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4669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225453.0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王燏斌 , 王树生 , 江苏速升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15/02 , E02D15/08 , E02F5/06 , E02F5/14 , B66C13/08 , B66F3/24 , B66F7/04 , B66F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现浇式地下建筑物的下沉施工装置,涉及地下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位于地下的建筑物包括外墙、顶板和底板,外墙包括纵墙和横墙,施工装置包括浇筑装置、挖掘装置和位于建筑物顶部的吊挂装置,挖掘装置挖掘底板底部的岩土,挖掘装置包括链刀和驱动装置,链刀包括链条和安装在链条上的刀,驱动装置安装在底板的上方,纵墙包括位于底板上方上下错位的孔,链刀通过孔包络底板,纵墙包括位于孔下方的下纵墙和孔上方的上纵墙;该技术方案无需纠偏,驱动装置功率较小,链条拉力也较小,不易拉断;下降速度可控;方便吊挂装置对建筑物进行吊起;高度方向分段施工时,下沉完一段,不需要断开链刀和拆除驱动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84668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225309.7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王燏斌 , 王树生 , 江苏速升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15/08 , E02D29/02 , E02D19/18 , E02F5/06 , E02F5/14 , B66C13/08 , B66F3/24 , B66F7/04 , B66F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地下建筑物的分段下沉施工装置,涉及地下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位于地下的建筑物包括若干管节和接口,管节包括位于一端端部的U型环、管体、槽和施工装置,管体包括位于底部的底板,U型环包括位于底板下方的下环和底板上方的上环,上环的内净横向宽度大于等于管体的宽度,槽由下环的上平面和管体的底平面围成;管节在地面上完成制作,通过吊挂装置将管节包括挖掘装置处于悬挂状态下,启动驱动装置,U型环和底板底部的链刀挖掘岩土,由下往上运行的链刀将已挖掘的岩土带至上方,实现管节的下沉作业,管节下沉到设定的深度,抽出链刀,拆除端部机架,在U型环内完成接口的施工,直至完成管节的全部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3846680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225305.9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王燏斌 , 王树生 , 江苏速升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15/02 , E02D15/08 , E02F5/06 , E02F5/14 , B66C13/08 , B66F3/24 , B66F7/04 , B66F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现浇式地下建筑物的下沉施工装置,涉及地下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用于地下的建筑物包括外墙、顶板、底板和施工装置,施工装置包括浇筑装置、挖掘装置和位于建筑物顶部的吊挂装置,外墙链刀从建筑物下沉部分的顶部包络外墙;纵墙包括上下错位的上孔和上下错位的下孔,上孔位于底板的上方,下孔紧挨着底板的下方,底板链刀通过上孔和下孔包络底板,通过吊挂装置将建筑物处于悬挂状态下,启动驱动装置,外墙和底板底部的链刀挖掘岩土,由下往上运行的链刀将已挖掘的岩土带至上方,实现建筑物的下沉作业,建筑物下沉到设定的深度,抽出链刀再完成后续施工,直至完成建筑物的全部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356944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697262.8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KPM‑PD耦合算法的岩石裂纹扩展预测方法。与原有算法相比,RKPM‑PD耦合算法继承了基于PD的非局部特性,不需要对裂纹尖端进行动态追踪;另一方面,该耦合算法有效解决了PD方法中的数值震荡现象,具备较好的数值稳定性。该算法在位移连续处采用RKPM方法,并应用PD中键的思想处理裂纹,有效结合了两方法的优势,非常适用于求解岩石材料内复杂三维裂纹扩展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0345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44099.2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拟地表超载对既有盾构隧道结构影响的可视化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模型试验箱,分成上下两层空间,上层空间由三个独立的气压室组成,下层空间通过设置直接承受三个气压室独立气压的透明土材料以模拟地质环境;隧道模型,埋设在透明土材料中,用于模拟既有地铁隧道;气压加载系统,分别与三个独立的气压室连通,能够单独调控各气压室内的气压,可用于模拟隧道模型正上方超载和侧向超载两种工况;可视化数据监测系统,与隧道模型连接,用于获取地表超载作用下隧道模型隧周的土压力分布、隧道模型变形和土体位移数据。本发明能够比较真实的同时研究地表超载影响隧道横向受力变形和不均匀沉降两个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7142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11518089.2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浙江华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破碎分级装置的操作方法,利用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性质采取机械粉碎和机制粉碎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物理粉碎和遇水、改变温度的方式使其崩解,且在崩解过程种水与泥质粉砂岩种含有的亲水性矿物发生反应,在发生崩解的同时去除亲水性矿物,改善泥质粉砂岩的工程性能;不同于传统物理粉碎的方式,采取物理粉碎和机制粉碎相结合的方法,现场开挖出的泥质粉砂岩可直接进行处理。本发明不但可以实现对泥质粉砂岩进行粉碎,而且简单易行、操作方便、造价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11265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538375.6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竖向顶管模拟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竖向顶管模拟装置及方法,以更好的实际工程,为实际工程提供数据参考。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竖向顶管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底座和置于底座上的模型箱,模型箱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可开闭的箱体洞口,模型箱内置有水平隧道模型,水平隧道模型沿模型箱底部轴线固定于模型箱底部,该水平隧道模型上对应其下方的箱体洞口开设有可开闭的隧道洞口,所述模型箱内充填夯实砂土并覆盖于所述水平隧道模型上,所述模型箱下方对应所述箱体洞口和隧道洞口设有竖向顶管机构。本发明适用于盾构法城市综合管廊的竖向顶管关键技术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9372017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376549.5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 E0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作人行道和排水沟的综合管廊管片。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性好、强度高、平整度好、废水合理排放的兼作人行道和排水沟的综合管廊管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兼作人行道和排水沟的综合管廊管片,具有环形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片内设有沿环形管片轴向布置的人行道盖板,人行道盖板下方经两排盖板立柱支撑于环形管片上,人行道盖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条顺着所述人行道盖板布置的排水槽;所述环形管片、人行道盖板和盖板立柱由钢筋混凝土一体浇筑而成本发明适用于建筑工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21881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111294951.0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宏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开挖引发下卧地铁隧道纵向最大位移的计算方法,本发明采用可考虑基坑卸载特性以及土体小应变硬化特性的HSS本构模型模拟地基土的变形行为,并将预测值和实测值对比校核、误差查找、参数优化,使得所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好的反应真实情况。本发明能够提前预测基坑开挖过程中的下卧地铁隧道纵向最大位移发展趋势,并可进一步采取有针对的变形控制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356944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0697262.8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KPM‑PD耦合算法的岩石裂纹扩展预测方法。与原有算法相比,RKPM‑PD耦合算法继承了基于PD的非局部特性,不需要对裂纹尖端进行动态追踪;另一方面,该耦合算法有效解决了PD方法中的数值震荡现象,具备较好的数值稳定性。该算法在位移连续处采用RKPM方法,并应用PD中键的思想处理裂纹,有效结合了两方法的优势,非常适用于求解岩石材料内复杂三维裂纹扩展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