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24341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316193.1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闽都创新实验室
IPC: C04B35/50 , C04B35/44 , C04B35/622 , C04B35/64 , C09K11/80 , F21V9/30 , F21Y1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单基质白光LED陶瓷荧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荧光体的化学式为z wt%Al2O3‑(100‑z)wt%Lu3‑xAl5‑2yO12:xCe3+,yMn2+,ySi4+,其中x为Ce3+占据Lu3+位的掺杂量,0
-
公开(公告)号:CN106977208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65454.5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C04B35/58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581 , C04B2235/3217 , C04B2235/3224 , C04B2235/402 , C04B2235/46 , C04B2235/5436 , C04B2235/5445 , C04B2235/965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上转换AlON粉体的制备方法,将铝粉、稀土氧化物粉体和氧化铝粉置于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后置于干燥流动惰性气氛中低温快速干燥后筛分得到粒径不超过0.2mm,置于流动氮气条件下高温反应得到所述上转换AlON粉体;所述上转换AlON粉体在800nm~1600nm中的至少一段波长的光激发下产生上转换发光。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上转换发光AlON粉体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的透明陶瓷,所述上转换AlON粉体,经破碎、成型、烧结、抛光得到。所制备的上转换发光实现980nm上转换发光,该上转换发光AlON透明陶瓷物化性能好,设备要求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
公开(公告)号:CN104609862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767373.1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C04B35/565 , C04B35/582 , C04B35/622 , B28B7/18 , B28B7/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压模具,包括上压头、外模、下压头和导柱;外模具备中空结构,外模上/下部分别具备与上/下压头配合的上/下开口;上/下压头与外模配合的一面具备孔;导柱设置于外模的中空结构内并上/下压头的孔。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热压模具制备多孔结构陶瓷的方法,包括步骤:下压头与外模装配在一起,导柱插入下压头的孔中,将下垫片放入热压模具内的下压头上表面,将含有烧结助剂的陶瓷粉料装入热压模具中,分别将上垫片和上压头装入外模中;组装完成的热压模具在压强10~40Mpa、温度1800~2000℃、非活性气氛下烧结1~3小时;烧结完成的热压模具冷却到室温,脱模,除去导柱,得到所述多孔结构陶瓷。
-
公开(公告)号:CN103694998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410007754.X
申请日:2014-0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C09K1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氧化物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结构式为:SrxCa1-xSyO1-y:Eu,Re,0.05≤x≤0.2,0.1≤y≤0.4,Re代表Pr、Nd、Sm、Gd、Tb、Dy、Ho、Er、Tm、Lu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制备方法为固相反应法,于900~1200℃气氛中反应1~3小时。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所制得的发光材料物化稳定性高,能被蓝光及近紫外光有效激发,有明显余辉,可广泛用于显示照明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666465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58485.9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C09K11/59
Abstract: 本发公开了一种氮化物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结构式如下:M2-x-ySi5N8:xEu,yRe,式中,M选自Sr、Ca、Ba的一种或多种元素,0.005≤x≤0.15,0.005≤y≤0.15,Re代表Tm、Dy、Pr、Nd、Sm、Gd、Lu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掺杂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稀土元素,获得了色度好,亮度高,余辉时间长的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成本较低,制得氮化物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994075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64069.8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C09K11/5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1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系列铕激活的硅基氮氧化物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分子式为M1-xSiyOzN((2/3)x+(4/3)y-(2/3)z):xEu2+,其中M元素为Mg, Ca, Sr, Ba等碱土金属元素,0.7 ≤ x ≤ 1.3,2.7 ≤ y ≤ 2.3,3.7 ≤ z ≤ 4.3,铕离子掺杂的浓度范围为0.02 ≤ x ≤ 0.12。此系列荧光粉的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在近紫外光、蓝光激发下发强的绿光,热稳定性好,荧光强度高,是一种优良的白光LED绿色荧光粉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962468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110257946.2
申请日:2011-09-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剂纳米铜颗粒的水相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用于催化剂的纳米铜颗粒,以卤化钠为矿化剂,以葡萄糖为还原剂,一价铜离子在水热条件下还原反应生成纳米铜颗粒。本发明为水相反应、工艺简单,制得的催化剂纳米铜颗粒为结晶态、纯度高、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为30-50nm)。
-
公开(公告)号:CN102205420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010136794.6
申请日:2010-03-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B22F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提供一种水相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贵金属(铂,钯等)纳米颗粒,以溴化钠为矿化剂,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和还原剂,贵金属离子在水热条件下还原反应生成纳米贵金属颗粒。本发明为水相反应,制备工艺简单,制备的贵金属纳米颗粒为结晶态、纯度高、分散度好、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为4-10nm)、易于收集。
-
公开(公告)号:CN100429147C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410008739.3
申请日:2004-03-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C01B35/12
Abstract: 一种制备无团聚低温相偏硼酸钡(BBO)纳米粉体的方法,属于精细化工领域。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以无机钡盐和硼酸的水溶液为原料,以有机胺为沉淀剂,沉淀过滤、干燥,在650~850℃之间煅烧,可获得平均粒径为40纳米的无团聚,无杂相的BBO纳米粉体。该方法突出特点是:原料采用无机盐,不必加表面活性剂,不必减压干燥、离心分离,可得到无团聚,无杂相,高纯度的BBO纳米粉体。该方法制备的粉体质量好,工艺简单稳定,生产成本低,易实现大规模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