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掺杂多孔碳内嵌磷化亚铜的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0767904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88034.X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氮掺杂多孔碳内嵌磷化亚铜的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置亚铜盐水分散溶液,接着向水溶液中加入一水合柠檬酸、尿素和NaCl,然后在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完毕后,得到翠路色透明溶液;将翠路色透明溶液进行冷冻干燥,得到浅绿色固体;将浅绿色固体进行研磨后,放入到管式炉中,然后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碳化处理,随炉冷却后,进行洗涤、过滤和干燥后,得到碳化产物;将碳化产物与一水合次亚磷酸钠混合后,进行研磨,然后将研磨后的混合物放入到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磷化处理,随炉冷却后,得到初级产品;将初级产品进行洗涤和干燥后,得到氮掺杂多孔碳内嵌磷化亚铜的电池负极材料。

    一种硒化锰/碳纤维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755528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006417.1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硒化锰/碳纤维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将草酸锰和聚丙烯晴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前驱体纤维。然后将前驱体纤维与硒粉以质量比为1-4:1,在真空下以5-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1000℃,且维持在500-1000℃,锻烧时间在30-180min,冷却后碾磨过筛即得。本发明制得的产品为直径约为200nm的纤维状复合材料。该产品在0.2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2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具有956.3mAh/g的放电比容量,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锰铬锌三元金属氧化物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75552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006402.5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锰铬锌三元金属氧化物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将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逐滴加入氯化锰和氯化铬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至混合溶液呈碱性,滴加完后搅拌5-30min;再在25-100℃老化6-48h;将沉淀物洗涤,烘干并碾碎;然后在有氧气氛下以3-10℃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1000℃,且维持在500-1000℃,煅烧时间在30-120min,碾磨过筛即得。本发明制得的产品为纳米颗粒状结构,在1A/g下,从第3个循环开始,效率大于96%,3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026mAh/g,容量保持率与第二圈相比为127.3%,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碳化铪先驱体浸渍液的制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601278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510653314.6

    申请日:2015-10-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化铪先驱体浸渍液的制备及其应用,本发明在氮气保护下,以四氯化铪与ROH发生亲核取代反应,R为乙基、丙基、环己基或苯甲基,先将四氯化铪加入到甲苯或二甲苯中,将反应体系降至0℃以下,ROH滴加到反应体系内,反应后回升反应体系温度至室温;抽滤反应体系中的沉淀得到溶液A,除掉溶液A的杂质,得到溶液B,萃取溶液B中的有机相,得到溶液C;向C中加入干燥剂,抽滤,减压蒸馏得到碳化铪先驱体浸渍液。将本发明制备的HfC陶瓷相均匀的引入到炭炭复合材料基体内部,有效地解决了炭炭复合材料在高温下应用的难题,碳化铪陶瓷相的引入,极大地改善了C/C复合材料的高温抗烧蚀性能,拓宽了C/C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碳化铪先驱体浸渍液的制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601278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653314.6

    申请日:2015-10-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化铪先驱体浸渍液的制备及其应用,本发明在氮气保护下,以四氯化铪与ROH发生亲核取代反应,R为乙基、丙基、环己基或苯甲基,先将四氯化铪加入到甲苯或二甲苯中,将反应体系降至0℃以下,ROH滴加到反应体系内,反应后回升反应体系温度至室温;抽滤反应体系中的沉淀得到溶液A,除掉溶液A的杂质,得到溶液B,萃取溶液B中的有机相,得到溶液C;向C中加入干燥剂,抽滤,减压蒸馏得到碳化铪先驱体浸渍液。将本发明制备的HfC陶瓷相均匀的引入到炭炭复合材料基体内部,有效地解决了炭炭复合材料在高温下应用的难题,碳化铪陶瓷相的引入,极大地改善了C/C复合材料的高温抗烧蚀性能,拓宽了C/C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一种高耐磨、自润滑碳化硅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3219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109087.7

    申请日:2012-04-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磨、自润滑碳化硅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将碳化硅陶瓷材料进行预处理;然后将上一步的碳化硅陶瓷材料放入以丙烯作为碳源气体、氮气作为稀释气体的电磁场辅助CVI/CVD炉中,在自限温热壁发热体系和变流电夹板式自发热体的共同作用下,在700~1200℃、0~12KPa下,利用电磁场辅助,对极化裂解的丙烯带电自由基进行场力吸附沉积,沉积时间6~20h;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取样。本发明采用电磁场辅助CVI/CVD在碳化硅陶瓷材料上沉积热解炭新工艺,简单可控,渗透沉积迅速,热解炭在碳化硅材料孔隙和表层分布均匀;所制得的碳化硅/热解碳材料改变了碳化硅陶瓷材料机械复合方式的不足,有效地减少了碳化硅陶瓷材料的孔隙,显著提高了碳化硅陶瓷材料的润滑性和密封性。

    一种高含量YB4掺杂C/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9138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310821653.5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C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含量YB4掺杂C/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1)将YCl3·6H2O‑C6H12O6溶于去离子水、H3BO3溶于丙三醇‑酒精混合溶液或二甲基甲酰胺,分别得到Y‑C源、B源液相先驱体;(2)将C/C复合材料先后浸渍于B源、Y‑C源液相先驱体中并进行低温热处理,循环3次后进行中温热处理,循环中温热处理3次后再予以高温处理,制得C/C‑YB4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碳热、硼热还原法,将YB4均匀引入炭纤维坯体内部,实现C/C复合材料基体内部YB4含量的突破,YB4含量可达到33.52%。

    一种高导热石墨膜改性C/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8205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479700.4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石墨膜改性C/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将高导热石墨膜铺展固定在塑料膜上,以短纤维网胎,无纬布和裁好的固定石墨膜为原料,按照网胎/固定石墨膜‑塑料膜/90°无纬布/固定石墨膜‑塑料膜/网胎/固定石墨膜‑塑料膜/0°无纬布/网胎/固定石墨膜‑塑料膜/90°无纬布的顺序铺层,层与层之间用针刺连接成,编制成高导热石墨膜改性炭纤维预制体;高温热处理后除掉塑料膜固定模板,再超声波清洗、烘干,并放入沉积炉中进行热解炭沉积增密和炭化补充增密,并超高温石墨化处理,最终制备的材料密度≥1.76g/cm3。本发明石墨膜、炭纤维和基体炭微晶排列整齐,提升了石墨膜改性C/C复合材料的热导率。

    一种微纳多尺度陶瓷基体改性C/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4353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480055.8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纳多尺度陶瓷基体改性C/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微米级陶瓷粉和炭纤维为原料,交替叠加铺层,在铺层过程中将陶瓷粉末均匀地分散于每层网胎之中,用针刺或穿刺将含有陶瓷粉末的网胎层和纤维布连成整体,在厚度方向引入炭纤维后便制得微米级陶瓷粉改性炭纤维预制体;用陶瓷基体增密后,进行压力烧结致密化,最后将陶瓷基体补充增密处理,直至材料的密度达到2.2g/cm3以上。从而形成一种微纳多尺度陶瓷基体,有利于提高基体的致密性,得到的材料具有高温耐烧蚀性能和抗冲刷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