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56877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610384332.3
申请日:2016-06-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气体膜分离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有机气体净化回收的多层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多层复合膜的制备方法为:由成膜聚合物的有机溶剂铸膜液,采用两侧均可刮膜的刮刀在聚酯无纺布支撑层双面刮膜,制得双层聚合物多孔基底膜;由含有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交联剂和催化剂的涂敷液,采用两侧均可刮膜的刮刀在双层聚合物多孔基底膜双面覆膜,制得涂覆了双层PDMS功能层的复合膜;对制得的复合膜进行活化处理后置于有机硅烷单体的有机溶剂中自组装获得双层有机硅超薄皮层,制得用于有机气体净化回收的多层复合膜。所制膜的有机气体分离选择性高、耐水蒸汽和耐溶胀性好,制膜方法简便以操作,适用于工业化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05422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811202197.1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编织管输送装置,其包括编织管连接器、导丝轮和编织管盘安装架,其中所述编织管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编织管盘安装架和所述导丝轮之间。本发明提供的装置避免原有工艺的编织管中途衔接牵引和在线编织速度受限问题,稳定了纺丝张力和速度,工艺方便操作,易于工业化连续生产,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285642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510246679.7
申请日:2015-05-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地震资料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属于油气地球物理勘探领域。所述方法基于深度域测井数据Well(z)和叠后时间域地震数据Seis(x,y,t)实现对地层孔隙压力Ppore(x,y,t)的预测,其中z代表深度域,单位为m或者ft,x,y代表每个地震道对应的空间位置,是x,y坐标或者是纵横测线号,t代表时间域,单位为s或者ms。本发明基于阻抗信息直接进行压力预测的方法同时兼具了地震资料分辨率高的特点,同时还可以忽略基于叠前反演获得密度参数通常不太准确的问题,能够获得稳定可靠度的地层压力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256839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510342113.4
申请日:2015-06-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220/06 , C08F222/14 , C08F220/14 , C08F220/56 , C08F226/06 , C08F212/36 , C08J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热聚合制备离子印迹复合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聚合物微孔滤膜为支撑膜,通过加热引发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在基膜表面修饰聚合,利用离子印迹技术,制备对模板离子具有选择性分离作用的离子印迹复合膜。本发明的制备过程具体包括四个阶段:(1)基膜表面涂覆引发剂;(2)金属离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3)模板离子的洗脱;(4)复合膜的性能考察。制备过程不需复杂及特殊设备,工艺简便易于操作,条件温和,生产成本低。本发明制备的离子印迹复合膜能通过膜过程去除水体中的金属离子,具有操作简便、效率高、成本低、选择性强的特点,在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440211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410429782.0
申请日:2014-08-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226/06 , C08F212/08 , C08F2/48 , C08J9/26 , B01J20/26 , B01J20/30 , B01D7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膜分离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分子印迹膜的功能单体筛选方法及制备方法。本发明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通过分子模型的建立和参数的计算,研究选定的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ΔE及空间构象的关系,确定用于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的功能单体,指导分子印迹膜的设计与制备。以聚合物微孔滤膜为支撑膜,葛根素为模板分子,用紫外光引发表面修饰聚合制备分子印迹膜。本发明制备的分子印迹膜具有优越的葛根素分子识别性能,具有节约时间与资金、预测能力强的优势,所制备的葛根素分子印迹膜分离选择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413164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10347509.2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229 , B01D53/00 , B01D53/002 , B01D53/225 , B01D2259/400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级膜循环回收处理有机废气的工艺与装置。包括油品储罐、缓冲罐、混气罐、一级膜单元、活性炭吸附单元、压缩换热冷凝单元、二级膜单元、冷凝分液罐。将整个流程分为低浓度气体一级膜分离、活性炭吸附的处理循环与高浓度气体压缩冷凝并通过二级膜过程高效分离的处理循环。实现了工艺中的低浓度气体和高浓度气体两个循环分离,不但避免返混,还可以对压缩冷凝后的气体进行高效分离,回收尾气中价值较高的有机物,降低了处理循环和冷凝循环的负荷,提升了回收效率和尾气指标,降低了工艺能耗。与现有技术比较,在相同膜用量的情况下,有机物回收率提高9.1%,尾气浓度降低18%,总能耗降低14.5%。
-
公开(公告)号:CN107297148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610235651.8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有机气体分离复合膜的制备方法,用于有机气体分离回收技术领域。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聚合物膜材料、添加剂溶于有机溶剂制备聚合物多孔底膜,然后将聚二甲基硅氧烷溶解于溶剂中混合均匀,加入交联剂和催化剂,静置脱泡后涂覆在聚合物多孔底膜上制得PDMS复合膜,接着对PDMS复合膜进行预处理,最后将表面活化的PDMS复合膜置于有机硅烷单体的有机溶剂中自组装获得有机硅聚合物超薄皮层,制得耐水蒸气、耐有机溶剂和有机气体选择透过性高的有机气体分离复合膜,制膜方法简便,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297141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610235859.X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86 , B01D53/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回收处理工艺与成套装置。油气回收处理工艺与成套装置包括:油气收集装置、缓冲混气罐、真空泵、膜组件、压缩冷凝单元、气液分离罐、列管换热器、催化氧化反应器。油气首先进入缓冲混气罐、压缩机后进入压缩冷凝单元,然后进入气液分离罐中实现气液分离,气相进入膜组件进行膜分离。膜分离的渗透侧通过真空泵后再次进行压缩冷凝,而渗余侧中的油气浓度降低,达标后直接排放。如果浓度仍超标,则进入列管换热器与催化氧化反应器中发生催化氧化的油气进行换热,然后进入到催化氧化反应器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催化氧化,去除油气中的有机物,并最终达标排放。实现了油气的高效回收和处理,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29714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610235662.6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86 , B01D53/002 , B01D53/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式尾气处理工艺与装置。可移动式尾气处理工艺与装置主要包括:冷凝换热器,三相分离器,膜分离组件,真空泵,换热器,催化氧化反应器,鼓风机,补风机,涡流流量计,浓度监测器,阻火器,真空计,阀门。通过换热器和三相分离器,使残留水分得到冷凝,部分有机物溶解在油相之中直接得到回收,未被冷凝和吸收的尾气进入膜分离组件中,经膜组件分离后渗余侧尾气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达标后直接排放,而膜分离的渗透侧浓气,则通过低温催化氧化反应进行处理。达标后直接排空,解决了排放污染问题,保护大气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4415667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310364679.8
申请日:2013-08-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聚苯胺原位聚合法对聚烯烃超滤膜进行改性的方法,主要步骤:先将聚烯烃超滤膜浸泡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预处理,使苯胺单体在膜表面和膜孔内进行吸附,随后加入引发剂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生成聚苯胺改性层。本发明利用聚苯胺良好的亲水性和荷电性质,解决传统聚烯烃超滤膜亲水性差,通量低且易受有机物污染的技术问题。该方法易于控制改性层的厚度,且能够在膜的表面以及膜孔道内部生成整体改性层,改性层与超滤膜结合紧密,不会在使用过程中脱落。本发明弥补了聚烯烃超滤膜亲水性差,跨膜压力大易受蛋白质等有机物污染的缺点,过程简单,可靠性强。应用于水处理及超滤膜制备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