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5063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85492.7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铈基固溶体电流响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催化剂组成特点为CexM1‑xO2(0<x<1)(M为Al、Mn、Fe、Co、Zn、Zr、In或Sm),可通过共沉淀法(CP)或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获得。以本发明所述二氧化铈基固溶体为电流响应催化剂可实现温和条件下(300~450℃)轻质烷烃定向裂解制低碳烯烃,与同等条件下无电场情况相比,轻质烷烃转化率可提高15~60%,低碳烯烃选择性可提高30~60%。基于电场强化的二氧化铈基固溶体催化的轻烃裂解过程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能量利用率高等优势,解决了传统轻烃催化裂解过程温度高(650~680℃)、能耗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8127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72929.3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制备Pt‑稀土纳米合金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碳二亚胺和烷基锂反应,原位生成脒基锂盐,随后与一系列无水稀土氯化物发生反应,获得相应的脒基稀土配合物。采用乙二醇或甲醇还原的方法制备不同尺寸的Pt纳米颗粒,接着将Pt和脒基稀土配合物分散或溶解于离子液体中,除去引入的分子溶剂。在惰性气氛下升高至一定温度进行反应,待反应结束,经洗涤、分离得到最终产物。该合成过程条件温和,无需高温高真空。采用该方法制备的Pt‑稀土纳米合金在烷烃脱氢及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61996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45321.0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IPC: C07D49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碱‑天然酸离子液体提高青蒿素水提液稳定性的方法,所述离子液体由生物碱和天然酸通过质子转移反应形成,其中生物碱为苦参碱或甜菜碱,天然酸为苹果酸或琥珀酸。该生物碱‑天然酸离子液体制备过程如下:S1、分别取生物碱和天然酸溶于溶剂中,将天然酸溶液缓慢加入生物碱溶液中;S2、充入保护气体,在25℃避光搅拌条件下反应生成含生物碱‑天然酸离子液体的溶液;S3、旋转蒸发及真空干燥除去溶剂,得到生物碱‑天然酸离子液体,其可提高青蒿素水提液稳定性。该离子液体提高青蒿素水提液稳定性的方法克服了传统防腐剂在酸性条件下(pH
-
公开(公告)号:CN11338522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812347.6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接催化裂解原油增产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干基重量计,所述催化剂包含5%‑20%Y型分子筛,20%‑50%的磷和锆改性ZSM‑5分子筛,10%‑40%载体,5%‑25%粘结剂,该催化剂的特点在于以磷和锆共改性ZSM‑5分子筛调控催化剂酸量和催化剂孔道分布,利于反应物在催化剂的扩散和目标产物的生成。本发明所开发催化剂用于原油直接催化裂解过程中能抑制二次反应的发生、提高产物中低碳烯烃的收率,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50025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74260.4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金属酸性功能化复配离子液体催化丁烯可控聚合的方法,催化剂以季铵离子液体为主催化剂,酸性可调的离子液体或可强化反应体系传质的离子液体为助剂。该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催化剂不易挥发、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活性高,产物易与催化剂分离,且无催化剂残留。2.相比纯离子液体催化剂,复配催化体系的酸强度调节范围更广,反应体系界面传质得到极大改善,具有更优异的催化性能,且可通过改变主催化剂和助剂的配比调控产物中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的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2452577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64786.7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裂解多产化学品领域,尤其涉及原油高效雾化喷嘴技术。所述一种气泡破碎和靶式撞击联合强化的喉管式喷嘴包括,一级气泡破碎、二级撞击破碎、三级喉管式破碎、四级喉管式再破碎。最后经扩张缓冲室(18)进入喷头(24)由喷嘴喷口(19)喷射而出。因喷口呈倾斜状,最终形成薄扇形喷射雾状流,以有利于雾状流与来自预提升段的催化剂颗粒流充分混合。本新型喷嘴充分利用了气泡瞬间爆破的原理,并集成靶式喷嘴和喉管类喷嘴的优点特征,实现了高粘原油雾化性能的极大提升,有效产生粒径较小、粒径分布较窄的雾滴,且具有雾滴出射速度可调、气液比较低、雾化过程平稳、操作弹性大、结构简单、耐冲击磨损、减小裂解过程结焦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32081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83754.7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1B3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和条件下无模板剂、无溶剂、无晶种制备FAU型小晶粒分子筛的方法,主要步骤如下:将硅源、铝源、无机碱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研钵中研磨;研磨均匀后装入塑料管内密封,升温至45~55℃,静置晶化2~4天,晶化完成后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洗涤,充分震摇后,通过离心将上层水溶液倾出得到下层白色固体,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至水溶液呈中性,得到的白色固体,真空干燥,得到小晶粒FAU型分子筛。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无污染,可大幅降低FAU型分子筛的制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260759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811147157.1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D11/04 , C07C227/40 , C07C22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胆碱类疏水离子液体高效萃取分离甘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胆碱类离子液体或胆碱类离子液体‑冠醚混合体系为萃取剂、从甘氨酸‑氯化铵水溶液中萃取分离甘氨酸,分离离子液体相和水相,向离子液体相中加入沉淀剂析出甘氨酸,可在温和条件下实现甘氨酸和氯化铵的高效分离,且产品纯度高、分离步骤少,该方法以功能化离子液体代替传统挥发性有机溶剂,解决了环境污染、分离效率差、产品纯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9261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29899.4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8F220/18 , C08F226/06 , C07D49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离子液体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聚离子液体抑制剂由丙烯酸酯与1-乙烯基-3-烷基咪唑溴共聚得到。所得聚离子液体抑制剂能够改善含青蒿素萃取液中蜡油的流动性,可通过降低蜡油的凝固点显著抑制结晶过程中蜡油和青蒿素的共析出,从而使最终所得青蒿素产品的纯度提高;而且,所述聚离子液体抑制剂可循环利用,解决了青蒿素纯化过程中分离效果差、工艺复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216262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710253070.1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C227/08 , C07C229/08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液体催化氯乙酸氨解合成甘氨酸的绿色方法,具体是指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氯乙酸和氨气(或氨水或碳酸氢铵)为反应原料在均相体系中进行氨解反应生成甘氨酸粗品,经重结晶得纯品甘氨酸。该方法操作简便、催化剂可循环利用、产品易分离、易于工业化生产,为解决甘氨酸合成中催化剂乌洛托品易分解、活性低、副反应严重、回收困难等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