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0451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86972.0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调节的稻田养鱼温室气体采集系统及方法,涉及农田温室气体采集技术领域。包括组合箱和气体采样管,所述气体采样管设置于所述组合箱侧壁上,所述组合箱包括组合箱主体和气体收集袋,所述气体收集袋套设于所述组合箱主体外侧,所述组合箱主体底部固定设置于稻田泥层中,所述气体收集袋底部浸入稻田水层中,所述组合箱主体底部设置可调支撑管。本发明提供的气体采集系统,具有结构轻巧简便、操作简单、测量准确、实用针对性强、造价较低、可拆卸可调节、方便携带和保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77251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27309.7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01K61/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人工养殖系统、用于刀鱼人工养殖的饵料投喂方法,所述人工养殖系统包括滴漏式投喂装置与流水式投喂装置,所述滴漏式投喂装置用于投喂第一饵料,所述流水式投喂装置用于投喂第二饵料,具体通过将刀鱼采用滴漏式投喂装置进行滴出第一饵料以供刀鱼进行摄食,待刀鱼长至7‑8cm规格时采用所述流水式投喂装置进行投喂第二饵料以供刀鱼进行摄食。因此,通过在刀鱼生长的不同阶段按照特定的方式投喂蝇蛆粉和蝇蛆,具有较好地适口性和较高地营养价值,可以促进刀鱼规模化培育,解决了现有的刀鱼人工养殖设备存在无法有效进行刀鱼规模化培育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6319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99539.8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上海市海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IPC: A01K61/13 , C12M1/00 , C12N1/12 , C12N1/20 , C12R1/89 , C12R1/225 , C12R1/25 , C12R1/245 , C12R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小球藻和益生菌防控鲫鱼病害的系统及实施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培养小球藻种液的第一培养桶、用于培养益生菌液的第二培养桶、用于将第一培养桶和第二培养桶内的小球藻种液和益生菌液输送至池塘的第一泵体、用于向第一培养桶和第二培养桶输送水源的第二泵体、用于将小球藻液和益生菌液喷洒至池塘水面的喷射头和用于对第一培养桶和第二培养桶遮光培养的遮光伞。本发明中的系统成本低、效率高,能够节省时间和人力,现培即用,最大程度的保证藻菌投放应用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06386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284241.9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常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常熟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江苏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K61/5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虾蟹耦合养殖的方法,属于水产技术领域。本发明在不同的时期投放扣蟹、青虾和罗氏沼虾,并优化水草布局、加强投喂和细化养殖管理,错峰捕捞虾蟹,在6~8月收获“六月黄”河蟹,填补了此时期河蟹市场的空白,满足了市场上对河蟹的需求。本发明虾蟹耦合养殖充分利用了池塘水体的空间资源,提高了饲料、鱼药等养殖投入品的利用率,产出了优质的虾蟹产品,实现了养殖的节本增效。
-
公开(公告)号:CN109258440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811230642.5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渔光一体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实施方法,运行时,提水增氧段,推动前端深水区中层水到养殖段;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在水流的带动下,移向吸污段;在后挡墙作用下,部分残饵粪便沉淀在吸污段,沉淀下来的残饵粪便,被吸污泵吸到集污池,集污池沉淀后,上清液排回净化区,沉淀固体物用于蔬菜瓜果种植;养殖区后的深水区、河道和光伏发电区,进行净水渔业,在水中投放鱼类进一步吸收水中的悬浮物;在集污池进行浮床种植中草药。本发明既保留了“渔光一体”的“绿色能源”和对土地立体复用的两大优势,又发挥了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的“绿色渔业”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039726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877728.7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无锡龙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网捕捞装置和温棚土池混养鲥鱼、罗氏沼虾的方法,方法步骤为:S1:在池塘内壁上设置有斜坡,并在斜坡上开辟食道,供罗氏沼虾生存依附;S2:在池塘上搭建温棚并对水温升温至设定温度,然后放入罗氏沼虾苗种;之后再将鲥鱼苗种放入池塘内,进行混养;S3:通过浮网进行分批捕捞,先对中上层的鲥鱼苗进行捕捞;然后再对中下层的罗氏沼虾进行捕捞。本发明提供一种浮网捕捞装置和温棚土池混养鲥鱼、罗氏沼虾的方法能充分利用两者不同水层高度及摄食活动的习性进行互补性混养,降低养殖成本,维持良性循环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5039726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877728.7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无锡龙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网捕捞装置和温棚土池混养鲥鱼、罗氏沼虾的方法,方法步骤为:S1:在池塘内壁上设置有斜坡,并在斜坡上开辟食道,供罗氏沼虾生存依附;S2:在池塘上搭建温棚并对水温升温至设定温度,然后放入罗氏沼虾苗种;之后再将鲥鱼苗种放入池塘内,进行混养;S3:通过浮网进行分批捕捞,先对中上层的鲥鱼苗进行捕捞;然后再对中下层的罗氏沼虾进行捕捞。本发明提供一种浮网捕捞装置和温棚土池混养鲥鱼、罗氏沼虾的方法能充分利用两者不同水层高度及摄食活动的习性进行互补性混养,降低养殖成本,维持良性循环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1747617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704612.4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C02F9/14 , E02B15/10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养殖水体原位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池塘蓝藻水华的处理方法,池塘蓝藻水华的处理方法包括:简单清理,去除池塘中部分蓝藻团;化学处理,向池塘中泼洒硫酸铜治藻;解毒改底,向池塘中施用过硫酸氢钾消毒;生态修复,向池塘中施用小球藻和EM复合菌剂进行调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池塘蓝藻水华的处理方法,通过物理打捞、硫酸铜治藻、过硫酸氢钾消毒改底、EM菌和小球藻生物修复,物理化学生物有效结合,蓝藻水华5-7天既可治理。本发明生态环保,简单高效,使池塘蓝藻水华得到有效控制不反弹,水质指标有效改善。本发明化学处理使用的铜离子剂量少,对环境影响小,不影响鱼儿的正常摄食。
-
公开(公告)号:CN109258440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230642.5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渔光一体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实施方法,运行时,提水增氧段,推动前端深水区中层水到养殖段;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在水流的带动下,移向吸污段;在后挡墙作用下,部分残饵粪便沉淀在吸污段,沉淀下来的残饵粪便,被吸污泵吸到集污池,集污池沉淀后,上清液排回净化区,沉淀固体物用于蔬菜瓜果种植;养殖区后的深水区、河道和光伏发电区,进行净水渔业,在水中投放鱼类进一步吸收水中的悬浮物;在集污池进行浮床种植中草药。本发明既保留了“渔光一体”的“绿色能源”和对土地立体复用的两大优势,又发挥了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的“绿色渔业”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7361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40440.0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生态环境保护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淡水养殖池塘的菌藻共生系统及其构建方法,该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将蛋白核小球藻及枯草芽孢杆菌培养至对数期;(2)取步骤(1)中培养到对数期的蛋白核小球藻和枯草芽孢杆菌,调整浓度后加入培养基中置于培养室进行培养,即得所述菌藻共生系统。本发明能够高效且稳定地去除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提供一种稳定高效的净化机制,还可替代化学药品添加来调节水质,避免二次污染和对水生生物产生的负面影响,还提升了系统的对温度、光照等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对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快速响应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