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38939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15054.8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E21B7/04 , E21B17/00 , E21B33/126 , E21B1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土壤地层双管导向喷射注入机具,包括钻杆、封隔器、双管导向装置和钻具主体。其中,钻具主体具有高压水流道、低压修复材料流道,钻进时高压流道通入泥浆,注入修复时高压流道注入高压水切割土体,随后低压流道通修复材料修复污染区域,多通道可满足多种注入工艺;双管导向装置包括柔性钻杆、探棒仓和导向节外筒,采用测斜碳棒测量钻具的方位角、顶角,计算其位置和姿态,采用电磁探测将地下信息传递到地表,可实现精准控制;双管导向装置可进行水平和竖井施工,提高了钻具对地层的适应性;本发明能解决传统修复材料投放工艺粗糙、地下水存在分层、注入参数控制难度大,易导致交叉污染等问题,提高原位修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761713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07466.3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挖钻进系统及应用其进行的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的工艺,旋挖钻进系统采用旋挖-导向钻进一体化钻机完成不同角度的钻进和回拖旋喷作业。本发明修复工艺采用的设备简单,附属设备少。同一套旋挖钻机能够实现垂直喷射注入工艺和多分枝井回拖喷射工艺,可根据污染的空间分布不同在两种工艺进行选择。针对分散的点状污染场地选择垂直喷射工艺进行原位注入修复。对于大面积的面状污染场地,选择多分枝井回拖喷射工艺进行原位注入修复,能够做到点面结合的空间立体修复效果。与垂直注入工艺相比,多分枝井修复工艺能够实现单次长距离、大面积修复,可以提高修复效率,缩短修复工期,降低修复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639876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1112926.5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北京天顺长城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北京中水科工程总公司 , 北京力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射孔导向钻进设备和工艺,设备包括导向仪、导向钻机和双层钻杆,所述导向钻机上装配有双回转动力头,所述双层钻杆包括外层的外钻杆和内层的内钻杆,所述外钻杆和内钻杆分别对应双回转动力头的两个动力输出接头连接;还包括双管导向节和导向钻头,所述双管导向节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一端与外钻杆连接,所述内管一端与内钻杆连接,所述外管上开有探棒仓,所述探棒仓内设置有与导向仪相互通信的探棒,所述内管另一端连接有导向钻头。应用此设备进行的钻孔工艺在钻进时通过两层钻杆中的外钻杆造斜,内钻杆钻进,钻孔精度高。双层钻杆反循环钻进,使外钻杆与孔壁之间充满带压钻井液,可有效维护砂卵石井壁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5672885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610179430.3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E21B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动力式双作用水力振荡减阻钻具,包括动力节外壳、主轴、下滑阀、支撑座、振动轴、振动节外壳,在主轴上设置涡轮转子,在动力节外壳上设置涡轮定子;支撑座连接在动力节外壳的一端,振动节外壳连接在动力节外壳的另一端;振动轴一端卡在动力节外壳端部外侧,另一端位于振动节外壳内,位于振动节外壳内的一端与振动节外壳内腔壁滑动配合,振动轴还具有使振动轴振动的弹性件;在主轴朝向支撑座的一端连接转阀,转阀与主轴沿主轴轴向相对滑动配合;下滑阀通过支撑座支撑在动力节外壳内,转阀和下滑阀具有相对贴合的端面,在转阀和下滑阀相对的端面上均开有偏心孔。本涡轮动力式双作用水力振荡减阻钻具为全金属结构,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522842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112966.X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弯接头双管导向节,包括外管、内轴和弯接头,所述弯接头连接在外管的一端,所述弯接头具有两段一体化成型的圆管,两段圆管的轴线相交;所述内轴通过设置在外管两端的轴承支撑在外管内;内轴在靠近弯接头的一端连接内钻杆接头,所述内钻杆接头从弯接头的一端穿过弯接头的两段圆管并从弯接头的另一端伸出;在外管的管壁上开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设置设置有探棒仓。本弯接头双管导向节利用弯接头造斜同时可以配合双管钻进,内轴和外管之间设计有流道可用于双管反循环钻进工艺。