用冷热交替方法进行化学交联以及快速相分离固化,使得所制备浆料具有更加稳定的导电网络和优异的抗沉降性。采用本方法所制备出正极浆料组装的电池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且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不需更改现有生产设备,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745191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635261.2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C17/281 , C07C21/18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液体催化制备六氟丙烯二聚反应的方法,本发明使用绿色的离子液体作为六氟丙烯二聚催化剂,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效率高,产品分离简单,无需昂贵冠醚等助溶剂的添加,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且所用离子液体催化剂合成方法简单,原料廉价易得,生产成本较低,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51344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211465313.5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04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包覆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属氧化亚硅为多层复合包覆网络交联结构,最内层为氧化亚硅SiOx,中间层为硅掺杂二氧化钛包覆层,外层为有机单体聚合煅烧形成的无定形碳。在整个复合材料中,中间层通过形成的Si‑O‑Ti键化学骨架与微米级的氧化亚硅内层表面紧密连接,有效降低了界面电阻,增加了包覆层与氧化亚硅的结合力。中间层通过硅掺杂,不仅提升了材料的整体容量,与外层有机单体形成氢键,指导聚合物定向规整生长,使聚合物包覆层更加均匀致密,改善电解液与电极表面的接触,抑制体积膨胀。本发明提供的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具有导电性高,循环性能好,界面稳定的优点,工艺简单、适合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5600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18662.5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批量计算石墨烯负载过渡金属原子催化剂自由能的方法,步骤包括:S1:利用收敛模块对结构优化文件夹中的结构优化计算结果进行收敛判断;S2:获取溶剂化和热力学校正计算相应的INCAR输入文件;S3:利用文件提取模块从结构优化文件夹提取溶剂化和热力学校正计算所需的其他输入文件;S4:分别将溶剂化和热力学校正计算相应的INCAR输入文件放置到每一个子文件夹中;S5:利用自动提交模块循环遍历相应目录下所有子文件夹,提交溶剂化计算和热力学校正计算的输入文件;S6:利用数据提取模块循环遍历相应目录下所有子文件夹提取相应的能量值,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自由能值。本发明利用自动提交模块实现计算任务的自动提交,解决了提交任务效率低、时间成本高等问题,量化提取输入文件并提交计算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4810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809924.6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钠离子浆料电池、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浆料电池的技术领域,用以解决钠离子浆料电池中负极浆料存在的沉降、导电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将一定比例导电剂和硬碳材料进行混合得到共混干粉,然后采用分阶段混合的方法,先在少量电解液下初步混合原料,促进各组分初步融合,然后再次加入一定质量的电解液搅拌,以增强浆料的分散性和均匀性。通过优化导电剂的种类、含量以及电解液用量,保证浆料导电性的同时提升浆料中的固含量,并改善浆料中固体颗粒的分散性。本发明所制得的负极浆料分散性好、长时静置不沉降、稳定性高,能够有效提高钠离子浆料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使用寿命,在钠离子浆料规模储能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3404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76616.6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5 , B33Y10/0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的软包锂浆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软包锂浆料电池包括正极集流体、正极浆料电极层、隔膜、负极浆料电极层、负极集流体。正/负极浆料电极层是由正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添加剂等材料与电解液通过高速剪切混合得到。通过电池3D打印设备将正、负极浆料电极打印在集流体上,中间放置隔膜后即可对电池直接进行封装。这种方法制备的锂浆料电池在制作过程中无需烘烤、注液环节,匀浆完成后即可进行电池制作,并可实现多层放大制备,实现材料的均匀分布和精确结构控制,提高电池容量和性能,同时简化生产工艺,减少材料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910666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01339.0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python调用人工智能API接口处理文本非结构化信息的方法,步骤包括:S1:使用Python和相关库自动化地从PDF文件中提取文本、表格和图片信息;S2:利用函数,基于GPT模型进行数据解析与保存技术,输出CSV文件;S3:对CSV文件进行表格合并及数据清洗。本发明提供的利用python调用人工智能API接口处理文本非结构化信息的方法,提供了批量提取文本数据的自动化流程,从PDF文档提取到非结构化数据生成的全自动化流程设计,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处理效率和准确性。特别是对于大规模文档的处理,这一流程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2534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07725.8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领域,涉及一种纳米硅笼限域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纳米硅笼、纳米硅笼限域离子液体复合材料以及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三部操作。采用前处理的方式预先将离子液体均匀限域在中空纳米硅笼表面以及孔径中,借助离子液体阳离子与聚溴阴离子的库伦相互作用形成尺寸更大的络合产物,进而实现溴物种的有效锚定。同时中空的纳米硅笼空腔能够为更多溴物种的存储提供空间。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形貌均匀,对溴物种具有良好的捕获、存储作用,大大缓解由于溴穿梭导致的溴基液流电池容量损失问题,改性电极能有效提升电池的库伦效率与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1344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465313.5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04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包覆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属氧化亚硅为多层复合包覆网络交联结构,最内层为氧化亚硅SiOx,中间层为硅掺杂二氧化钛包覆层,外层为有机单体聚合煅烧形成的无定形碳。在整个复合材料中,中间层通过形成的Si‑O‑Ti键化学骨架与微米级的氧化亚硅内层表面紧密连接,有效降低了界面电阻,增加了包覆层与氧化亚硅的结合力。中间层通过硅掺杂,不仅提升了材料的整体容量,与外层有机单体形成氢键,指导聚合物定向规整生长,使聚合物包覆层更加均匀致密,改善电解液与电极表面的接触,抑制体积膨胀。本发明提供的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具有导电性高,循环性能好,界面稳定的优点,工艺简单、适合产业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