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8382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59752.0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化鱼类生长性能识别方法及分析系统,其方法包括:对放置有待测鱼类的测量板进行自动化拍摄得到第二数字图像;对第二数字图像提取自适应阈值,进行黑白二值化;确定黑白二值图中目标区域左边界和右边界预设区域,自动提取左边界和右边界位置;计算出待测鱼类的全长信息;自动识别所述目标区域中尾叉最凹处,计算出待测鱼类的叉长信息;自动识别所述目标区域中尾椎骨末端,计算出待测鱼类的体长信息;自动获取待测鱼类的体重信息,并计算出待测鱼类的生长指标和体态指标。本发明既能提升水生态监测科研效率,也利于对鱼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为生产上实现鱼类生长的自动化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395121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24826.2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 A01K8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浮游生物调查评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分级采集浮游生物同位素样品的浮游生物网,包括若干组过滤网组,过滤网组包括过滤网,若干过滤网依次套设,过滤网一端设有浮游生物收集组件,过滤网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互拆组件;互拆组件远离浮游生物收集组件的一侧设有可拆卸固定组件。本发明采样过程中实现对不同个体大小浮游生物的分类,无需再带回实验室进行二次处理,节省人力并最大限度缩短样品的处理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544511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50256.4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 A01K61/17 , A01K63/04 , A01K61/59 , C02F9/08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龙虾受精卵离体孵化的装置及方法,处理水箱内部设有紫外线灯和微孔曝气管,微孔曝气管上端通过进气管连接处理水箱外侧电磁增氧泵,处理水箱一侧设有孵化箱机构,孵化箱机构内部通过不锈钢支架设有开式齿轮和角轮导轨,开式齿轮上设有链条,链条和角轮导轨上通过连接机构设有孵化盒;本发明操作简便,通过离体孵化装置能够在小空间中容纳大量受精卵,增加单位面积孵化量,能够在避免受精卵大规模感染水霉菌的情况下,实现受精卵集约化孵化,而且已经死亡的抱卵虾上取出的胚胎可以在本装置中继续孵化,剥离受精卵的亲虾还可在加强培育后售卖,在降低繁育成本的同时增加经济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172190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54243.9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池塘鳖-菜-稻复合高效种养方法,本发明基于循环经济学和生态学原理,结合鳖、水生蔬菜和水稻的营养生理和环境适应性特征,在不额外占用土地资源的情况下,将鳖养殖与水生蔬菜和水稻种植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业生产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互利共生,实现养殖池塘空间高效利用、经济收益显著提升、养殖环境明显改善以及水产品品质保障的协调统一。本方法中中华鳖、水生蔬菜和水稻的种养参数均是基于对比试验提出,可以实现三者正常生长,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同时水生蔬菜和水稻可以净化水质、降低水体营养盐负荷、调控水体高温、改善养殖环境,从而减少换水频率和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1720682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810197385.X
申请日:2008-10-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湖泊鳜鱼规模化养殖方法,包括摄食率、排粪率、排泄率、标准代谢、SDA、活动代谢和鱼体能值、生长子模型。通过该模型可预测食鱼性鱼类放养后的生长情况及饵料消耗率。以水体为研究地点,系统的研究了浅水草型湖泊优势小型鱼类的时空分布特征、生物量、主要种群的结构、生活周期的种群生长动态、饵料基础及营养生态位宽度和竞争重迭。建立了草型湖泊小型鱼类定量采集方法,完成湖泊小型鱼类优势种群生产力分析测定,评估了湖泊饵料鱼类的可持续生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41604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15059.7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 G06F18/241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类群落影响因子的智能识别方法、系统及装置,方法包括将鱼类群落、环境序列构造总体序列;计算各序列中两两点位间的欧氏距离得到第一、二、三欧式距离序列;根据各欧式距离序列搭建综合因素模型;根据第二欧式距离序列和各个物种在两两点位间的欧式距离序列搭建物种单因素模型;根据第三欧式距离序列和各个环境指标在两两点位间的欧式距离序列搭建环境单因素模型;将物种、环境单因素模型代入综合因素模型中得到单因素综合模型;根据模型系数的密度分布特性智能识别出鱼类群落影响因子。本发明全面地考虑水环境和鱼类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智能识别出导致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指导物种和存在差异的环境因子。
-
公开(公告)号:CN11795819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06839.1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现代生物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克氏原螯虾成熟亲本的快速判别方法,包括:判断克氏原螯虾的性别;若为雌性克氏原螯虾,则采集雌性克氏原螯虾的尾肢面积和尾肢表面的白色斑块面积,计算白色斑块覆盖度,并基于白色斑块覆盖度判断雌性克氏原螯虾的卵巢发育阶段;若为雄性克氏原螯虾,则采集雄性克氏原螯虾的第一对腹肢的形态特征和第三对、第四对步足座节的形态特征,并基于第一对腹肢的形态特征和第三对、第四对步足座节的形态特征判断雄性克氏原螯虾的精巢发育阶段。本发明能够为克氏原螯虾成熟亲本的快速准确选择提供直接依据,有效提升克氏原螯虾苗种集约化繁育的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克氏原螯虾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89292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303642.2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 G06Q10/063 , G06Q50/02 , G06Q50/26 , G06F17/10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智化水产养殖碳核算及碳汇能力评估方法,包括:计算一个或多个养殖水域中各类水产养殖物种的总碳源及总碳汇,对各个养殖水域中各类水产养殖物种的总碳源及总碳汇进行数智化处理,得到净碳汇矩阵;根据净碳汇矩阵,计算出各个养殖水域的碳汇能力系数;将各个养殖水域的碳汇能力系数与碳汇能力等级阈值进行比较,以评估各个养殖水域的碳汇能力等级。本发明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更加准确的描述各个养殖水域的碳汇水平,利于不同养殖水域碳汇能力的横向对比,可以为各个养殖水域碳汇水平等级划分提供数据支撑,为淡水渔业的碳汇能力评估及实际养殖物种结构优化提供指导意见。
-
公开(公告)号:CN11611466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264233.1
申请日:2023-03-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自动全天候捕鱼装置及操作方法,包括捕鱼船、捕鱼装置、驱动装置,捕鱼船包括船体、碰杆,捕鱼装置包括鱼箱、进鱼口、门、卡板、开门杆,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座、驱动板、横移动架、竖移动块、芯轴、转杆,所述船体两侧各固定连接一个驱动装置,每个驱动装置前侧各固定连接一个捕鱼装置,船体中间具有横担,横担下部两侧各具有一个闭门杆,横担上部两侧各具有一个横杆,横杆末端各具有一个横杆槽,每个横杆槽末端各具有一个横杆槽孔,碰杆一侧具有碰杆斜面,碰杆另外一侧具有直角杆,直角杆内侧具有碰杆孔,直角杆插入横杆槽中,碰杆孔转动连接横杆槽孔,碰杆绕横杆槽孔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951215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1224826.2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 A01K8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浮游生物调查评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分级采集浮游生物同位素样品的浮游生物网,包括若干组过滤网组,过滤网组包括过滤网,若干过滤网依次套设,过滤网一端设有浮游生物收集组件,过滤网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互拆组件;互拆组件远离浮游生物收集组件的一侧设有可拆卸固定组件。本发明采样过程中实现对不同个体大小浮游生物的分类,无需再带回实验室进行二次处理,节省人力并最大限度缩短样品的处理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