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2306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310269.5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城镇污水深度处理组合系统,包括混凝池、沉淀池、深床滤池、臭氧氧化池、活性炭吸附池和清水池,所述各池体之间依次由管道连接且在深床滤池与臭氧氧化池之间的管道上、臭氧氧化池与活性炭吸附池之间的管道上分别安装有阀门,并且深床滤池与清水池之间、臭氧氧化池与清水池之间也设置有连接管道且在连接管道上分别安装有阀门,所述深床滤池配置有碳源投加点。该系统可实现对COD、色度、TN、TP和SS的全面去除,也可以选择性的去除部分目标污染物,去除污染物指标涵盖范围广并且运行方式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128546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234656.5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实现强化深床反硝化滤池脱氮的系统,包括深床反硝化滤池、活性焦吸附池和清水池;所述深床反硝化滤池内分隔成预滤区和主滤反硝化区,预滤区的出口和主滤反硝化区的进口连接,预滤区设置有碳源投加点,进口设置有在线浊度检测仪和硝态氮检测仪,主滤反硝化区设置有碳源投加点,进出口分别设置有在线COD检测仪,出水口设置有在线硝态氮检测仪,所述活性焦吸附池的出水口设置有在线COD检测仪;所述深床反硝化滤池的出口与活性焦吸附池的进口连接或直接与清水池的进口连接,所述活性焦吸附池的出口与清水池的进口连接。该系统提高了碳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反硝化不稳定期外加碳源量的灵活性,强化了深床滤池的脱氮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33811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22605.X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7/11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体水质演变过程的预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包括获取目标水体在历史监测周期内不同时刻的历史水质数据;基于多个所述历史监测周期内对应时刻的所述历史水质数据,分别得到历史溶解氧平均值、历史氧化还原电位平均值和历史浊度平均值;获取目标水体与所述历史水质数据对应时刻的当前水质数据;确定晴天水质评估系数和雨天水质评估系数;根据所述晴天水质评估系数的变化趋势、溶解氧值偏离度和氧化还原电位值偏离度,确定目标水体在晴天时的水质情况;根据所述雨天水质评估系数的变化趋势、所述溶解氧值偏离度和所述历史浊度值偏离度,确定目标水体在雨天时的水质情况。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预测和评估水体黑臭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28091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38529.0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江苏一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过水能力提升的渠道耦合型超细格栅及其运行方法,主体框架通过第一支撑与细格栅渠道的底面连接,细格栅渠道的底面上还垂直设置有进水挡板,进水挡板扣接于侧板靠近进水口的一端,细格栅渠道的盖板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和螺旋压榨槽,设备外罩扣接在侧板和螺旋压榨槽上;侧板之间水平固定化设置有过滤栅板,过滤栅板的两端分别与进水挡板及导渣板连接,导渣板还与螺旋压榨槽连接;侧板之间设置有主动转轴、第一从动转轴和第二从动转轴;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传动链条上设置有刮渣板。本发明能够解决传统细/超细格栅过水能力不足、分离栅渣穿透、驱动能耗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45823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08561.6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78 , C02F1/72 , C02F1/52 , B01J23/00 , B01J23/83 , B01J23/889 , B01J35/7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污水低浓度有机磷高效转化及跨介质转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双钙钛矿型氧化物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通过合理配位或掺杂金属元素,增加反应活性位点并提升电子转移速率,强化城市污水中低浓度有机磷的氧化降解和矿化能力,使得有机磷转化为磷酸盐;(2)利用混凝沉淀法使得城市污水中的金属盐离子与磷酸根充分反应,最终通过生成沉淀实现将有机磷由水相转移至固相的跨介质转移。本发明采用双钙钛矿催化臭氧氧化耦合混凝技术,能够实现不同磷组分的高效跨介质转移,提升再生水安全利用水平,促进水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可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9037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12295.4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污水处理厂生物池在线氨氮探头监测环境的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污水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内左侧从上至下设置沉淀区、配套区,箱体内右侧从上至下设置过滤反冲洗区、储水区和检测校准区,箱体右外壁设置显示控制区;通过控制器、流量计、电磁阀和多类型传感器联用实现连续监测、多次润洗、定期校准与反冲洗。本发明利用污水厂生物池样品沉降性能良好的特性,通过沉淀区分离易沉降、大粒径杂质获得上清液,上清液流经砂率芯进行过滤实现二次分离,再次降低杂质对探头干扰;氨氮探头的校准物采用氨氮值为0的纯水,其成本低、易获得;定期校准和反冲洗功能模块,为装置的长期运行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09037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512295.4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污水处理厂生物池在线氨氮探头监测环境的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污水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内左侧从上至下设置沉淀区、配套区,箱体内右侧从上至下设置过滤反冲洗区、储水区和检测校准区,箱体右外壁设置显示控制区;通过控制器、流量计、电磁阀和多类型传感器联用实现连续监测、多次润洗、定期校准与反冲洗。本发明利用污水厂生物池样品沉降性能良好的特性,通过沉淀区分离易沉降、大粒径杂质获得上清液,上清液流经砂率芯进行过滤实现二次分离,再次降低杂质对探头干扰;氨氮探头的校准物采用氨氮值为0的纯水,其成本低、易获得;定期校准和反冲洗功能模块,为装置的长期运行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553879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04281.X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积水水位升速的内涝情态监测设备及预测方法。本发明包括监测模块,监测模块包括安装于待监测道路上的外壳以及贯穿于外壳侧壁的进水口以及沿高度方向分布于外壳侧壁上的水位接触点,进水口用于在道路积水时供积水流入外壳内,以使积水接触至不同高度的水位接触点;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的接触模块、存储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接触模块配置有水位接触点,用于获取水位接触点感应的水位数据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从接触模块获取的水位数据信息;信号传输模块用于将存储在存储模块中的水位数据信息传输至上位机。本发明能够对城市下凹区域积水水位实时监测,并提前对城市下凹桥积水水位演变趋势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43418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774160.7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携污雨水复杂臭味气体组成的同步识别与量化方法。本发明包括基于NIST数据库中气相色谱信息,创建臭味物质的保留系数清单,根据所述保留系数清单确定各所述臭味物质的保留时间排序;制备待测样品;通过HS‑SPME方法富集所述待测样品中的待测物质;进样并检测富集后的所述待测物质,得到所述待测物质的气相色谱图;进行定性分析,根据所述保留系数清单和所述保留时间排序估算所述待测物质在所述气相色谱图中的保留时间范围,在所述保留时间范围内所述气相色谱图中搜索所述待测物质的特征离子对信息,若未搜索到所述特征离子对信息,则判定对应的所述待测物质未检出。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仅针对单一物质构建导致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4854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228331.1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耦合资源回收与新污染物强化去除的污水再生处理系统,包括强化预处理系统、强化生物处理系统、强化深度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强化预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初沉污泥碳源回收单元和复氧控制单元;强化生物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填料区和消氧区、第一和第二侧流磷回收单元,第一侧流磷回收单元与厌氧区和缺氧区连接,第二侧流磷回收单元旁路设置于回流污泥系统;强化深度处理系统包括2种以臭氧氧化为核心兼顾新污染物强化去除的典型工艺模式;污泥处理系统包括蛋白质回收、消化液磷回收和焚烧灰渣磷回收单元。本发明污水再生处理系统可解决现有污水处理系统资源回收水平低、新污染物去除能力不足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