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68979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0971122.4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G01N33/74 , G01N33/5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刀鲚GnRH‑R含量的方法及其应用,包含以下步骤:(1)绘制GnRH‑R标准品标准曲线,所述标准曲线是492nm条件下的绝对吸光度值与GnRH‑R浓度的关系曲线;(2)通过ELISA方法检测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GnRH‑R的含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所述测量刀鲚GnRH‑R含量的方法快速、准确,且灵敏度高;(2)所述方法检测过程中克服了以往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手段,因而减少了放射性污染;(3)所述方法为探明鱼类等低等脊椎动物生殖周期调控机制奠定基础;(4)所述方法具有高特异性,能够检测痕迹量的GnRH‑R酶。
-
公开(公告)号:CN108504751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538737.7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C12Q1/68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微卫星标记鉴定鲫鱼倍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开发微卫星序列,设计、筛选引物;(2)采集鲫鱼尾部鳍条,提取基因组DNA;(3)以鳍条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4)将步骤(3)获得的PCR扩增产物用ABI3730测序仪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5)分析ABI3730测序仪的峰值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所述的微卫星标记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扩增效率好的优点;(2)本发明所述方法较传统的染色体核型以及流式细胞方法操作性强,成本降低,时间缩短;(3)本发明所述方法在不损伤鱼体的前提下能够准确、快速的鉴定鲫鱼倍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16977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510729042.3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中华绒螯蟹底拖网捕捞船,包括底拖网、捕捞船体;所述底拖网包括主缆绳、连接在主缆绳末端的分叉缆绳、与分叉缆绳连接的支撑钢管和与支撑钢管连接的网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拖网的分叉缆绳至网袋之间设置有多个吊扣;所述捕捞船体上设置有吊架,所述吊架上设置有两个交替联动升降的吊钩。本发明在有限的空间条件下,通过双滑轮装置循环交替吊升拖网网袋,显著降低了中华绒螯蟹传统拖网捕捞船在作业期间的人力工作强度,减少了捕捞船所需的船员数量,提高了捕捞效率,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137813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342820.9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01K6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鱼苗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鱼苗采集网、与鱼苗采集网相连的集苗箱和漂浮装置。本发明还公布了一种适合长江下游感潮段的鱼苗采集方法,包括网具及配件的选择、鱼苗采集网设置地点的选择、网具的布设和连接、鱼苗的采集及网具的清洗、管理维护等步骤。本发明的网具及其连接方式操作简单,实用性强,能显著提高水位日落差较大的江河感潮段鱼苗的采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349645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759041.3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C12Q1/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oI DNA条形码的鱼卵鱼苗快速分类鉴定方法,采集调查水域中可以准确分类鉴定的鱼类样本,对各种鱼类的线粒体CoI片段分别进行PCR扩增、测序,并据此建立调查水域鱼类CoI DNA条形码数据库,然后将调查水域的鱼卵、鱼苗样本编号后分别提取DNA,对特征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并与已建立的CoI DNA条形码数据库进行比对,从而快速、准确判断鱼卵鱼苗种类。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分类鉴定方法误差较大甚至无法鉴定、需要大量培育待分类样本、及无法对近缘物种进行区分、分类鉴定成本较大的局限,体现了其快速、准确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5223167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85331.8
申请日:2015-10-2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G01N21/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针对野外环境的水体透明度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空心的柱体、设置在所述柱体底部的黑白相间圆盘、设置在所述柱体顶部的手柄;所述柱体内壁具有刻度标记,在刻度标记位置相对设置有光感应发射元件及其相应的光感应接收元件;所述水体透明度测量工具上设置有控制装置和显示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光感应发射元件和光感应接收元件工作,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光感应发射元件和光感应接收元件工作状态。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1)减少了水流、风浪对透明度观测的影响。(2)减少了远距离人工读数时因观测角度造成的主观误差。(3)减少了因天气原因形成光照强度差异造成的观测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4457585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68600.2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G01B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鳞鱼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固定夹,用于固定鱼体;所述弹性固定夹一侧设置有可拆卸的封板,用于定位鱼体头部,所述弹性固定夹头部设置有测距装置,用于测量弹性固定夹两侧夹体间的距离;所述弹性固定夹两侧夹体轴向分别设置有多个光电传感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每个发射器和接收器均匀分布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刻度值,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显示装置相连,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第一个未被遮挡的光电传感器距离刻度。本发明结构简单,鱼体固定简便,测量数据直观,且不需要基准定位就可以测量鱼体长度,同时也不会对鱼体造成损伤。另外,当需要测量较长的鱼体时,还可以通过多个测量装置拼接实现长鱼体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340166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10252973.X
申请日:2013-06-2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适用于过水性湖泊的鱼类早期资源浮岛,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双环弧形的主体框架和设置在主体框架中部的网格层,所述网格层上捆扎有蓬状的草束。本发明主要用于在投放水域形成弧形屏障和适宜生境,减缓湖区漂流性卵、浮性卵和刚孵化出膜的仔鱼顺水漂流的速度,延长留湖时间,待其能自主游动后在湖区栖息、生长。本发明应用于过水性湖泊可以减少湖区鱼类早期资源顺水流失、提高湖区鱼类资源密度,对于湖泊内鱼类增殖放流区、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修复区以及其他敏感水域鱼类资源保护和增殖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137813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342820.9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01K6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鱼苗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鱼苗采集网、与鱼苗采集网相连的集苗箱和漂浮装置。本发明还公布了一种适合长江下游感潮段的鱼苗采集方法,包括网具及配件的选择、鱼苗采集网设置地点的选择、网具的布设和连接、鱼苗的采集及网具的清洗、管理维护等步骤。本发明的网具及其连接方式操作简单,实用性强,能显著提高水位日落差较大的江河感潮段鱼苗的采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440203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10293809.4
申请日:2011-09-27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野生秀丽白虾成虾的驯化方法。本发明根据秀丽白虾的生态习性,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经过饥饿刺激后,定点、定量进行饲料驯化,通过蛋白含量较高的、质地较软的鳗鱼饲料引诱其食用颗粒饲料,避免了新鲜动物性饵料鱼糜、内脏等污染水质的可能性。在驯化过程中,逐步调整鳗鱼饲料与颗粒饲料的比例,最后全部投喂颗粒饲料,同时逐步推移早晨的投喂时间至合适的时间段,避免了夜间投喂的种种不便。在驯化工程中,通过逐步升温、增添隐蔽装置、设置饵料台观察、利用其趋光特性等综合方法,取得了良好的驯化效果,驯化成功率达90%;这些驯化的成虾经40-60天后,成功孵出虾苗,比天然水体中提前10-20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