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8254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52125.2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1B32/324 , C01B32/336 , H01G11/24 , H01G11/34
Abstract: 一种储能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果壳炭化后破碎并置于回转炉中,无氧氛围下活化,通入水蒸气,保温后冷至室温,盐酸、蒸馏水依次洗涤,干燥后即得一级活化活性炭产品;一级活化活性炭产品破碎后置于回转炉中,无氧氛围下升温,通入水蒸气,保温后冷至室温,盐酸、蒸馏水依次洗涤,干燥后即得二级活化活性炭产品;二级活化活性炭产品破碎后置于回转炉中,无氧氛围升温,通入水蒸气,保温后冷至室温,盐酸、蒸馏水依次洗涤,干燥后即得三级活化活性炭产品。本发明生产过程安全环保无污染,后处理工序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制得产品灰分含量低、孔径分布合理、比表面积和比电容量大、倍率性能优异,各项指标性能均超过市售商品储能活性炭。
-
公开(公告)号:CN10674491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69805.4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1B32/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22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基石墨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生物质原料炭化处理,之后将产物浸渍法得到Ni负载的生物质炭。再置于耐高温密闭坩埚内,石墨化反应,冷却后用酸洗得到最终产物。本发明采用了Ni催化法成功制得了石墨化程度较高的产物,具有多于40层的石墨结构,并且所需温度比常规石墨化方法所需的2800℃大大降低。所得产物在20MPa下电导率最高可超过60S·cm‑1,可进一步制备导电材料、电磁屏蔽材料或者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73239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92688.3
申请日:2016-12-2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0 , B01J20/22 , B01J2220/4806 , B01J2220/4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炭球‑活性炭复合材料甲苯吸附量的改性方法,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炭球‑活性炭复合材料,水热反应介质为葡萄糖溶液。称取一定量烘干的炭球‑活性炭复合材料,按照一定的质量与硝酸混合,混合物加入到具塞锥形瓶中,采用超声技术处理。本发明改性工艺绿色、高效,使炭球‑活性炭复合材料的甲苯吸附量从39.19mg/g增加到143.15mg/g,表面羟基含量从27.18%增加到30.85%、羧基含量从9.23%增加到10.7%。
-
公开(公告)号:CN105540582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48643.2
申请日:2016-01-2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1B3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P20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炭球-活性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木质颗粒活性炭,经盐酸酸洗、蒸馏水水洗之后,烘干备用。预处理后的木质颗粒活性炭加入葡萄糖溶液中超声,然后将活性炭-葡萄糖混合液高压升温反应,冷却至室温后醇洗、水洗至中性,烘干。将烘干后的样品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活化温度,然后停止通氮气,通入一定量的水蒸气活化一定时间,制得活性炭球-活性炭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高效、温和、绿色,制得到的复合材料表面羟基含量和比表面积分别是原活性炭的2.3倍与1.5倍,对铅离子吸附量达到33.2mg/g,是原活性炭的2倍。
-
公开(公告)号:CN105321733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827953.X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高效去除超级电容炭表面化学基团的方法及电容炭,称取一定量超级电容炭粉,混溶于蒸馏水中,炭和水的质量比保持在1︰20;在恒温磁力搅拌下保持炭粉充分悬浮。按照炭与水合肼质量比1:0.5~1:3.0,向悬浮液中逐滴加入水合肼。保持水浴温度60-100℃,反应30~120min,反应结束后,过滤,并用蒸馏水冲洗炭层3次,把过滤后的样品放如105℃烘箱中,3小时后取出,制的表面官能团消除的超级电容炭。产品电化学性能稳定,电容量衰减低,循环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04148013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46222.9
申请日:2014-07-1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烟气除汞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原料去除表面化学基团:将颗粒活性炭原料用10wt.%~30wt.%的NaOH溶液洗涤后100-200℃烘干;第二步,浸渍卤化盐:将去除表面含氧基团的原料活性炭与卤化盐溶液按照1:1~1:5的质量比进行混合浸渍搅拌4~12小时,过滤干燥,得到载有卤化盐的活性炭,所述卤化盐溶液的浓度为10wt.%~50wt.%;第三步,负载卤素:将载有卤化盐的活性炭至于U型管中,形成填充层,以100-500mL/min带卤素空气由填充层顶部输入,室温下维持1~10h,得到饱和负载卤素的活性炭;第四步,将饱和负载卤素的活性炭在80~120℃下加热去除可挥发的卤素,制备得到烟气除汞活性炭。
-
公开(公告)号:CN11779768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30499.4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瑞安市杰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福建博海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胶注灌装机,包括机架、转动安装于机架上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外周设有颗粒进料装置、注胶装置、混合搅拌装置、落料成型装置、压料定型装置,所述转动盘上设有若干组混合工装,所述混合工装包括安装于转动盘上的装料筒。压料定型装置包括压料块、第七气缸。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颗粒胶注灌装机,可完成颗粒与胶快速均匀地混合,还可将充分混合搅拌的混合物挤压入滤芯支架内定型,完成滤芯加工,整个过程实现全自动,无需人工。
-
公开(公告)号:CN11469984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0353156.2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船用碳基定型机油净化材料制备新方法,属于活性炭材料应用及机油过滤技术领域。该方法为将具有特殊微结构的碳质吸附材料与高分子胶黏剂以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固化成型制备具有独特网状结构的车船用碳基定型机油净化材料。通过碳质吸附材料微结构和表面特性调控,使其更适应于机油中杂质去除,提高容污量和净化效果;通过树脂胶分子链反应,形成体型结构的高分子胶黏剂,提升耐油、耐高温性和胶结强度,形成开孔型渗透胶膜不堵塞吸附材料原有孔结构而保持优良吸附性能;通过材料工艺耦合,形成独特网状结构,适应车船用机油大通量流速,发挥织网‑通道结构的过滤作用以及碳质吸附材料孔道的吸附作用,提升对机油的净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67715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40267.6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2F11/10 , C02F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无害化处理富含重金属离子污泥的方法,是将污泥、粉状生物质及白云石粉末在混合机中充分搅匀后,将物料送入连续式回转炉,在550‑700℃进行热处理,物料在转炉中的停留时间为30‑60分钟,在此过程中,物料中的生物质热解产生焦油,焦油在白云石催化作用下发生高效裂解反应生成大量氢气,氢气与污泥中的重金属离子发生还原反应,变成无害的重金属元素,从而解决污泥检测重金属浸出试验不能达标排放的问题。能够被本发明还原处理的重金属离子有铅、铬、镍、锌、铜等金属活性排位在氢后的重金属离子。本发明可以实现连续无害化处理富含重金属离子污泥,有效提升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富含重金属离子污泥的处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675616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1544629.4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B01D3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油净化用活性炭滤芯及其制备方法,该滤芯由活性炭和胶黏剂经胶合、成型、熟化等工艺制备成圆筒状并置于过滤器中使用。方法为:将活性炭与聚醚型聚氨酯胶均匀混合、快速搅拌,之后加入MDI固化剂进一步搅拌、混合、胶合,倒入成型模具内使其均匀充填,并熟化、成型。本发明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和过滤作用,可将机油中杂质吸附与过滤,容污量大、过滤效果好,有效减少机油中杂质、减轻发动机磨损、延长机油使用寿命,实现节能降耗;同时,通过胶合、模具成型,滤芯可适配多种过滤器,且通透性好、压力降小、机油流通性好,制作工艺简单,便于实现工业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有利于控制滤芯品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