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78010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1155202.5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底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底隧道内调控制算法。过程中系统启动后如果推动端位移1传感器未报错,那么推动端油缸位移实际值L0=推动端油缸位移1实际值L1;如果推动端位移1传感器报错,那么推动端油缸位移实际值L0=推动端油缸位移2实际值L2;运行后如果L0>=设置的顶推行程L,那么系统停止;如果L0 =L为止,如果系统报错则系统停止。所述系统报错包括|L0‑L3|>=D1,|L0‑L4|>=D1,所述推动端位移1传感器未报错则L7‑L5 =F1,F
-
公开(公告)号:CN11504653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984276.2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管隧道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管隧道合龙口姿态水下检核方法。该检核方法包括:在第一管节端钢壳合龙面处布设多个起始特征点并标定其于第一管节施工坐标系下的实测施工坐标,在第二管节端钢壳合龙面处布设多个读数特征点并标定其于第二管节施工坐标系下的实测施工坐标;水下丈量起始特征点与读数特征点之间多条量测边的实测边长,并建立观测方程,求解第一管节施工坐标系和第二管节施工坐标系之间的空间坐标转换参数,求解量测边的边长改正数;并对求解结果进行分析。本发明实现了对沉管隧道合龙口处的第一管节和第二管节之间空间关系的检核,确保合龙口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5803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422295.6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33/00 , G01C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管干舷监测系统及方法,属于沉管浮运技术领域,其中,沉管干舷监测系统包括测量组件、数据传输模块和服务器;测量组件安装于沉管的侧部,包括护筒和固定安装于护筒内的压力传感器,护筒开设有通孔以使海水进入护筒内与压力传感器相接触;数据传输模块安装于沉管的顶部,并电连接于压力传感器以传输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数据;服务器设置于主控室,并与数据传输模块通信连接以接收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数据;服务器上设有计算模块,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数据计算沉管的干舷。该沉管干舷监测系统能够在沉管浮运过程中实时自动监测沉管干舷,测量精度高且测量风险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764434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758583.X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穆钜(上海)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B66F3/46 , B66F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底沉管对位的内部精调装置及系统,包括第一沉管和第二沉管形成结合腔,设有垂直推动千斤顶总成和水平推动千斤顶总成,沉管内侧壁上设有垂直千斤顶限位组件,所述垂直推动千斤顶总成由多个垂直安装的一体式千斤顶组成,所述水平推动千斤顶总成由多个水平安装的一体式千斤顶组成,放置于结合腔内的轨道上,一体式千斤顶采用快速拼接的方式,且采用位置和力的双闭环控制,提高纠偏定位精度,该海底沉管对位的内部精调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海底沉管对位偏差调整方法存在的所需推力较大、反力点难找、空间狭小、安装不方便等难题,还解决了施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下、纠偏定位精度低等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700545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10780791.8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接合腔排水系统,最终接头相连接的两节沉管中均分别预设储水装置和排水装置,每节沉管连接最终接头一端的端封门分别连通对应的排水装置,每个排水装置连通对应的储水装置。运用该排水系统,设置在沉管中的排水装置连通端封门和储水装置,最终接头两端的接合腔中水经由连通端封门的排水装置排至储水装置中,能够解决由两端向中间铺设沉管建设沉管隧道时,最后一节沉管即最终接头同时连接两节沉管合拢,形成两个接合腔,无法采用现有接合腔排水方法将水直接排入海(江河)中,同时为了保证沉管隧道的水密性和整体结构稳定性,也不能在沉管管身上开孔排水的问题,该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7700536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780762.1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63 , E02D29/0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63 ,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沉管隧道合拢段沉管接合腔排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最终接头两侧的沉管安装到位并回填覆土,每节沉管与各自相邻连接的沉管间形成接合腔;B安装最终接头与其两侧的沉管合拢形成接合腔;C将所有接合腔中水排出至预设于沉管中的储水箱中;D用管道系统将分布于最终接头两侧的所有储水箱连通,并用压载泵将所有储水箱中的水抽出至距离最终接头最近的沉管隧道出口排出。