主要优点在于使用外管定向,内杆钻进钻孔方向容易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552921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11667409.4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石油井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石油井下发电装置,其包括驱动短节和发电短节:驱动短节包括外筒和驱动轴,外筒内成型有空腔,驱动轴穿设在外筒上且能够在空腔内沿外筒的长度方向滑动;发电短节包括壳体、转子、线圈、永磁体和输电组件,转子与壳体转动连接,驱动轴和转子螺纹连接,外筒与壳体连接,外筒远离壳体的一端、壳体远离外筒的一端分别与管柱连接,线圈缠绕在转子上,永磁体安装在壳体内壁上,永磁体和线圈相对设置,输电组件设置在转子上,用于将线圈产生的电能传输给井下设备,驱动轴和转子均为中空结构且形成有贯穿的通道。本申请具有在满足石油工程中井下设备长期供电的前提下,同时满足管柱内全通径的要求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69507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1910833898.3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有机污染场地原位热注入系统及工艺,系统包括燃烧器、燃烧井、保温井和水平井,燃烧器与燃烧井连通,燃烧井分别与保温井和水平井连通,水平井的水平段位于保温井的下方,水平井的井壁上开有注气孔。本发明采用高温的CO2、N2和水蒸气与有机污染物地层直接接触,利用气体驱动,特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对有机气体溶析特性,对复合有机物进行原位热驱脱附;分布式水平井在地下呈水平蛇形分布,循环加热复合有机物污染地层;抽提井吸出的复合有机物热气体两次利用——第一次对地层保温、第二次加热空气提高燃烧气体能量;同一套工艺可实现燃气热脱附、化学/氧化还原、微生物修复多工艺耦合修复污染地层,采用分段筛管形式用于热注入。
-
公开(公告)号:CN11076172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1911144281.7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E21B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机配套用钻具自动化移摆管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通过轴承悬挂安装有下转盘,下转盘中心固定安装有外轴,外轴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转盘;在下转盘上沿周向开有一圈钻杆槽,上转盘对应下转盘上的钻杆槽开有一圈开口槽;在外轴内同轴设置有内轴,内轴下端和底座固定连接,上转盘通过轴承悬挂安装在内轴上。本发明钻机配套用钻具自动化移摆管装置的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运输和安装。整体轮廓呈圆柱状,可直接安装在钻机底座上,不用单独运输。移摆管过程中动作简单,工作可靠度高。除下转盘需要旋转外,其他动作都为直线运动,不需要复杂的运动就能实现钻杆的外推。通过棘轮机构驱动转盘旋转,传动效率高,工作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503128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786166.0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高端井下装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金属同心强制配流容积式井下马达,包括外筒以及设置于外筒内的一级定转子单元;一级定转子单元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配流静轴、转子和外定子,配流静轴和外定子之间设有固定组件,转子转动于外定子的内部;转子上活动嵌设有多个铜棒,转子位于铜棒两端的位置分别套设有顶部密封环和底部密封环,转子、相邻铜棒、外定子、顶部密封环和底部密封环之间形成间隔设置的高压腔和低压腔;外定子和外筒之间设有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外定子上加工有将进水流道与高压腔连通的进水口,以及将出水流道与低压腔连通的出水口。本申请具有耐高温、扭矩大,且转子运动为同心,强制配流可靠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7462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39294.2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F03C2/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涉及马达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金属井下行星齿轮马达,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前配流盘和后配流盘、设置在前配流盘和后配流盘之间的行星齿轮系;前配流盘和后配流盘之间固接固定块,固定块位于行星齿轮系的内齿圈、行星轮和太阳轮三者形成的空间中,行星轮两侧和固定块之间形成供液体流动的流动通道,前配流盘上开设有供高压液体流至流动通道一端的进液口,后配流盘上开设有供液体从流动通道远离进液口一端流出的出液口,位于同一个行星轮两侧的流动通道处的两个进液口和两个出液口交错设置以带动行星轮转动。本申请具有能够满足井下钻探钻速低、输出转矩高的需要,且在运转时行星齿轮受力均衡,能提供马达工作时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