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89758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811980.3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智能装备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4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控机床动力学特征分析与表征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模态质量分布的数控机床工作空间点聚类方法,方法包括:采集工作空间的中心位置以及六个面中心位置的模态振型;基于模态振型获得子结构移动前后母结构的固有频率,并基于固有频率获得位置变化引起的母结构动态特性变化的敏感性系数;获取7个位置的敏感性系数,并基于敏感性系数将立方体工作空间划分为多个样本点;基于多个样本点的模态振型获得模态质量分布矩阵并将其映射至核空间进行聚类获得工作空间点的聚类。本申请基于整机结构的模态振型实现对不同方向动态特性变化敏感性分析,可以避免数控机床工作空间采样点选取的不合理性,实现对工作空间准确的划分和聚类。
-
公开(公告)号:CN113909996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1160939.0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3Q17/09 , G06V10/774 ,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高端装备加工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属于高端装备状态监测领域,包括:构建基于多源传感数据的刀具磨损预测模型,基于多源传感数据的工件质量预测模型,融合为刀具工件系统数字孪生模型;基于在线定量测量评估的方式,数字孪生模型进行快速迭代优化。基于物理设备实时数据驱动的形式,模型可精准监测及预测加工状态;形成一套虚实交互的闭环迭代系统,并与设备同步进化,可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加工状态监测;并优化工艺参数,以实现加工过程智能闭环运维。本发明能够提高对高端装备状态监测的泛化性、准确性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1558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71043.2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南阳煜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床进给系统的数字孪生过程模型构建方法及应用,属于机床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考虑到时变振动特性对进给系统精度的影响,对加工过程中从机床整机到进给系统的不同空间尺度的振动特性进行全面描述,建立了从机床整机到进给系统的不同空间尺度的过程模型与联系,将过程变量相互关联实现过程感知,可以针对加工过程中随动出现的变量,变换相应系统模型,灵活性较强,能够捕捉实际加工过程中进给系统的振动变化特性,从而对进给系统进行实时精准的过程控制,提高了加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49253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13860.0
申请日:2022-01-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K9/00 , G06K9/62 , G06N3/04 , G01M13/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工况轴承故障诊断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所构建的模型中,特征提取模块、生成模块、域分类器以及标签分类器形成了一个整体,通过标签分类器、域分类器和生成模块这三个组件的结合可以有效地生成额外的训练数据,在保证域分类器能够获取域中有区分度的特征的条件下,通过最大化域判别损失,降低其对不同数据的域敏感性,使得域分类器难以处理分辨这些数据,且反过来使得特征提取模块提取更多的域无关时序特征,实现了端到端的联合训练;在不断地对模型进行训练后,使得标签分类器尽可能的细化,域分类器尽可能的泛化,从而提升对于未见过轴承的工况的模型泛化性,实现在不同工况下故障诊断模型也能准确判断故障类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44117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13858.3
申请日:2022-01-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M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轴承故障诊断与加速疲劳退化综合试验台,属于机械故障诊断领域。包括:包括试验台基座,所述试验台基座上分别设置有负载端底板和被测端底板,其中所述负载端底板上设置有负载电机安装支架,所述负载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速扭矩传感器连接;所述被测端底板上设置有直线导轨和滑块构成的滑动机构,所述滑块上固定有滑动板,在所述滑动板上安装有被测电机安装支架,被测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转速扭矩传感器连接;在所述被测端底板上设置有T型槽,所述T型槽与所述滑动板之间设有锁定机构。本发明实现了在更换不同故障类型与尺寸的被测电机时不会损失对中精度,以及对中精度高,不会引起电机轴偏摆等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07704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285492.3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改进图卷积网络的机床刀尖动力学特征预测方法,属于数控机床刀尖点动力学特征预测领域。方法包括:选取样本数据,获取静止状态下机床不同位置下的刀尖点频响函数以及切削过程中的颤振频率和轴向极限切深,求解切削状态下的位置‑速度相关刀尖点主模态参数,获得样本数据标签;将有标签的样本数据和无标签的待测数据转换为图结构数据输入到图卷积网络中,得到任意位置‑速度下的刀尖点主模态参数;图卷积网络在图卷积层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转置图卷积层得到,转置图卷积层用于实现对图卷积层所编码输出的节点特征进行解码,重构损失函数。通过预测的主模态参数可以计算获取刀尖点频响函数,进而计算铣削稳定lobe图来预测加工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5922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267039.X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智能装备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3C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刀尖镜像磁吸附提高薄壁件加工稳定性的方法及装置,属于机械装备结构的动力学分析领域。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在薄壁零件加工过程中施加不同大小的支持力,利用敲击方法确定不同支持力与加工零件局部频响函数关系,为了抑制局部振动,得出支持力最佳范围;(2)通过设计的通电线圈装置对加工刀具进行磁化,使其能够吸附磁性装置;(3)设计不同组合个数的磁力球装置,根据组合个数的不同确定其与磁化后的刀具见的磁力大小;(4)刀具与磁力球镜像分布在薄壁零件两侧进行薄壁零件加工作业,吸附式磁力装置能够随刀具的进给进行移动,增加加工范围内的局部刚度,提高薄壁零件加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877262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711117628.X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3Q17/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控机床刀具磨损监测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数控机床刀具磨损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数控机床主轴电机的三相电流信号,从三相电流信号中截取与待监测刀具对应的电流信号,对电流信号进行分段将其分成M段电流信号,然后计算每段电流信号的均方根值;对每段电流信号进行规整处理,将规整处后的各段电流信号输入稀疏自动编码网络中进行训练,并将每次训练得到的最后一个编码矢量作为特征向量输出;计算特征向量间的K值,并根据K值获得K值拟合曲线,根据K值拟合曲线实现刀具磨损的监测。本发明可快速准确的识别出不同加工条件下的各种刀具的磨损状态,具有监测诊断精度高,监测实时性强,适用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970066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181574.3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18
Abstract: 一种基于机床不同结构状态的数控机床频响函数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将整个机床划分为两部件,包括固定部件和可动部件;步骤(2)获得可动部件在第一位置时机床结构状态的模态参数;步骤(3)获得可动部件在第二位置时机床结构状态的模态参数;步骤(4)利用不同结构状态的模态参数先计算得出模态标定因子,后结合频响函数的模态表达式合成机床在该结构状态的频响函数,本发明方法不需要测量输入力即可获得频响函数,应用本发明方法可实时监控机床的动态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89842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39837.7
申请日:2016-08-26
IPC: G01M9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9/002
Abstract: 一种数控机床热模态参数的辨识方法,通过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控机床布置温度传感器,并通过温度采集卡实时获得数控机床的缓变温度场,对数控机床的工作台施加多次加减速冲击产生激励,实现对数控机床的热模态参数的获取,由此解决获取温度信息与加速度信息同步技术问题以及数控机床基于运行工况条件下热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的技术问题。
-
-
-
-
-
-
-
-
-