运用该排水方法,在最终接头将沉管隧道合拢后,再将合拢段四个接合腔内的水排至储水箱,贯通沉管隧道进行后续施工,储水箱中存水由泵抽至距离最终接头最近的沉管隧道出口排出,能够解决采用现有排水方法无法施工的问题,该方法原理清晰,步骤简单,便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7524170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780797.5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终接头舾装件,包括最终接头,还包括吊装系统,设于最终接头上,用于连接安装设备吊运最终接头沉放;防撞系统,设于最终接头的两个端面上,防止最终接头吊运匹配沉管时最终接头与沉管的碰撞造成最终接头和/或沉管的位移或者结构破坏;位置调整系统,设于最终接头和对应的沉管上,用于最终接头在海底平面上的位置调整;临时止水系统,设于最终接头的两端,用于最终接头位置调整完成,最终接头与沉管对接后将管节内外海水隔离,防止外部海水进入管节内部;脐带缆系统,包括若干个管线,脐带缆系统用于安装设备和最终接头之间的供电、通信和提供动力;监测系统,设于最终接头和起吊设备上,用于监测最终接头上各个系统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73471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010756121.4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穆钜(上海)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IPC: F15B15/14 , F15B15/26 , F16J10/02 , F16J7/00 , F16J1/01 , F16J15/3284 , B66F3/26 , B66F3/30 , B66F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级增压液压缸,包括缸体,活塞,活塞杆,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缸体一端设为缸底,另一端设为缸体开口部,活塞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活塞和杆头塞体,缸体开口部套设于杆头塞体上,且杆头塞体与缸体开口部沿活塞杆轴向方向滑动密封配合;缸体内壁固定安装密封环,密封环套设于活塞杆上,且活塞杆与密封环沿活塞杆轴向方向滑动密封配合;缸体内壁、密封环和杆头塞体围绕成的空间构成第一油腔,缸体内壁、活塞和密封环围绕成的空间构成第二油腔,缸体内壁、缸底和活塞围绕成的空间构成第三油腔;第一油口连通第一油腔和第三油腔,第二油口连通第二油腔。该装置通过对液压缸结构的改进实现了液压缸推顶力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1810490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010743805.0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穆钜(上海)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IPC: F15B15/28 , F15B15/14 , F16J15/14 ,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下油缸,包括缸体,缸底,活塞和活塞杆,水下油缸安装有用于测量活塞的行程的直线位移传感器,缸底内开设有用于容纳传感器本体的电子仓;缸底开设有连通电子仓和缸底外壁的第一流道,电子仓和第一流道内充有电子氟化液,第一流道安装有柱塞式匀压阀,柱塞式匀压阀包括阀体和柱塞阀芯,阀体内设有柱形通道,柱形通道两端分别作为内端口和外端口,柱塞阀芯安装于柱形通道内,柱形通道设有防止柱塞阀芯脱出的限位组件,柱塞阀芯在电子氟化液作用下抵接靠近外端口的限位组件。该油缸具有活塞行程测试功能,且克服了活塞行程测试装置的电子元件水下作业的绝缘问题,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能够更好的适应水下施工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404298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864928.8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B23P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出式最终接头的制造精度及匹配精度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合龙管节本体上建立第一坐标系,在移动段上建立第二坐标系;分别比较合龙管节本体首尾端和导引段尾端、移动段首尾端端面的平整度、水平偏角、竖向偏角是否超出允许误差,对超出允许误差的测点位置实时进行制造过程调整,直至所得到的平整度、水平偏角、竖向偏角不大于允许误差;在导引段连接于合龙管节本体以及移动段匹配入导引段内的过程中,实时控制导引段和合龙管节本体之间的轴线偏差以及移动段和导引段之间的轴线偏差在合理范围之内,保证推出式最终接头在水下与相邻沉管对接时顺利施工,精确控制推出式最终接头的制造精度和匹配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