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型高频开关恒流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371590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009981.6

    申请日:2014-01-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变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离型高频开关恒流变换器。它包括高频开关恒流变换模块、恒压供电模块、可输出稳定脉冲波形的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高频开关恒流变换模块包括高频恒流变换电路和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启动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恒压供电模块连接驱动模块、高频恒流变换电路和启动电路,所述驱动模块连接高频恒流变换电路,所述高频恒流变换电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连接保护电路,所述启动电路连接高频恒流变换电路。本发明设计简单实效,恒流/恒流转换过程简单,不含高损耗器件,效率高,能够达到输出恒流、恒流转换与分支及恒流电路组网的目的。

    隔离型高频开关恒流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3715905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410009981.6

    申请日:2014-01-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变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离型高频开关恒流变换器。它包括高频开关恒流变换模块、恒压供电模块、可输出稳定脉冲波形的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高频开关恒流变换模块包括高频恒流变换电路和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启动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恒压供电模块连接驱动模块、高频恒流变换电路和启动电路,所述驱动模块连接高频恒流变换电路,所述高频恒流变换电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连接保护电路,所述启动电路连接高频恒流变换电路。本发明设计简单实效,恒流/恒流转换过程简单,不含高损耗器件,效率高,能够达到输出恒流、恒流转换与分支及恒流电路组网的目的。

    一种弹性自撑式散热结构及包含其的水下电子舱

    公开(公告)号:CN221598517U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23508299.5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性自撑式散热结构及包含其的水下电子舱,属于水下电子设备领域,包括至少两个散热基板,各散热基板沿环向间隔设置,相邻两散热基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件,从而将相邻的两散热基板撑开,以将散热基板顶紧在电子舱壳体的内周壁面上,以保证在水下电子舱运行过程中,散热基板与电子舱壳体之间不会分离,保持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散热结构通过弹性件实现散热基板与电子舱壳体的紧密贴合,其结构加工简单,弹性件安装在散热基板两端,散热结构整体安装方便,基本无需额外的工具,同时散热基板内侧空间开放,不影响电路板的安装和走线,非常便于调试和维修维护。

    一种水下定位打捞浮标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508902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3090266.4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定位打捞浮标控制系统,属于水下设备维护技术领域,其通过对应水下节点设置由绳索牵引的浮标,使得水下节点需要被打捞时可以由浮标准确定位,再通过对应绳索设置固定装置和/或加固装置,使得浮标可以在水下节点正常工作时被可靠固定在水底,浮标可在水下节点需要被定位时释放而上浮至水面,避免因浮标设置于水面而导致的浮标丢失、干扰行船、暴露设备位置等缺陷的同时,充分保证浮标设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实用新型的水下定位打捞浮标控制系统,其结构简单,控制准确,能够给对应水下节点设置浮标,为水下节点的定位、检修、维护提供保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基于PWM调制的恒流恒压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203660879U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20013169.6

    申请日:2014-01-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子变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WM调制的恒流恒压变换器。它包括供电模块、脉宽调制控制芯片U1、辅助电路、开关管、储能电容C6和采样电阻,所述供电模块连接脉宽调制控制芯片U1输入端、辅助电路和采样电阻,所述辅助电路输出端连接脉宽调制控制芯片U1另一输入端,所述脉宽调制控制芯片U1控制端连接开关管,所述开关管另一端连接储能电容C6,所述储能电容C6与采样电阻并联,所述脉宽调制控制芯片U1同相输入端连接采样电阻。本实用新型变换器设计简单实效,恒流恒压转换过程简单,不含高损耗器件,效率较高,同时具有开路与短路自我保护机制,在开路或短路故障情况下,可自我调制,可靠性较高。

    一种弹性支架支撑式散热结构及包含其的水下电子舱

    公开(公告)号:CN221598514U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23505397.3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性支架支撑式散热结构及包含其的水下电子舱,属于水下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其散热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支架和分设在弹性支架上下两侧的两散热基板,弹性支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紧固件,以将散热基板压紧在电子舱壳体的内周壁面上,以保证在水下电子舱运行过程中,散热基板与电子舱壳体之间不会分离,保持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散热结构通过弹性支架实现散热基板与电子舱壳体的紧密贴合,并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安装便捷,另外的,散热结构与电子器件安装好后形成电子设备,可将电子设备整体放入电子舱中,也方便取出,同时该结构占用顶端空间很少,方便后续的调测和维修。

    一种电容传递能量的电流转换电路

    公开(公告)号:CN211630082U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20608975.3

    申请日:2020-04-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传递能量的电流转换电路,包括电子开关、储能及能量转换电容、续流电感和续流二极管:电子开关的第一端、第二端接收输入电流,第三端接收脉冲宽度控制信号;储能及能量转换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电子开关的第一端,第二端耦接于续流电感的第一端;续流二极管的正极耦接于储能及能量转换电容与续流电感之间,负极耦接于电子开关的第二端;续流电感的第二端作为负极输出端以及电子开关的第二端作为正极输出端,用以提供输出电流;通过控制电子开关在单个开关周期内的通断时间比调节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的比值;本实用新型简化了电路结构,降低输出电流纹波,扩大输出电流动态范围;电路本身元器件少、简单实用、便于推广应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恒压源的等效负载平衡电路

    公开(公告)号:CN213634246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2699285.6

    申请日:2020-11-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恒压源的等效负载平衡电路,包括检测电路、第一电子负载M1和第二电子负载M2;其中,第一电子负载M1的源极连接恒压源的负极,漏极连接恒压源的正极;第二电子负载M2的源极连接恒压源的负极,漏极与恒压源的正极作为输出端口,用于连接负载;检测电路用于监测负载的阻抗值变化,其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电子负载M1、第二电子负载M2的栅极;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电子开关M1、M2的工作状态,且M1、M2源‑漏极之间的阻抗值随着负载的变化而进行调节,从而达到维持电路整体等效负载对电源而言稳定的目的,该等效负载平衡电路在直流恒压供电系统要求实际负载变化时等效负载维持基本稳定的场合均可应用。

    一种基于恒流源的等效负载功率稳定控制电路

    公开(公告)号:CN211744348U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20231871.5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恒流源的等效负载功率稳定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一、第二限流电阻及第一、第二电子开关;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恒流源正极相连,正极接第一限流电阻后与恒流源负极相连;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二端与恒流源负极相连,第三端与恒流源正极相连;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恒流源正极相连,正极接第二限流电阻后与恒流源负极相连;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二端与恒流源负极相连,第三端与恒流源正极作为输出端口连接外部负载;本实用新型可根据负载的变化改变自身功率损耗,保证对恒流源的供电功率基本保持不变,具有稳定可靠、外围元件少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海缆环形直流恒流供电系统及其触电保护器

    公开(公告)号:CN216390501U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22300718.0

    申请日:2021-09-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缆环形直流恒流供电系统及其触电保护器。该触电保护器包括:第一电流取样模块、第二电流取样模块、误差电压放大模块和保护电路模块;所述第一电流取样模块将获得的海缆环形直流恒流供电系统的第一恒流源的供电电流检测值输出到所述误差电压放大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电流取样模块将获得的海缆环形直流恒流供电系统的第二恒流源的供电电流检测值输出到所述误差电压放大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误差电压放大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恒流源的正极电连接,第三端与所述第二恒流源的负极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海缆环形直流恒流供电系统的防触电(漏电)保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